与此同时,朝中因为前太子之事掀起了一阵风波。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姜卫炀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小心周旋,努力维护着朝廷的稳定。
而在这动荡的局势中,一则惊人的消息传遍了朝野——金国使者求和亲。
朝堂之上,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皇帝面色凝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下方。他深知,这和亲之事,关乎国家的荣辱,民族的未来。
金国,这个曾经的强敌,如今竟派遣使者前来求和亲,其背后的意图令人深思。是真心求和,欲化干戈为玉帛,还是缓兵之计,图谋日后的反击?
满朝文武,观点各异。有的大臣认为,和亲乃是和平的契机,可避免生灵涂炭,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通过和亲,两国或许能够建立友好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然而,也有大臣坚决反对。他们认为,金国狼子野心,不可轻信。和亲只会让国家蒙羞,丧失尊严。
还有就是皇上现在膝下无子女,这个和亲,要谁来和呢?
在这激烈的争论中,皇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国家的责任,想起了百姓的期望。他深知,自己的决策将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最终,皇帝决定召集几位心腹大臣,深入商讨和亲之事。他们权衡利弊,分析局势,试图找到一个既能维护国家尊严,又能保障百姓安宁的万全之策。
与此同时,浩浩荡荡的金国使者队伍已经抵达了盛国。他们带着金国的使命,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这繁华的都城,请求面圣。
姜卫炀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精心布置好一切安保事宜之后,皇上这才放心地决定面见使者。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使者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金国的公主。这位公主身着华丽的服饰,容颜娇美,眼神中透着别样的风采。
在宴席之上,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潮涌动。金国公主不经意间的目光流转,竟一眼就看上了英姿飒爽、才华出众的姜卫炀。当即就请求皇上要与姜卫炀和亲。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皇上和姜卫炀都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界。皇上一方面要考虑两国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姜卫炀的个人意愿;因为他深知姜卫炀和苏晴二人的感情。
而姜卫炀面对公主的青睐,心中也是纠结万分,不知该如何应对,是顺从皇命,还是坚守自己的内心。
面对金国公主那急切而不容拒绝的请求,皇上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神色凝重,沉吟片刻之后,方才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友国公主的请求,朕不能即刻就做答复,还需从长计议,仔细斟酌一番。”
金国使者在京城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的答复。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表达了求和的诚意。然而,这看似美好的表象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姜卫炀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上,尽管内心被和亲之事搅得翻江倒海,但他终究还是没有把这件棘手之事告知苏晴。他害怕苏晴知晓后会忧心忡忡,更怕此事会影响到她刚刚有所好转的心情。
苏晴在精心的照料下,养了几日,身上的伤就已经好了。那些伤说到底都是一些皮外伤,并未伤及内里。然而,即便只是皮外伤,那几日的疼痛与不适,也让她吃了些苦头。好在她生性乐观坚强,加之身边人的悉心呵护,很快便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与精神,脸色也重新变得红润起来,双眸再次闪烁出灵动的光芒。
几日后,皇上单独召见了姜卫炀。姜卫炀踏入宫殿,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此次面圣关乎自己的未来和与苏晴的感情。
皇上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看着姜卫炀,缓缓开口道:“卫炀,金国和亲之事,朕思考良久。金国此番求和诚意十足,若能联姻,确实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稳固。但朕也不愿强你所难,毕竟朕知晓你与苏晴的情意。”
姜卫炀跪地抱拳,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臣对苏晴之心天地可鉴,实在难以接受与金国公主的亲事。但臣亦明白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擅自做主。”
皇上微微点头,叹气道:“朕又何尝不知你的苦衷。只是这金国公主看上了你,金国使者也在京城等候答复,此事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影响两国和平。”
姜卫炀沉默片刻,抬头说道:“陛下,臣愿为国家尽忠,但也希望能有两全之策,既能维护两国关系,又不违背臣的本心。”
皇上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卫炀,朕给你一些时间去了解金国公主的为人和想法。或许可以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既能不拂金国的面子,又能让你和苏晴得以安心。”
姜卫炀领命谢恩后,心情沉重地离开了皇宫。
而另一边,苏晴在府中也察觉到了姜卫炀的异样。她聪慧过人,隐隐猜到了可能发生了何事。
这日,苏晴找了个机会,与姜卫炀私下交谈。她看着姜卫炀,眼中满是关切地问道:“云景,你近日似乎有心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姜卫炀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将金国公主和亲之事告诉了苏晴。
苏晴听后,心中一紧,但她还是强忍着情绪,说道:“我早猜到可能有事情发生,那云景是怎么想的呢?让我退位让贤?迎娶金国公主吗?那你不如给我一份和离书,让我远走他乡了。孩子我自然是要带走的,反正你们也会有孩子。”
姜卫炀紧紧握住苏晴的手,说道:“晴儿,我绝不会辜负你。我会想尽办法解决此事,哪怕困难重重,我也不会放弃我们的感情。更不会让你走的。”
苏晴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嗯,我们一起面对。只是~~我怕最后皇上会为了两国友好而同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