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的烦劳,没有人知道,他们只知道这位彭师长神通广大,能源源不断的搞到武器以及各种物资。
“李大虎出列。”
“是。”
条件反射的李大虎大声回答了一句,同时跨一步走出了队列。此时他猛地吓了一跳,还没想明白教官为什么叫自己,鞭子就劈头盖脸的抽在了身上。
“你是怎么回事,走个队列还走出同手同脚了,这都是第几天了。李大虎你还能不能练好,不能练好我好换人。”
面对教官的咆哮,李大虎此时越发的紧张。虽然在军营时常犯错要挨鞭子,但是这里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大洋拿。想到家里好几口等着自己拿军饷续命,他更是不敢乱动。
“教官,我一定好好练,一定练好。”
“你自己记好,别说我没给你机会。”
连抽李大虎好几鞭泄愤之后,教官一脚将他踢倒。“还不滚回队伍里去。”
这句话让李大虎如蒙大赦,赶紧爬起身站回了队伍。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虽然昨天军营就不再招新兵了,但是工程团的人是可以和你们换的。谁要不好好训练,或者是在规定时间没有达成训练成果,那么他被换下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都给我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被教官的话吓了一大跳的在场新兵,此时纷纷用最洪亮的声音回答着,仿佛这样就不会被换掉。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教官想要换他们并不容易。除非的确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那教官才真的没有办法了。
不过陈大虎并不知道这一点,被教官的话吓住的他,此时一脑子都是可能被清退的想法。
如果这事真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家里的母亲与弟弟妹妹该怎么办。
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既然学的慢,那就多练。趁着休息时候练,清晨早起练,晚上熄灯睡觉前练。
只要练不死,那就往死里练,朴实的想法已经在他内心形成。
其实像陈大虎一样的人在军营里有不少,他们并不是愚笨,而是因为面对教官严厉的教导而紧张出错,结果就是越越紧张越出错,然后就形成这个局面。
当然如果他们不能克服这种情况,那么军营最终真的要和其说再见。
与一众新兵想要留下相比,作为二十三师师长的彭刚却在为招募而头疼。
“看看你干的什么事。这多招出来的兵,你养啊。”
此时彭刚看着招募表上的数字,内心有些火气。
“师座,这件事真的不能怪我,最后三天你也看到的,这人群数量至少两三万人聚集在军营门口不走,我也是汇报过了,没有办法只能多招了一些。”
许处长此时十分的委屈,这多招出来的人,是你师座软心下答应的。怎么事情过去了,自己反而被骂。
“你也真是实心眼,我说继续招人这话,你也要看是什么场合啊。我当时不是被架住了吗,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彭刚当然看出许处长委屈的神情,但是有些话必须说。新兵多出一千多人,作为后备的工程团多出两千多人,修建队也多出五千多人。
这么多人光是每月的粮食消耗就是不小,现在彭刚光是每月从江南采购粮食的费用,就高达近二十万大洋之多。
要是依照这种情况,彭刚也养不起这么多人太久。
将许处长骂一顿之后,彭刚消气让其离开。
其实彭刚非常清楚,这事主要责任是在自己身上,许处长只不过是背锅而已。
日头偏西,晚霞布满天空。在师部忙碌一天的彭刚也结束了今天的工作返回家中。
不过他刚一进门,就被人叫住。
“少爷,夫人请你过去一趟。”
“好的,我这就过去。”
既然母亲找自己,彭刚随即前往母亲所居住的静心堂。
“母亲,你找我。”
静心堂内,面对正在礼佛的母亲,彭刚在等其礼佛完毕后才开口问起来。
“儿啊,这次找你确实有点事情。你还记得明远吗?”
彭学明?
彭刚终于从记忆里翻出了自己这位表哥的信息。
彭明远是父亲的侄子,可以说在他穿越之前,表哥彭明远被称为彭家的千里驹,未来的希望。
仿佛就是之前那个彭刚相反面一样,彭明远此人聪明好学、少年老成、虚怀若谷,有着良好的名声。
父亲彭海青对于自己这位侄子也是十分看重,一直带在身边教导,后来更是送其前往德累斯顿陆军军官军校留学。
而在穿越来之前,彭刚并不喜欢自己那位表哥。原因很简单,因为表哥就是父母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再加上性格差异太大两人基本尿不到一个壶里。
此时母亲提起对方是想说什么呢?
看着儿子一脸不解的神情,彭刘氏随即将自己的用意说出。
“明远今年底就该学成回国了。”
“母亲你不说我都忘了,明远表哥都去德国五年了。瞧我这记性,都忙忘记了。”
彭刚当然清楚母亲这话的意思,这是在询问自己对表哥的态度。
为什么母亲在表哥态度上这么小心翼翼,主要还是以前的锅。因为在当时,父亲彭海青曾经有段时间将其当成继承人培养。
没错,在彭刚不靠谱的情况下,彭海青想过由彭明远继承他的事业。
说到底还是之前彭刚所作所为让其失望透顶,彭海青怕他将家业败光,有人看着点,至少败家儿子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至于现在母亲的话,彭刚自然是知道其意思。
“母亲你放心,等表哥学成归来,我肯定安排的妥妥当当,不会让表哥失望。”
彭刚可不会将彭明远视为对手,德国留学归来的海归人才,这不妥妥的高级军官种子。对于正处于扩张的二十三师而言,宝贝一个啊。
“那就好。明远和你都是我一手拉扯长大的,你们两人可不能生分了。”
一听儿子的话,彭刘氏安下了心。
儿子浪子回头,最好的侄子也将学成归来,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