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现在陈长贵把话挑明了,苏俊杰索性也不装了,直接和陈长贵摊牌道:
“现在这个情况我心里是非常惶恐,陈大哥您要是能够在这个时候扶兄弟我一把,我,那我苏俊杰对您真的是感激不尽!”
虽然没有苏俊杰没有把话完全挑明,但是陈长贵神色也是有些复杂,他知道苏俊杰是什么意思。
沉吟片刻后陈长贵最终在苏俊杰真挚诚恳的目光下点了点头说道:
“俊杰,你是我的好兄弟,现在你能够上位,我也是为你高兴,你放心只要能帮到你的地方,我肯定会帮你的!”
“我会和刘飞他们打招呼,让他们像在我手下干活那样为你效力!”
陈长贵此话一出,苏俊杰顿时是大喜过望,当即站起身恭恭敬敬向陈长贵行了一礼道:
“多谢陈大哥相助!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您的这份情我记在心里,但有所吩咐,我苏俊杰绝不推辞!”
虽然马上就要接任工部尚书的宝座了,但是苏俊杰知道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万事大吉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陛下之所以会选择自己接任工部尚书,是因为想要求稳,不想要因为工部内部的一些变动,影响到目前工部正在进行的几个项目,这是自己上位的根本原因!
而自己要是想要坐稳工部尚书的位置,则就必须要把那几个项目搞好,否则陛下现在能够让自己上位就同样能够让自己下来················
苏俊杰统计了一下,这些重要的项目主要是有七个,分别是福仁宫,涛港,蒸汽机等其他四个项目,这其中福仁宫,涛港是陈辅亲自主导的,剩下包括蒸汽机在内的五个项目,都是陈长贵麾下的第一制造总局主导的!
第一制造总局成立的时候,陈长贵就是其骨干之一,而在接任张德辉出任局长后,陈长贵更是凭借很强的工作能力,以及充满江湖气的管理作风,将第一制造总局的这些人都笼络团结到了自己身边。
第一制造总局,像赵飞,张鹏举等的那些技术骨干,都是陈长贵一手提拔起来的,对陈长贵都是非常的感恩戴德。
因此即便现在陈长贵被贬了,但是他仍旧对第一制造总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苏俊杰对自己有几斤几两是非常清楚的,这些年在他任内,第二制造总局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说研发出了水泥,玻璃,改良了纺织机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民用领域,你要说用这些商品赚银子,他苏俊杰有着丰富的经验。
但问题在于陈长贵手下的那几个项目,除了蒸汽机外,都是和军火有关,这就是他苏俊杰不擅长的领域了,苏俊杰很清楚隔行如隔山,他若是指挥研发,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所以自己若是想要持续推进的那几个项目,就必须搞定赵飞,张鹏举等技术骨干,这些人都是陈长贵的人,自己搞定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搞定陈长贵················
要不然以陈长贵这小心眼的作风,他要是随便给自己玩点花招,都足够自己喝一壶的!
相反只要陈长贵给自己背书了,赵飞,张鹏举他们也就会听自己的话了,这些技术骨干不起什么幺蛾子,那些陛下关注的重点项目进度也就有了保证,自己这个工部尚书也就能够做的稳了!
陈长贵虽然同意了苏俊杰的请求,但是一想到自己多年的心血要交给苏俊杰了,心里面其实也不好受,不过见到苏俊杰如此诚恳,如此在自己这个被贬谪罪官面前这般低姿态,他心里也是好受了一些。
陈长贵沉吟了一会说道:
“俊杰,我这里也确实有几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苏俊杰也知道陈长贵不可能只听自己几句话就帮自己的忙,他肯定也是有条件的,所以此时苏俊杰也是非常爽快的讲道:
“陈大哥你但说无妨,只要兄弟能够办的,就绝不推辞!”
“副局长张鹏举他是个人才,这些年跟在我身边一直是没少帮我,我也答应过他,只要有机会就帮他谋个前程,现在我栽了事情就只能拜托给兄弟你了!”
“俊杰你要是觉得张鹏举他行,你就拉他一把,你要是觉得他不行那就算了················”
陈长贵说的虽然委婉,但苏俊杰哪能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当即便是开口讲道;
“张鹏举的才干,工部的同仁都是有目共睹的,依我看他当第一制造总局的负责人完全没有问题,另外副局长的位置,我会举荐赵飞接任,陛下一直都很欣赏他!”
见苏俊杰如此上道儿,陈长贵心里也是暗喜不已,但嘴上还是说道:
“俊杰,这些事情你就自己看着办,我这个罪臣就不跟着掺和了,我就给你们牵个线搭个桥,他们接下来会在你的麾下好好干活的!”
“陈大哥你可别一口一个罪臣,老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这一次虽然说栽了跟头,但是依我看也是仕途的机会,陛下那么看重底层经验,提拔的人时候首先就要看有没有当过县令,知府的经历,在县令和知府的任上干的怎么样!”
“你要是当过县令,知府,并且干出过成绩来,你就是比其他人高一等,所以依我看陈大哥你现在去当个知府,未尝不是坏事,这很有可能是陛下对你的磨炼!”
“陛下对陈大哥你的欣赏爱护,那在朝廷里是人尽皆知的,您要是在地方上做出成绩来,我相信您很快就会做出成绩来,到时候有这份履历加持,别说是一个工部尚书,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是未尝不可!”
陈长贵闻言看了一眼苏俊杰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在地方上要想做出成绩来,可离不开兄弟你帮忙!”
此话一出苏俊杰心中一惊不由试探着问道:
“陈大哥你心里有想法了?”
“俊杰我知道你和吏部的关系好,你帮忙看看江南有没有什么缺让我顶上去,最好你在把你江南的那几个朋友介绍给我认识认识·············”
··················
··················
三月十日,大乾皇宫,
在叶明盛称帝后,为了适应叶明盛身份的变化,叶府在改名为皇宫的同时也是进行了扩建,以及内部格局的一些调整,在这些调整中原先的忠勇堂,也是被移位了平地,建起了新的建筑,而大乾的高层会议也是改由在天德阁举行
上午巳时前两天才刚刚被叶明盛晋升为工部尚书的苏俊杰,便是率先来到了天德阁。
在他之后礼部尚书苏仪,刑部尚书柳宁,大乾参谋总长赵涵,副参谋长马中骏,户部尚书崔绍,户部左侍郎张居宁,吏部尚书古三思,吏部左侍郎沈长虹,左都御史王怀义,齐国公袁嵩等人也是相继来到了天德阁。
巳时一刻随着一声“陛下到!”叶明盛旋即走进了天德阁,见此这些大乾的文武大员齐刷刷的跪下行礼道:
“我等拜见陛下!”
叶明盛坐在主位后,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见人都到齐了便是微微额首道:
“大家都坐吧!”
“谢陛下!”
众人落座后叶成便是将一本一本报告,给这些大乾的文武大员分发了下去,待到所有人都拿到报告后叶明盛便是开口说道:
“今天会议的第一项就是审议户部的工作报告!张侍郎你说说吧!”
随着叶明盛的点名,众人的目光也都是集中在了坐在末尾的张居宁身上,这位大乾左侍郎也是立刻站了起来介绍道:
“启禀陛下和各位大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大乾财政收入大约是三百九十七万六千两银子···············
“这其中江南布政司收入了一百五十一万两银子,幽燕布政司收入了六十五万两银子,冀豫布政司收入了五十万两银子,这是财政收入贡献最多三个地区,三地的税收超过了朝廷总税收的五分之三”
“此外在支出方面,官员的俸禄仍旧是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根据吏部的统计,在经历了之前的裁员后,大乾有品级的官员大约有六万九千人左右,而差役等一些衙门工作人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八万三千余人!”
“为此朝廷每年需要支付的俸禄高达二百零九万两银子,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银子方面的支出,像粮食,布匹,肉食等福利待遇,是没有计算在内!”
“而我们大乾目前的野战军共计二十九万余将士,这些人的军饷总共是九十七万两银子,同样这仅仅是银子方面的支出,像粮食,布匹,肉食等福利待遇,都是没有计算在内的!”
“除了俸禄外的支出,以及各地布政司留下的银子,户部的库房总共收入了九十两银子,这其中根据陛下的安排,户部拨了二十万两银子的海军建设特别经费,各地赈灾总共又花了十一万两银子,大东升票号债券利息三十九万银子!”
“因此目前朝廷的财政盈余了大约二十万两银子,再加上之前的一些盈余,目前户部的库房当中总共差不多是有三十五万两银子的···············”
听到这个数字,天德阁内这些大乾的文武大臣,一个个都是面色各异,这其中文官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毕竟户部的财政情况在朝廷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秘密,
大家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是大致的情况还是心里有数的,所以张居宁报告的这些数字完全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但是在座的三个武将,神色区别则是很大,这其中齐国公袁嵩神色如常,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半隐退的状态了,除了齐国公的爵位之外,他已经是不在军中担任任何职位了,所有朝廷事物现在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也不在乎这些了!
袁嵩也很清楚叶明盛之所以天德阁会议把他找过来,也并不是让他来发表什么意见,完全是出于对他个人的尊重,所以今天来参加会议,他袁嵩就是带着耳朵,眼睛来的!
而除了袁嵩之外,参谋长赵涵,副参谋长马中骏则是眉头紧皱,毕竟参谋部一直计划着开春之后出兵草原,击退跃跃欲试的钦察人!
而开战便是烧银子每个月都要花费至少十万两银子,就户部这三十五万两银子,那最多就是三个月的事情·················
叶明盛也是注意到了这武将紧皱的眉头,不多对此叶明盛并没有说些什么,而是继续向张居宁问道:
“大东升票号的债务问题怎么样了?”
面对叶明盛的询问,张居宁不假思索的说道:
“启禀陛下,目前大东升票号的债务总共有五百三十一万两银子,不过根据之前的一些调整,这五百三十一万两银子,基本上都是一些中长期债券,在十年时间所有,短期内到齐的都是一些小额债券,这三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偿付压力!”
叶明盛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当年南巡过来后带回来的银子,基本上就解决了大乾短期的债务危机,同时也维护了大东升票号债券的信誉,所以总体而言财政还是健康的,能够承担的起每年几十万两银子的利息!
在短期没有太大偿付压力的情况下,只要付得起的利息,大东升票号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银子,这也是目前大乾财政的一个底牌,不过随着债务总量的增大,叶明盛对于这张底牌的使用也是必须要慎重!
毕竟债务就是债务总是要还的,而且随着债务总量的增大,利息也会越来越多,现在就已经是三十九万两银子了,再借的话那每年可能就要还五十万两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