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5年年末,正当南宋在向海外移民和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时候,宋恭帝赵?突然病逝,文天祥等人没有办法只好又拥立恭帝的弟弟赵昺为帝,改元景炎。
事情平稳度过后,朝内依旧以文天祥、张世杰等人为首全权负责所有事务,虽然有些大臣对他们这样把握政权很是不满,但是没有人敢明着说他们不是,毕竟还是要靠他们不是,而太后都没有说什么,我们又可以说什么呢。
景炎二年初(公元1276年),经过三年多的海外迁移,大概有近三十万人迁往琉球(今台湾),陆秀夫于是上书朝廷请求设立琉球路,朝廷同意,令陆秀夫为琉球安抚使,全权负责琉球事务。
琉球在陆秀夫的指导建设下,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以赤坎发展的最好,现在赤坎城居住有十万多人,为琉球诸城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赤坎在陆秀夫的规划下,以原北宋都城开封为原型,整个城池呈正四方形,府衙在城中间,左右为住房与街市。
现在赤坎城内一片繁荣,各种店面大开,商人小贩们在街边吆喝,各种小吃店应有尽有,走在街上你还以为这是开封呢。
赵启璋与自己学堂的同学们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赵启璋和这些同学们一样是从广州跟着家人们一起逃到琉球的,来到琉球后,根据东宋朝廷的规定,分配了他们住处,让他们暂时在琉球生活,之后有可能要在迁住吕宋岛。
东宋朝廷新下的命令,要年壮人都去开辟土地,妇女也要劳动,为了满足发展需要,之前理学对妇女的压迫一扫而空,而小孩因东宋朝廷需要人才,所以全部进入学堂,这也是赵启璋等人为什么有学上的原因。
“启璋,今天还去不?”一个男孩问道。
赵启璋回答道:“去啊,怎么不去。”说着赵启璋与男孩一起跑着去向一个地方。
你道他们去什么地方?原来他们来到了军营,赵启璋他俩到了军营门口,看门口的人没有阻拦反到说道:“你俩又来啦,还以为坚持不了呢?”
没等赵启璋回答,他旁边的的男孩先说道:“别小看我们,虽然我们年纪小,但不怕苦的!”
没等看门人再说话,赵启璋两人就跑进去了。
进了军营,俩人便直奔训练场,训练场中一群人正在训练,赵启璋喊道:“强哥我们又来了。”
正带人训练的张强听到声音,朝他们望去,说道:“你们既然来了,就继续昨天的训练吧。”
赵启璋俩人听到后,回了他一句,也开始了训练。
赵启璋俩人之所以能在这里训练,还是因为之前陆秀夫因为宋军战斗力弱的原因,打算从小孩训练,以此为之后做准备。
但他也没有下死命令,只是让学堂的孩子自行去训练,并不强制。
所以赵启璋他们才能与军营中的人那么熟悉。
赵启璋俩人训练了大约一个时辰,俩人便离开了,走在路上,李宜问赵启璋:“你说我们可以打败蒙古人,回到中原吗?”
赵启璋坚定地答道:“一定可以,我们肯定可以重回家乡的。”
俩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畅想着未来,走向家的地方,他们的想法也是现在每个海外宋人的想法。
吕宋,文天祥在府衙中看着从吕宋各地送来的消息。
大部分都是说在吕宋的建设很顺利,也有一小部分诉苦的。
其中有一份文件是向文天祥询问,应该如何对待吕宋当地土着,是否给予身份。
这件事让文天祥很是头疼,因为虽然迁移了很多宋人来吕宋,但依旧无法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之前文天祥下过令,对于当地人能招揽则招揽,但随着宋廷即将全部迁到这里,到时元朝统一天下,宋廷无法从中原获取人口,那宋人在吕宋岛终究为少数。
文天祥苦思冥想几天,最后只好暂时下令各城,继续之前招揽之策,地方允许土着生活,但当地由中原人管理,土着只能作为苦力、农夫等,不允许参军等。
此策加速了吕宋的民族融合,但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为之后土着反叛留下隐患。
吕宋北部大部都被先前来的宋人开发和占据,有一些后来的人为了有土地便自行组成团队,向吕宋南部发展。
有大臣向文天祥汇报此事说道:“丞相,现在有很多人,都自发向吕宋南方发展,朝廷官员想问问丞相对此事的看法。”
“这事很好,去告诉各地官员,不应该阻止,他们自发开垦南方,有利于我大宋的发展,我们不仅不能阻止,还要给予支持!”文天祥说出自己的观点。
公元1276年,大宋景炎二年,元朝至元十二年,休整好的元军在张弘范的率领下向广州前进。
小皇帝赵昺得知后,在文天祥的授意下,立刻下旨将都城迁往吕宋新康城,组建新的朝廷,史称东宋。
迁都后,东宋朝廷将在广州的最后一批十万余人迁往琉球赤坎,让其在当地发展。
张弘范南下途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拦,一路打至广州城外。
此时广州城内,还有一万余宋军,他们是为了给宋朝撤往海外争取时间,而留下来的。
张弘范也没有多做什么,在劝完城内投降无果后,直接命令元军攻城。
在将近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最终攻破广州城,城内宋军将士,全部战死,在死前将皇宫烧毁。
让张弘范等人认为南宋的皇室大臣全部自焚而死。
张弘范等人也确实没有多想,都认为南宋君臣全部死亡,之后张弘范派伯颜渡过琼州海峡,最后攻占琼州。
琼州攻占后,张弘范班师回朝,向忽必烈汇报南宋已灭,天下一统,暂且不提。
宋朝这边,朝廷顺利到达新康后,但在听闻广州城将士们全部殉国后,全国悲痛。
为表纪念,在都城新康建碑以示永不忘灭国之仇和回归中原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