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离铜雀台五十里外的一处不知名的渡口,一艘艘大船靠了岸,来自凌松泊的一群水贼到了。
一个脸上有着刀疤的男子第一个上了岸:“大哥,当初您也是徐州的府兵教头,若非被奸人陷害,也不至于当了水贼,今个儿天下大乱,也到了报仇的时候了。”
他的身后,是第二个上岸的男子,这男子长的豹头环眼,手提着一杆红缨枪,理了理枪穗:“河左盟已经取了清远城,下一个目标理当是徐州,范哲那厮不知道还活着吗?我倒希望他活的好好的,不然……”
他将红缨枪向前一指,枪头刺出了啸声如龙:“当年许下的誓言,我如何兑现?若不将那范大人一点一点的折磨而死,当真难消我的心头之恨,小暖……我定会为你报仇的!”
然而,离这处不知名的渡口八里处的一片野林之中,两千人马休整一盏茶时间后,一个扛斧头的大汉站起了身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而后道了句:“走了!”
这话一出,两千人马都站起了身子,抬步而去,目标铜雀台。
还有更远的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身影。
不得不说,河左盟的这次揭竿而起,当真引起了不少绿林人的响应,各路人马奔向铜雀台,只为了一件事,与河左盟会盟,逐鹿中原!
当然,有一行人不是为了这事,按照许少安的话来说,他们前去铜雀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说一声抱歉。
孙大夫表示这由头他是无法理解的,但许少安不需要他理解,反正有这种要受舟车劳顿风餐露宿之苦的事,就必须拉上孙大夫。
“公子,刚才路上遇见的那老道人都说了,说在这么走下去,公子将有血光之灾,咱还是打道回府吧?”
林间小道上,四条身影缓缓前行,为首的一人骑着一头青驴,旁边跟着三头骏马,是许少安与他的伙伴们。
孙大夫扯下腰间的酒囊喝了一口,酒水如火烧般下肚,瞬间让身子感觉暖和多了,裹了裹身上的衣服,现在这风吹的还是有些刺骨的冷。
“那老道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不然怎敢就这样一大一小行走江湖,怕是有些道行的,他既然这么说,咱还是要在意的!”
许少安不置可否的说了句:“他说他叫什么名字?”
孙大夫想了想,一时间没想起来,旁边的洪七搭腔道:“赵皇朝!”
“嗯,这名字一听就很有道行,龙虎山中潜行千年的老道也叫这名字!”
“所以……”孙大夫眼中浮上一些希冀之色。
“所以,去特么的老道士,这都快到了,难不成还打道回府不成?”
“可不是,怕就是江湖神棍一个,说的话都不值得信。”周清拍了拍马,靠近了许少安道。
许少安颔首,笑道:“没错。”
“公子,河左盟邀请绿林好汉会盟,为何会选择在这铜雀台?”洪七问。
此铜雀台却是不同于许少安前世记忆中的那个铜雀台,在这个世界,说是八百年前天下分崩离析有十八个诸侯国,而其中一个叫石虎的诸侯王在清远城外建造了铜雀台,后来因为战乱被毁,现在只是遗址,不过还保存着部分建筑。
“河左盟也怕这些来会盟的绿林势力中会有朝廷的人,因此不敢直接在城中会盟,因此这铜雀台就是极好的选择了。”
许少安作出解释,洪七一听恍然。
“那这些绿林中会有朝廷的人吗?”
“估计不会有吧,但谁知道呢,咱就过去看看,跟咱没什么关系。”
“就当去旅游了?”孙大夫道。
“你能这样想就好。”许少安笑了笑,又道:“老孙,其实我并不是很看好河左盟,他们在这场群雄逐鹿中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若是……”
“若是什么?”孙大夫有些好奇。
“若是我劝他们投了靖王,你说……”
孙大夫一听,两眼顿时就放光了,他拉着许少安待在卧龙寨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替靖王拉一支队伍出来。
可现在许少安说,要劝河左盟投了靖王,那可是十万精兵的存在,这事若是成了,那他可就要在那群老伙计面前,甚至他的媳妇女儿们面前长脸了。
“公子,咱们走快点,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见到陆怀瑾了!”孙大夫一脸的谄媚道:“若是这事能成,老夫可以将小女儿嫁给公子!”
“呵呵,我就随口说说而已!”
“别介啊,公子!”
林间小道,四人渐行渐远,道路上有蹄痕,有风吹过,卷起了一些枯叶,蹄痕都被枯叶掩盖。
……
……
早上的时候还是晴天,可到了中午,天气阴了起来,似乎又有冷空气南下,带来了一阵寒意。
铜雀台高约十丈,台上建有不少建筑,不过现今都成了残垣断壁,河左盟的人收拾了一大块空地一出来,弄出了一个露天聚义厅,左右摆放了不少椅子,是为这次来会盟的各路人马的当家们所准备的。
有数百穿着黑甲的士兵随着江释怀在登上铜雀台那排石阶上迎候着,这些士兵一个个牛高马大虎背熊腰,似乎是精挑细选出来,想要在绿林同道面前亮肌肉,是在间接向他们宣告河左盟的实力一般。
这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各路好汉的头目都登上了铜雀台,而他们所带来的队伍则在铜雀台的两侧按规划的区域扎营,乱哄哄的一片,从铜雀台望下去,已是一片人海。
这便来了有近万之众了,看着这幕,陆怀瑾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他身边有一身披黑甲的将军同样也在笑,不过他脸上的却是冷笑。
“这些傻子,岂知这中原哪是这么好逐鹿的,被咱们三言两语就骗了过来!”说话的人姓左名靖,是河左盟名义上的盟主,也是当年许将军的副将。
陆怀瑾摇了摇头,脸上始终挂着笑,却是没说什么。
却原来,河左盟并非真心想要拉这些草莽结盟,只是因为支援的兵马短时间内无法从河东赶到清远城。
陆怀瑾因此想出了这结盟的一招计策,只为抵挡来自冀州牧刘邵的反扑,撑到支援兵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