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做出的选择和操作是直接给项伯利益,而且是相当重的利益金银财宝。要就有,要就给,根本不吝啬!
同时,还约为亲家。
约为亲家,这个操作,那也是相当的明智有分量的。
越是古代越讲究一个裙带关系,讲究血缘结盟,没有血缘,没有什么亲戚关系,那么这样的人终究是一个外人,他可以和你关系很好,但他仍然是个外人。
当他和项伯成为了亲家之后,双方的利益也就更进了一步,至少像半个自家人了。
所以!
在那种情况下,项伯既得到了很多金银财宝,同时还和刘邦成为了亲家,那他是在帮刘邦吗?
不!
他是在帮自己了!
这帮别人还帮自己那绝对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刘邦对此非常明白,所以,办起事情来,是一点点都不糊涂。
所以,历史上的项伯也不糊涂。
人家至少是个两头压住的投机派,而不是光为了一个毫无相关的外人去欺骗自己的侄子,去毁掉自己的侄子。
在他这边两边不管谁赢,那对他来说,都有好处!
所以,这活他才愿意干。
而像现在这种情况,如果只是因为一些小恩小惠,那么你拿着这个去奉劝别人改变立场,别人是绝对不会愿意的。
我为了你这一口西瓜放弃几十亩果园?
是他妈你疯了,还是我傻了?
这明显不是聪明人愿意选择的!
而另一边,如果你不愿意给小恩小惠,而真的愿意给足够分量的好处去说动这个人,那这个人是可以被说动的,但是同时你拿出这个东西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你愿不愿意拿?
这,也是一个问题!
项伯这么做根本目的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利益,你要是把他想要守住的这份利益比较大,份量的往外扔往外拿,那你就算把事情办成了,他照样不会感激你,反而在心里会怨恨你,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所以!
替人办事找人帮忙,从来都是一种学问。
替人办事,办成了是重要的,因为办成了才能体现出你的作用来。
可是同时你帮他把这件事情办成了,却不能因此把他其他东西毁掉过多或者耗费过多,否则的话事情你是办成了,人情是一点没落下,反而惹了一身骚,那就不值得了。
而张良,这一次,既要把事情给办成了,同时,也不敢让项伯,真的来一个大出血!
所以!
他得找一个合适的人,这样的人,既能够成事,又不至于消耗太多。
张良来到了这帮六国之人驻扎的附近,并没有着急和他们接触,而是花钱收集了一些信息,首先确定这些人到底有哪些人。
而通过他得到的消息,张良发现,这些人大部分的,还真的是当初在芒砀山附近,聚集集会的那些人。
“看来嬴政他们那些人还真是处心积虑,就是为了今日啊。”
张良何等聪明,当然明白这次的事情,竟然原原本本的就找到了那些人看来是早就有所准备的。
甚至说……
上一次发生的那些事情,看似是在眼皮子底下发生的,只怕是秦朝朝廷的人,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
他们是完全知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