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场战争几乎没有解决欧洲任何问题,但欧洲人似乎没有从中吸取到任何教训,没学会战争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这个道理。
战争时期的社会表象慢慢消失,但潜在的影响却开始出现。
相比法国人对于这样一场不胜不败的战争的接受程度,德国人仿佛无法接受,不但俾斯麦无法接受,德国民众也无法接受,俾斯麦不接受却也只能理智的承受,德国人无法接受便将怒火宣泄到了俾斯麦身上,他身上曾经的光环有多耀眼,遭受的批评就有多激烈,一时间在德国,俾斯麦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角色。
即便德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议会制国家,俾斯麦也只能选择辞职,这个时代,他不是被德皇威廉二世那个二愣子赶下台的,他是被民众赶下台的。
俾斯麦的下台,甚至都被法国人看做自己的胜利果实之一,法国报纸上一片庆祝声。
讲实在的,法国这场战争打的莫名其妙,就像克里米亚战争实际上是在为扞卫英国人的利益而战,战后拿破仑三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峰,法国人的国际影响力也达到了顶峰,但收获的只有虚名;这一次本质上,法国其实在扞卫俄国人在保加利亚的利益,是为俄国向地中海扩张助力,某种意义上轻微的影响了法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可法国人依然在庆祝。
法国人唯一得到的,或许只有对德国的仇恨得到了一次宣泄。以前他们仇恨德国,其中还有一种恐惧存在,法国的人力在枯竭,人口跟德国的差距一步步拉大,这些都是法国人看在眼里的,产生了强烈的担忧和恐惧。但这次战争,让他们看到,他们可以保护自己,可以不被德国打败。
至于复仇,阿尔萨斯和洛林很重要,政治家是永远不可能放弃的,但在民众的情绪中,已经不再强烈。
只要法国人情绪稳定,法国社会就稳定。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英国和俄国。
英国人付出很多,得到很少。战后张伯伦上台,开始调整政策,开始凝聚殖民地,试图将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基本盘纳入一个大英帝国联邦,防止英国的影响力收缩回英伦三岛。这场战争让英国政府看到,新的战争形态,已经无法继续用殖民地土兵那一套包打天下了。新的战争,只有民族军队才能赢得胜利。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只有英国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和澳大利亚人才会为了女王而战。
张伯伦上台后,开始改革他口中英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制度”,宣扬普选权、财政改革、土地改革,底层民众很喜欢他,但既得利益的传统贵族排斥他,将他看成革命家,当成罗伯斯庇尔。
张伯伦顶着各种压力,邀请了各殖民地的代表,召开了第一次大英帝国会议,会议上他拿出了三项方案进行讨论。
第一,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议会,各殖民地和英国本土都可以往这个议会派遣代表,由帝国议会行使最高权力。
第二,建立一部帝国宪法,各殖民地包括英国的法律都不能违背帝国宪法。
第三,建立类似德国的关税同盟,帝国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征收统一的关税。
经过激烈漫长的讨论,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对于建立一个帝国议会和帝国宪法,各个殖民地兴趣都不大。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议会和自己的宪法。
英国吸取了美国独立的经验教训,加拿大人口达到250万这个当初美国独立的人口规模的时候,于1865年通过了一部法案《殖民地法律有效性法案》,殖民地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哪怕这部法律跟英国法律冲突,在殖民地依然有效。通过这部法案,加拿大通过了自己的宪法。基本上,这就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
新西兰代表则更想直接并入英国,提议干脆重组英国议会,让殖民地派出代表进入下院,封殖民地领导者为贵族,进入上院。让殖民地在英国体系中有发言权。可这又不是张伯伦想看到的,张伯伦想要的帝国,是一个英国本土控制的帝国,而不是让殖民地反过来控制本土的帝国。
这让澳大利亚代表有些愤怒,质问张伯伦:我们在帝国体系内却没有任何代表权,那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帝国。
张伯伦进行了大量工作,激情洋溢的游说各国代表,最终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一部《帝国特惠制》法案。虽然没有达到德国关税同盟的程度,但帝国内部的商品可以以最低税率流通。
这部法案之所以能被殖民地接受,因为他是单方面的,只有英国承担责任,而殖民地不需要承担对等的义务。
英国对各殖民地给予各种贸易特惠,但反过来不要求殖民地做到这点。举个例子,英国制定的茶叶进口税是5%的话,殖民地会享受到低于5%的税率优惠,但殖民地却不会对其他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相当于英国用本土市场照顾殖民地产品,但殖民地却不需要为本土产业保留市场。
这种事,殖民地当然不会拒绝。
张伯伦最大的难度是让英国议会批准这部法案,难度自然很大,报纸大肆批评。但他竟然成功了,他成功说服了英国民众愿意为帝国牺牲英国的对外贸易,理由是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殖民地在为英国的利益而战。
“张伯伦这是在于世界为敌,他会挑起全世界的贸易战的!”
刘勇强看到英国通过的法案后,简单评估了后果。
这意味着只要英国殖民地上有跟其他国家竞争的产业,英国就得为了殖民地跟某个国家打贸易战。
有些产业在某些国家是有特殊地位的,是不容触碰的,比如英国的纺织业、航运业和金融业,这是大英帝国的三大基石。再比如大汉的茶业,闽西是刘勇强的根基,闽西八成乡绅都种茶。英国一旦开始执行这份法案,势必要提高对大汉茶叶的关税,用来保护印度茶叶,之后大汉会进行对等报复。
对此全世界的反应都很一致,早就施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英国,人口虽然只有几千万,却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因为英国人最富嘛。结果帝国特惠制为了保护加拿大冲击了美国、俄国的粮食出口,保护澳大利亚的红酒冲击了法国波尔多的酒商,各国立刻做出了针对报复。
美国最直接,提高英国钢材进口关税,美国既是钢材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进口国,德国提高英国船舶进口关税,法国提高英国棉纺织品关税,俄国一次性提高了英国钢铁、轮船和纺织品三项,都打在了英国的要害上。
大汉也在制定相应政策,但只大幅度提高英国纺织品关税到30%的税率,用来保护本国初兴的纺织业。
建宁八年,大汉帝国建立的第八个年头,全世界都开始施行起了贸易保护政策。同时瓜分殖民地的活动也变得更加激烈。
法国人宁愿掏50亿法郎也要保住越南殖民地,岂能看着非洲不流口水。英国、德国,甚至小国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都在非洲跑马圈地,广袤的,甚至都没探索过的非洲大陆深处,被他们在地图上用直尺确定了接线,笔直的非洲国境线出现了。
可地图上的线划得再直,放大几百万倍之后,落在地面上,还是会出现偏差,一个有价值的村子,一座有矿产的小山,一条河流,都是要争夺的。殖民者们派出大量勘探队开始深入非洲内陆,跑马圈地,划定边界。
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俄国被他们排除在外。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十月份,中印铁路通车了。对这条铁路已经垂涎了几十年的英国,即使是战争期间,都没停止施工。印度不缺人力,英国不缺技术,也不缺钱,所以计划始终在快速推进,最难的部分,其实还是在中国部分,云贵高原以及绵延到面北的起伏群山是卡脖子的地方,詹天佑专门负责这一段,用了四年多终于打通了最后一条河谷,架好了怒江大桥,铁路终于通车。
英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用头版头条报道了加尔各答上海铁路通车的消息,媒体鼓吹“印度2.5亿居民和中国3亿居民之间的通道打开了,这条铁路上将流淌黄金”。
相比英国人的速度,他们只用三年就将铁路从仰光铺到了曼德勒,然后等待大汉修北线,从印度过来的也只用了四年。俄国人的西伯利亚铁路就困难多了,俄国人发现在西伯利亚修铁路太难了,虽然不用拆迁,但永久冻土很难挖掘。另一个困难是劳工不足,大汉拒绝俄国招工,还联合李鸿章抵制。俄国只能招募芬兰、意大利、德国的建筑工人以及大量使用流放犯人,最后甚至动用了士兵。
困难意味着成本,一开始预算3亿卢布大概一亿三千万两,但很快就超出了预算,提高到10亿卢布,筹措这笔钱要了俄国人的老命,他们原计划用财政支持,后来倒是想吸收国际银行资本,结果发现根本没人投资,银行家算计的可比俄国财政部更细致,他们不看好这条铁路的价值。
事实也是如此,铁路沿线一片荒凉,根本不可能提供货物,这可不像中亚铁路,在出中国之前,可以满载中国内地的各种物资;加上高昂的造价,意味着这条铁路的成本很高,在跟轮船的竞争中将不具备优势,注定是一条亏钱的铁路。所以精明的国际银行家根本就不打算投资。
尽管如此,俄国人排除万难,在几乎纯粹手工劳动的情况下,工人们使用斧头、锯子、铁锹和手推车,以每年50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
这代表了沙皇坚定的意志!向亚洲扩张的意志,以及保卫西伯利亚的意志。但这两个意志都因为大汉只用一年多就修通了通往库伦的铁路,而变得有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