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编导室这帮牛马没上进心。
活少钱多离家近,这么好的工作,谁特么想放弃?
当官升职?
多的那两级工资,有天天摸鱼舒坦吗?
起码在杨庆有和王含玉看来,没有,绝对没有。
科员的工资就够花了。
没必要给自己上难度。
至于其他人,想来观念都差不多,唯一那个例外,估计就是秦庄了。
大学生,心气高,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奉献,天天不是琢磨着创作新剧本,就是给报社杂志投稿子。
要不是他撑着。
相关单位,还以为全总的创作编导室撤销了呢!
哪有一屋子靠文字吃饭的闲人,不给报社杂志投稿的?
.................
第一批领到工业券的幸运儿,基本是政府部门加下属单位。
苏颖下班回家后,咧着嘴正准备往外掏工业券时,没成想杨庆有更加麻利,三张券直接甩在了她面前。
“今儿发工资了,新出的购货券,二十元工资能领一张,我们团是第一批试用的单位,怎么样?没见过吧?”
正当杨庆有乐呵呵等着接受夸奖时,苏颖抿着嘴,在皮包里掏出了同样的券,数量还更多。
0.1、0.2。
这可能就是工资有零有整的好处,领到的券拿出来更唬人。
“我们单位也是。”
“咦........没意思。”
杨庆有兴致缺缺道:
“我还以为能给你个惊喜呢!”
“这就够惊喜的了。”
苏颖美滋滋的把券收拢到一起,哗哗哗的数着数,笑道:
“我下班后接佳佳时,专门跟佳佳去了趟王府井,我打听过了,买辆最便宜的自行车,只需要二十张票,我每月最低二点七张票,你每月三张,加起来就是五点七张,三个月,不,四个月,家里就能添辆自行车。”
杨庆有闻言好奇道:
“自行车没涨价?”
“没啊!”
苏颖诧异道:
“为什么涨价?多少年都是那个价,一直没变过,是吧佳佳。”
刚领了零花钱的王佳佳,坐门口,手里攥着杨庆有给的两块钱,正不知如何是好,是先塞口袋里呢?
还是退给姐夫,防止姐姐黑吃黑?
她正纠结着,哪有心思回苏颖的话,随口应道:
“对对对。”
苏颖紧接话茬:
“你看吧!”
杨庆有耸肩应道:
“没涨价就好,不过我不建议买,咱家这辆你骑着就挺好,我骑不着,买了也白买,还容易被邻居们说闲话。”
“我骑,我可以骑。”
门口的王佳佳兴奋道:
“我可以放学骑着回来吃饭,就不用我姐接了,我姐上了一天班,多累啊!还得麻烦她接,那多不好意思。”
说罢,还娇羞的看了一眼苏颖。
把苏颖恶心的。
“做梦呢你?学习学习不好,还整天惹祸,恨铁不成钢的玩意儿,想骑自行车?看我揍不揍你就完了。”
说罢就要去拧她的耳朵。
杨庆有见状赶忙拦住劝解道:
“不至于,不至于,佳佳也是大姑娘了,是该有辆自行车了,你想让她争气,你得先拿她当大人看,对不佳佳?”
“对对对。”
王佳佳在门口点头如捣蒜,谄媚的讪笑道:
“姐,你放心,只要我有了自行车,绝对安心学习,不出去瞎玩,断绝跟不良同学的来往,保证放学后,第一时间回来吃饭,我像毛**发誓。”
杨庆有.......
他瞅着面色不善的苏颖,心里暗自吐槽王佳佳,小丫头忒不靠谱,提什么同学,说什么瞎玩啊!
这下火上浇油了吧!
果不其然,苏颖冷哼一声,就回了俩字:
“没门。”
说罢,气冲冲的拿着工业券和工资进了里屋,藏钱去了。
杨庆有狠狠瞪了一眼王佳佳,吐槽道:
“能不能长点心?提什么瞎玩啊!最近几天好生表现表现,明白没?否则我就是想帮你说好话,都没法开口。”
王佳佳闻言嘟囔道: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了,谁知道她会抠字眼啊!还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还是我姐呢!都不盼着我点好。”
杨庆有当即双目一瞪,呵问道:
“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
王佳佳该吐槽的已经吐槽完了,当即堆起笑脸,拍着胸脯保证道:
“保证服从命令,好好学习,认真表现,争取骑上自行车。”
“这还差不多。”
杨庆有戳了戳她的脑门,还想多说两句,但瞅见她那嬉皮笑脸的模样,瞬间便没了心气。
知道狗改不了吃屎,说了也白说,还不如喝口水歇歇,省的给自己找气。
苏颖对王佳佳,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
过了没两天,便在杨庆有的劝说下,花八十元,给王佳佳提了辆七成新的二手自行车。
正宗首都牌自行车,下线还不到两年,也就是卖家整日里下乡糟蹋很了,才看着跟用了五六年似的。
洗洗刷刷,补点漆,怎么着也有个八成新。
就这,也把王佳佳乐的不轻。
大冬天的,连手套都没戴,围着南锣鼓巷,骑了三五圈都没嫌冷。
回来时,小手冰凉,小脸冻得跟红苹果似的,还美滋滋要带着苏颖再出去溜一圈。
把苏颖气的。
要不是杨庆有拦着,王佳佳那辆七成新的二手车,非得再下一成不可。
..............
张元冬的眼光真的很长远。
或许是因为人民消费能力膨胀的太快,又或者是自行车、手表等大件供不应求。
就在给王佳佳买自行车的第二个月,大件工业品便涨价了。
不止是刚出厂的新品,就连委托商店里的旧货,也紧跟潮流,价格一日一变。
之前手里攥七八十元,进了委托商店,二手自行车随便挑。
如今,翻一番,也不一定能买到当年的成色。
因此,某些人便起了歪心思。
“庆有,庆有,你等等,三大爷找你有点事。”
“好嘞三大爷,啥事啊?”
年前的这天,正赶上降温,一天比一天冷,杨庆有寻思着去单位点个卯,再回来蹲炉子旁暖和。
没成想,刚出了屋门,便被早起上班的阎埠贵叫住了。
“这么个事,走,门外说。”
阎埠贵鬼鬼祟祟的把杨庆有拉到院门外,才小声问道:
“庆有啊!听说自行车涨价了,这事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