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诗笑而不语。
飞剑铠甲,其实算是小型化的机甲,其动力和材料一开始就是最顶级配置,升级成超导体和超导储能电池后,得到了非常暴力的提升。
小小的外骨骼装备,最大举重能力达到恐怖的10吨。
假如放到部队,甚至可以扛着整个班的战士,再加上他们的猫猫车以及武器弹药以高速狂奔。
当然,这玩意暂时还无法普及到部队。
造价贵,产量低,原材料奇缺,而部队的使用量又特别大。
要整体满足军方的全面换装要求,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
现在通用的代步工具,不是空中三蹦子,就是地面猫猫车。
而飞剑铠甲系统的地面行进模式,必须要接受过专业训练才可以驾驭。
因为靠两条腿跑出130公里时速,已经超过三个博尔特相加的速度了。
普通人的腿绝对会被甩散架。
人类并不能适应如此强烈的颠簸。
但随着神农玉米、滋香稻、云麦等作物的长期食用下,华夏人的体质也将会润物细无声地改变。
飞剑铠甲和泰坦I型孰强孰弱暂时不得而知,但华夏又并不是只有穿戴设备。
低成本大批量的无人设备才是华夏目前最强的方面。
方云诗得知江林山在铬矿区遇到难题时,马上调派了长乐号以及一架载重型小蜜蜂,带上刘朔白小飞和蕾妮前去帮忙。
弄得刚冲上来想采访的记者一脸郁闷。
夜幕正在降临,在极寒高原下,苍莽的群山巍峨耸立,亘古长存。
即使坐在科幻飞行器里的众人,看到这幕壮丽奇景,也感到由衷的震撼。
而在群山之间,出现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公路,有多达10余处已经坍塌或者被掩埋。
小小的铬铁矿开采区,在高原上就如同一个不起眼的小小微尘。
机甲此时正在功率全开,探测地下矿井的走势。
跟在一旁的矿场工作人员,一方面惊叹于机甲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很疑惑。
为什么要找到地底下人员的具体位置?想办法重新挖通矿道不就好了吗?
头发花白的吴总工,在救出所有被困在厂房下的员工后,脸上的凝重并没有丝毫放松。
目前和地底无法联系,很显然通讯线路已经断了。
至于无线电设备,能穿透100多米土层的无线电对讲机……似乎还没发明出来。
天边传来异响。
两架庞然巨物从天而降,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方云诗等人终于到了。
这对矿场众人来说,是巨大的鼓舞。
显而易见,不论是机甲还是这两架能垂直起降的飞行器,都是人类工业时代的巅峰之作。
更代表了物资可以随时进入,死伤人员的转移问题此时也得到了解决。
机上跳下的两男两女,除了白小飞正常一点,另外三人一个比一个怪。
方云诗一身全封闭的外骨骼装备,身后还自动跟随着飞行基座,这玩意天全候悬浮,反正用不了多大能量。
至于刘朔和蕾妮,这两货光是站在那里,就不像正常人。
方云诗先是和吴总工沟通了一下,让他派人将伤员抬上小蜜蜂,尽快转移到医院。
然后就来到江林山身边。
此时围着他的人都是一脸着急。
因为江林山已经发呆半个小时了。
下面的信号、电源都被切断,氧气每用一点就会消耗一点。
这些氧气瓶一直都是作为应急使用的,平时主要通过送风系统进行空气循环。
二氧化碳喜欢沉底,所以地势低的地方,通风系统是重中之重。
但电源和通道都被掐断了,这套系统自然就没用了。
地底下的温度非常低,此处并不是地热发挥作用的深度。
所有人都知道,下面的人要么死于缺氧,要么死于失温。
得救的概率很低很低,眼下就算在平原地区,救援通道也没有这么快挖出来。
方云诗在机载通讯器上问:“情况怎么样?”
江林山摇摇头:“不太乐观,地下坑道错综复杂,暂时还没有确定他们的位置,他们给的矿井示意图,准确度不是很高,目前至少发现了七八处不符合图纸的地方。”
“如果发现了,应该怎么救?”方云诗也很头痛。
打架她很在行,之前的一轮清扫,甚至端掉了多个火箭炮发射阵地。
但地底救援这种活,注定是专业人员的领域。
“剑仙机甲会土遁术。”江林山笑了笑,只是笑容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焦虑。
“隆隆……”
大地一阵摇晃,就连机甲都跟着摇摆起来,停在露天的工人们一阵站立不稳,大惊失色下,纷纷趴倒在地。
所有人脸色吓得发白。
这次地震强得可怕,甚至时间也格外的漫长。
江林山依靠机甲强大的自平衡能力,几乎就像钉在地面上一样。
但矿井下方,大量的通道在这次更大的余震下被埋得严严实实。
彭滨的内心终于被巨大的绝望所笼罩。
原以为最少还能活36个小时,谁知道才过了不到6小时,他们的容身之处只有不到一套三居室大小了。
大量有空气的通道被掩埋,将地下分隔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狭窄空间。
更坑爹的是,超过3\/4的氧气瓶也被埋在刚塌下来的土方中。
这些氧气瓶并不是集中存放的,曾经有人提议过集中存放的问题。
但是这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也意味着氧气的急剧消耗。
在等待救援的环境下,不过度消耗体力是基本原则。
在任何求生纪录片中,最先将体力消耗完的人,往往没有机会活到最后。
“大家都在吗?”彭滨突然问。
抬头间,安全头盔上掉下了大量泥土。
他不知道,这一百人最终有几个人获救,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会胡思乱想,这也同样加剧氧气的消耗。
众人一阵沉默。
“如果那个人不在的话,估计现在也没法举手发言。”
众人心中一颤,这特么太有道理了。
和“没到的举手”一样经典。
彭滨沉吟了一会,说道:“大家靠在一起互相取暖,这能降低身体消耗。”
“这样不是办法,我刚刚算过了,目前的氧气不多了,最多还能撑3到5个小时。”
一名工程师悄悄在他耳边说道。
“差不多,甚至时间会更短。”彭滨以更小的声音回道。
同时,一股巨大的恐惧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妻子和可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