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姐弟俩留下的那间房子还在,恩和及那日苏日常守蜂时,就在这里生活。
两人还趁着轮换的间隙,背了些青砖上来,盘了个炕,这样冬天的时候,就不用一层一层的往身上盖兽皮了。
房子周围的林地已经被平整出来了,树木被连根砍掉,树桩能锯的锯,不能锯的就挖出来,形成了一个宽阔的院场,场上整整齐齐地摆了十几个方正的蜂箱。
负责采蜜的蜂儿飞进飞出,这个时间,乌拉尔山开的最早的花“冰凌花”已经开放,顶冰而出,很是顽强。
嫩黄色的花朵贴在地面上,为灰败的土地添了一抹靓丽的颜色。
房子和院场都用粗壮的木桩严严实实的围了起来,确保野兽进不来。
主要是为了防止黑熊闻到蜂蜜的味道,进来偷食,也怕野兽不通人性,伤了俩人。
除此之外,那日苏还带几人去参观了兄弟俩新发现的一棵“蜂神树”。
那是一棵三四个人都环抱不过来的树,树龄很长,有几十米高,树枝和树干都很粗壮。
树枝和树干的某些地方是中空的,但树还保持着生机,枝头细细碎碎地发了些嫩芽出来。
那些空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天然的蜂桶,住满了本地特有的小黑蜂。
梁崇透过比较大的树洞看进去,蜜蜂的巢穴里,有些蜜脾已经干瘪了,有些还挂着浆。
一棵树上大大小小住了五六十窝蜜蜂,让梁崇很是震撼,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但震撼归震撼,来参观的几人没有一个敢动取蜜的心思。
在当地人看来,这种很是高大神秘的树,不止有蜂群守护,还有了自己的意识,跟森林里的山神差不多。
又不是十分缺钱,没有人敢冒得罪山神的风险来取蜂蜜。
梁崇看到,蜂神树的底下,砌了一个小小的台子,摆了一个香炉,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炉子里插满了已经烧完的香茬。
那日苏他们以养蜂为生,养蜂后不久就发现了这棵树,出于敬畏,两人没敢打这棵树的主意。
那十几箱蜜蜂,都是到处去找来的。
而且他们并不是唯一知道这棵树的人,一些经常进山的采药人和老猎户,有时路过这里,也会来这里上一炷香,祈求蜂神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梁崇虽然不太信这些,但入乡随俗,无意冒犯当地人的信仰。
也跟着他们一起,去树下拜了拜。
如果真的有神的话,不求发什么大财,保佑她每次进山都平平安安的,有点收获就行。
梁崇的几种作物中,甜菜是最先种下去的,它属于喜凉植物,越早种越好。
春天土地化冻不久,三月底到四月中旬的时候,是种甜菜的最佳时间,而且它的生长周期很短,只有九十多天,六月份左右就能收。
栽完甜菜,梁崇又领着刘桂花把大豆和水稻种了下去。
种完地,院子的葡萄和柿子也抽出了些许嫩芽,看柿子树的状态,长得矮归矮,但今年应该能开花结果。
农忙结束,各村挑着担子卖豆腐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那脑子聪慧,又吃得了苦的人家,并没有把大豆卖给官府,而是自己留着,去学了做豆腐的手艺,做起了豆腐生意。
豆腐的样子银白如玉,软滑香甜,是老人和小孩都喜欢的食物。
而且卖价很便宜。
将手艺教授给百姓之后,官府又在固定的售卖地点卖了一段时间的豆腐,定好了价格,两文钱就能买到巴掌大的一块,够一家人吃一顿的。
这些四处奔走的小摊贩虽然想把豆腐的价格定高,但官府的定价摆在那儿,也只能随着走。
豆腐是个新鲜的事物,出来后,方小鱼的橡子冻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她倒是也想做豆腐去卖,但自家的田地都是有数的,已经种上了其他的口粮,便咬咬牙,从地主那里佃了两亩地过来,种了两亩大豆。
明年她也要换豆腐生意来做。
到了五月份,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也开了,乌拉尔山的杜鹃花有几个特别的名字,叫做达子香、枯木逢春。
叫枯木逢春,是因为在秋冬的时候,杜鹃属于休眠的状态,光秃秃的,到了春夏,不先长叶子,直接先在枝干上开出艳丽的花朵,因而得名。
它属于药食两用的花朵,后世既可以用来提炼香精,也可以用来入药,治疗咳嗽。
今年上山前,梁崇还专门去和敖古人学了一段时间的弹弓。
谢湍意的弓太大,她拉不开,而且准头也不好。
用树杈子和鹿筋做的弹弓,小巧又易于操作,用来打一些野鸡和鸟类正好。
梁崇的手法虽然时灵时不灵的,但也打到了好几只“飞龙”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