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你来我往的还价,向麟虽然急着卖房,但也不想把价格压得太低,还价的过程中,很少松口。
奈何谢湍意砍价的经验实在丰富,最终,这间房子的价格定在三百二十两,中间的过户等费用,由梁崇这边负责。
虽然离谢湍意理想中的三百两还有差距,但已经很好了,夫妻俩和黄杜仲打听过,同样的户型、大小和地理位置,有人家花了四百两银子。
向麟是书院的夫子,生活环境相对单纯,还没有跟人因为这些东西争论过,此刻满头大汗。
价格讲好,连中午都没到,衙门还未下值,几人还可以顺势去把过户的手续办了。
夫妻俩来的时候,把家里的银子带上了,去银庄换成了几张薄薄的银票,贴身带着,过完户就能付款。
不过在出发之前,梁崇见银子还有剩余,又顺便问了向麟几句,“不知向大哥手里有没有土地出售?”
她本来只是顺口一问,没抱太大希望。
却没想到向麟摸摸头,回复她,“是有一些,不过,是个小庄子。”
向麟看夫妻俩的穿着,也不像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估计买了房,就已经把积蓄花得差不多了。
庄子比房子还贵,他刚才就没有介绍。
如今梁崇问起,倒是不好不说。
梁崇眼睛一亮,踏破铁鞋无觅处,她每天都在想怎么才可以买到新的地,再找个合作伙伴,多种几亩羊肚菌,攒一些钱。
不过大业朝目前属于小农经济,土地兼并有些严重,人均耕地不如前面那几个朝代多,只有三亩左右。
好的田地都被那些乡绅买走了,或者提前跟吴正贤打了招呼,根本轮不到她。
今年她只买到半亩。
见梁崇很感兴趣,明知夫妻俩买的可能性不大,向麟还是耐心地跟她讲了讲。
“这庄子是当年我来营州时,我大哥送我的,但我不太适应营州的气候,打算今年十月底回老家,去年收完麦便辞了佃户,田地和山林应该有些荒废了,但以前都是好田好地。”
“如今家里有急事,本月就得回去,本来是打算请牙行帮忙打理一下,再卖出去的,你们要的话,重新打理可能费事些。”
向麟的庄子里,有一座小山包、六亩田、八亩地、一亩池塘。
那座小山,他平常只做踏青游玩之用,将或约三五好友,去那里放松放松心情。
若是夫妻俩买去,开发成林地的话,大约能开发个二十亩。
当然,庄子的价格也相对会更贵一些,向麟要价四百六十两银子。
梁崇迅速在心里算了一下,二十亩林地,因为是连片的,价格会比她买的那两亩更高一些,预估价为二两银子一亩,价值四十两银子。
此外,六亩田值三十六两,八亩地值四十两,池塘的卖价梁崇不太清楚,姑且算作六两银子。
全部加起来,其实只有一百二十二两银子。
向麟的要价和实际价值相比,涨幅接近四倍。
但价格不能这么算,首先,不管哪里的庄子,都是不愁卖的,大部分都被官绅豪强所垄断。
像这种连片的土地还有山林,梁崇日常没有什么买的机会,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除此之外,当时建庄子的各种花费也得算在内。
若是买了庄子,就可以种一些经济作物,特别是羊肚菌,收益会比种粮高得多。
回本也会比较快。
仔细算下来,四百多两,并不亏。
想通之后,梁崇又和向麟确认了一个问题,“不知道这庄子坐落在何处?”
向麟见她是真的想买,诧异了一瞬,但很快便调整了神色,接着,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在青山镇的岔河村,我这庄子,地点有些偏僻,但里面的地确实是好地。”
不然挨着营州城,要价再贵一些都有人要。
岔河村就在良禾村的旁边,距离并不是很远,梁崇治嗓子的时候,有段时间赶不上孙大爷的牛车,还坐了一段时间岔河村的。
她压下心中的欣喜,匆匆跟向麟说了一句,“向大哥请稍等”,接着,就拉着谢湍意去旁边商量了。
作为枕边人,谢湍意哪能不知道梁崇的意思,问道,“阿崇更想买庄子?”
梁崇点点头,房子她也很心动,不过在积累财富的阶段,还是土地更珍贵,现在人家有售卖的意向,她更倾向于去看看庄子。
“可是我觉得房子也很好”,谢湍意跟她说。
梁崇眉毛拧紧,房子是很好,奈何俩人穷啊。
钱只够买一样。
看起来谢湍意更想买房子,两人过日子,另一半的意见不能不听,梁崇压低声音问他,“你更想买房子还是买庄子?”
“我觉得两样都好,两样都可以买”,谢湍意也低声回复她。
接着,斟酌着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可以先和杜仲哥他们借一点,把房子和庄子都买下来,尽快还他们就行。”
夫妻俩只有六百多两银子,若是两样都买的话,还有一百八十两的缺口。
冬日里还要种羊肚菌,平日雇工人也要花钱,得留一些零用和应急的钱,至少得借二百五十两银子。
一家之主是梁崇,家里挣钱多的也是她,谢湍意不确定梁崇愿不愿意背负这笔“巨额”借款,买了庄子也不一定能回本,所以只是说了一个选择。
若是梁崇不愿意,觉得压力大,只买庄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