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依依点了点头,然后道,“既然如此,要不?择日不如撞日,等下吃完了去附近的村子里收?”
沈亦白道,“可以啊,那快吃吧,吃完了我们就出发!”
“好嘞!”柳依依说完,就端起陶碗,呼呼的吃了起来。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轻纱般地笼罩着这片宁静的山谷。
沈亦白和柳依依居住的山洞里,已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
两人刚吃饱饭,动作麻利地收拾着碗筷,那双手因常年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
柳依依将碗碟迅速地摞在一起,沈亦白则端起水盆,将残羹倒入洞外专门用来堆肥的土坑。
不多时,碗筷便洗净擦干,被整齐地放回了简陋的木架上。
揣上银钱,这银钱是他们平日里辛苦卖菌子和西红柿积攒下来的,每一枚都承载着他们的汗水与希望。
柳依依将银钱仔细的放进钱袋,里,然后递给了沈亦白,让他收在怀里。
沈亦白则将那几个结实的竹筒一一检查,确保没有漏水后,放入背篓里。
随后,两人背上背篓,柳依依又将四个厚实的袋子仔细地叠好,放进背篓,这些袋子是为了装收来的稻子准备的。一切就绪后,他们便向着山洞外走去。
穿过那有些昏暗的通道,外面的世界豁然开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
他们径直走向拴着骡子的地方,那骡子看到主人来了,轻轻地打了个响鼻,像是在打招呼。
沈亦白上前轻轻抚摸着骡子的脖颈,柳依依则将背篓和袋子稳妥地固定在骡子背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缰绳是否结实。
随后,沈亦白牵着骡子,柳依依跟在后面,两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下山。
山路两旁的草丛里,不时有不知名的小花探出头来,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山间的故事。
他们的身影在这青山绿水间渐渐远去,向着十方山脚的村子前行,那里有他们冬日的希望——即将收获的稻子。
随着骡子的步伐,村子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村口的老槐树像是一位忠实的守护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沈亦白和柳依依牵着着骡子下了山,那骡子的背上驮着几个空袋子,随着骡子的步伐轻轻晃动。
他们此番前来,是为了收购一些新稻子,好为即将到来的冬日储备足够的口粮。
一进村口,沈亦白便向一位路过的大爷说明了来意。
大爷热心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满是岁月的慈祥,说道:
“你们来收稻子啊,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带你们去几家靠谱的农户家看看。”
柳依依微微欠身,轻声说道:“那就劳烦您了,大爷。”
大爷摆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都是邻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他们首先跟着大爷来到了李大叔家,李大叔家的稻田在村子的东边,就在他家院子外,还未走近,便能看到那一片金黄。
稻子长得十分饱满,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金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涌动着,散发着阵阵清新的稻香。
“李大叔,在家吗?”大爷高声喊道。
不一会儿,李大叔从屋里走了出来,他身材魁梧,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身上还带着田间劳作后的泥土气息。
“哟,老张,这是带客人来了?”
大爷笑着介绍道:“这两位,他们想来收些新稻子。我看你家这稻子长得好,就先带他们过来了。”
李大叔爽朗地笑了起来,“欢迎欢迎,快进院子里坐。”
沈亦白和柳依依将骡子拴在院外的木桩上,跟着进了院子。
柳依依的目光一直晒在地上的刚收的稻谷所吸引,眼中满是欣喜与期待。
“李大叔,您这稻子可真是种得好啊!”她忍不住赞叹道。
李大叔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年雨水足,阳光也好,这稻子就长得格外好。”
沈亦白走上前,仔细地查看了地上晒着的稻子的颗粒,饱满而坚实,他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
“李大叔,您这稻子怎么卖呢?”
李大叔想了想,报了一个价格。沈亦白和柳依依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这个价格还算公道。
“那我们要两百斤吧,李大叔。”沈亦白说道。
李大叔连忙应道:“好嘞,我这就给你们称。”
在李大叔称稻子的时候,柳依依走出院子,站在田埂上望着大片金色的稻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金黄的稻穗,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微风拂过,稻穗沙沙作响,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想着这些稻子经过加工后,就能煮出香喷喷的米饭,在寒冷的冬日为沈大哥和自己带来满满的温暖。
称好稻子后,沈亦白帮忙将一袋袋稻子搬到骡子背上,并用绳子仔细地固定好,确保不会掉落。
然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银钱,数好后递给李大叔,“李大叔,您数数,看看对不对。”
李大叔接过钱,笑道:“不用数,不用数,我信得过你们。”
告别了李大叔,大爷又带着他们去了几家农户家。
每到一家,沈亦白都会仔细地查看稻子的质量,柳依依则和农户们交谈着,询问着种植的过程和一些家常琐事。
在王婶家,柳依依看到王婶一个人忙不过来,还主动帮忙整理了一下院子里的杂物,王婶感激不已,
“姑娘,你真是个好心人。这稻子啊,我一定给你们算便宜些。”
就这样,他们一家一家地收购着稻子,骡子背上的袋子越来越沉,装着的不仅仅是粮食,更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保障和期待。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渐渐西斜,已经过了正午。
他们算了算,这一天下来,一共收购了七八百斤稻谷,足够他们度过这个冬天了。
“沈大哥,你快算算,我们今儿收了多少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