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谭凌就是这样的性格,而其手下的士卒们更是求之不得自家主帅不带着他们去拼命。
于是乎,就在最后一道防线尚未被晋军彻底攻破之际,秦军这边竟然主动地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此番前来增援的晋军,他们的首要目标乃是救援高平城,对于这群秦军压根儿就没什么追击的念头。
既然对方选择主动撤退,那也就顺水推舟地任由他们离开了。
而另一边在望华岭阻挡晋军的秦军主将可不像谭凌那样将自己的性命看得如此之重。
他们人人悍不畏死、浴血奋战,不惜付出将近两千人的惨痛代价,连续顽强地阻挡了来势汹汹的晋军将近五日之久!
直到主将身负重伤,实在无法继续坚持下去时,他们才迫不得已选择撤退。
可以说,他们已经远远超出预期地圆满完成了此次艰巨的任务。
然而,此时此刻身在高平城中的阎安对此却一无所知。
因为就在今日,他看到了高平城马上就要被攻破的场景。
‘真是奇怪!为何这几日晋军的防守力度会突然间大幅下降呢?’阎安心头暗自思索道。
要知道,这座高平城可是由晋国那位威名赫赫的前将军朱宣亲自坐镇镇守的重地啊!
虽说己方拥有威力强大无比的霹雳车,但凭朱宣的身份和地位,断不可能会轻易就主动选择投降这条路。
更何况,阎安当初精心策划并实施的这个所谓“围点打援”之计,其目的不过是想借此机会逐步消耗掉元州地区晋军的有生力量罢了。
至于要真正一口吞下高平城的这支晋军部队,仅凭借他目前手中所掌握的兵力而言,根本无法做到。
所以,按照他原先的构想,应当是以霹雳车不断对城内的晋军发起攻击,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弱他们的实力,并使其心生畏惧,不敢贸然出城迎战。
与此同时,他精心部署,派遣精锐军队埋伏于各个要道,以伏击各路前来增援的晋军。
如此一来,待成功攻陷高平城后,便能稳稳地扎根于此,巩固既得战果。
按照他最初的构想,攻克这座坚如磐石的高平城至少需耗费十日左右的时间。
可如今,仅仅过去了短短七天,高平城头的晋军竟然已显露出明显的疲态和颓势。
只要他一声令下,派出麾下将士奋勇登城,恐怕就能一举夺下高平城,这一状况着实令他感到困惑不解。
“将军,依末将之见,会不会是那高平城内的晋军被我军的霹雳车给吓得失了胆气?正因如此,他们的士气才会如此迅速地跌落谷底。”
副将这番话语犹如醍醐灌顶,让阎安心头一动,深以为然。
若是真能提前数日攻占高平城,毫无疑问将会极大地助推他后续的战略规划顺利施行。
“既然如此,传本将军命令,全军……且慢!”
正当阎安欲下达指令,让全体将士做好明日倾巢而出、全力攻城的准备时,他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丝疑虑,瞬间清醒过来。
即便此时晋军士气已然低迷不振,但据可靠情报显示,对方城中尚有六千余众的兵力严阵以待。
一旦自己选择全军出动,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但会彻底暴露自己所率领军队的真实实力和兵力部署情况,而且极有可能陷入敌人精心设计好的埋伏之中。
思及此处,阎安心头一紧,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那朱宣有意为之,他故意示己以弱,目的就是引诱自己轻率地率军发起进攻。
差一点啊,自己竟然差点就落入了对方的陷阱里!’
阎安只觉后背发凉,额头上也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不过好在他及时察觉出了其中的端倪,心中不禁暗暗庆幸起来。
但与此同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也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既然对方设下如此计谋,那何不干脆“将计就计”,反过来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的反埋伏呢?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便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越想越是可行。
于是,阎安当机立断,猛地转过身去,对着身旁的副将急切地低声吩咐起自己的作战计划来。
副将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双眼放光,满脸兴奋之色地点了点头,然后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安排具体事宜。
转眼便来到了第二天,清晨时分,阳光依旧如往常一样洒落在大地之上,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氛。
秦军阵前,一架架霹雳车早已准备就绪,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无数石弹如同雨点一般呼啸着砸向高平城的城墙。
第一轮攻击过后,城墙虽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整体依然坚固无比。
紧接着,第二轮攻击再次展开。
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平城的城墙突然间发出一阵沉闷的巨响,随后竟有一段城墙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城墙上的晋军士兵显然有些猝不及防,一时之间竟然未能迅速组织人手前去救援。
看到眼前这般情形,一直在密切关注战况的阎安眼中精光四射,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当即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自己的副将率领两千精锐向着那倒塌的城墙缺口处冲杀而去。
晋军此时仿佛被突如其来的秦军冲击吓得呆若木鸡,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反应能力。
就在他们惊愕之际,秦军如潮水般汹涌而入,眨眼间已有将近百名士兵冲入了城中,牢牢占据住了这个关键的突破口。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朱宣微微眯起双眼,目光锐利地遥望着城外那气势汹汹的秦军阵营。
只见秦军营帐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黑色的军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给人一种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的感觉,似乎其中隐藏着无数的将士。
‘难道敌军将领并未将所有兵力都押上来吗?’朱宣心中暗自思忖道。
他凝视着那些营帐和飘扬的旗帜,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