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那天,趁着雪没有再下,家家户户爬到屋顶扫雪。
杨树站在屋顶上,看到附近有不少人家被雪压塌,不时有哭声传来。
把自己家扫干净后,他对秋月说了一声,想到杨林家看看。
刚走到巷子口,就远远看见杨林家屋顶上有几个人忙碌着,估计是刘家的下人。
他犹豫了一会,掉转身,往吴成家走去。
他们一家子挤在厨房里,徐草儿正在蒸糠秕团子,底下熬着白米粥。
看着杨树过来,都有些惊讶。
吴成抱着小壮,道:“怎么过来了?”他把杨树迎到厅上坐着,近来家里人多,到处都堆放着东西。
杨树笑道:“过来看看你家有没有被雪压着。”
“今天一早,就上去扫干净了。”吴成既高兴,又有点难为情。
他怕杨树是来要他还粮食的。
“怎么让他们住到家里了?”杨树指指徐老四他们,有些不解的问道。
现在没有营生,自家都养不活。
“哎。”吴成叹了口气,他这真是自找的。
徐家人都快饿死了,他又不能坐视不管。只得把两个小的先带着,等过了年,再给他们找个活计。
杨树道:“他家里也有大人,哪里要你来管。你自己家的都养不活,小兴又快要说亲,现在又没营生,你打算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许等开春就好了。”
杨树便不多说,走时留下几十文钱,道:“大过年的给孩子们买点肉吃。”
吴成喏喏着,不好意思拿。
杨树塞到他手里,道:“拿着吧,往后别这么大包大揽的。”
“哎。”吴成鼻子有点酸。
杨树走后,他对徐草儿道:“多抓几把米放锅里,让孩子们都喝碗粥吧。”
徐草儿自知两个兄弟是累赘,道:“我抓两把进去,小兴几个喝就行了,老四他们吃糠团子就成。”
吴成道:“都喝吧,大过年的,大家都喝。”
…
过完年后,又陆续下了几场雪,过了立春,天没有再日日阴沉着。
雪渐渐开始融化,寒风里带着暖意。
地里已经有老农察看田地,过不多时,就要开始春耕。
枯树上慢慢抽出的绿芽,看着也还好好的,一天天的长大,没被虫子吃掉。
或许虫子应该都被冻死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秋月把家里的蒸笼麻布全都找出来洗干净。
家里还有二三百斤粗面,她打算做出馒头卖了,换点银钱。
一大早,吴成背着竹筐,带着小兴和徐家两个孩子过来,帮着揉面干活。
小兴还想帮秋月烧火,秋月笑道:“不用你,跟你兄弟他们到里屋坐着,找辰儿聊天去。”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冬天都没怎么出去,也闷得慌。
小兴他们出去后,客堂那边很快就热闹起来。
蒸了两锅出来,杨树便不打算再做。
把馒头全部放到吴成的筐子里,说道“现在粮食珍贵,两个馒头得卖到八文钱。你们几个背两筐去卖就行了,不要分开走,卖完就回来。”
“行。”
“也不要去偏僻的地方,乞儿多的地方也别去,怕他们哄抢。”
吴成连连点头,叫上小兴他们,一行去了。
他也怕被人抢,想了想,径直去了书院门口,放下筐子开始叫卖,
书院的学子少了许多。
喊了好一会,才陆续有几个出来。
听到八文钱两个馒头,纷纷嫌贵,去年才三文钱两个。
吴成笑道:“各位举人老爷,今年的光景不比往年。如今粗粮都卖到十七八文一斤,两个馒头八文,不算贵了。”
现在还能安安稳稳坐在书院读书的,家里都有些底子。
但他们能出来买馒头,证明底子也不是那么厚,至少不能顿顿吃香喝辣。
听吴成这么说,他们也知道现在粮食不便宜,便都陆续掏钱来买。
有些一口气买十几二十多个。
现在粮食贵,还难买。学子们要是在书院里吃的话,每月的柴火钱,都够买馒头吃两个月了。
没多一会,两筐馒头卖了个精光。
除去本钱,赚了五十多文。
几人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背着筐子到杨树家,把本钱结了。
回家的路上,徐老四突然问道:“姐夫,杨东家说卖八文钱两个,就只能卖八文钱吗?”
吴成奇怪道:“他说卖八文,是因为卖八文我们才有钱赚,不是规定的。”
“那,我们为何不卖贵一些?现在粮食这么贵,就是十文两个,也有人买。”
吴成犹豫了一下,道:“这样不好。”
“怎么不好?粮行还不是把粮食卖得死贵。”
吴成沉默了一会,道:“明天我去和东家商量了再说。”
第二日,杨树听了吴成的话,暗道这徐老四有脑子。
“能卖出去自然可以,但你们也不要把价提得太高了。怕有些人买不起,起了歹心。”
吴成自是无有不听的。
就算是十文钱两个,两筐馒头也很快卖完。
一连几天,赚了有半钱银子,一家人每日都高高兴兴的。
但很快,那几百斤粗面卖完了。
还剩一些大米白面,秋月是无论如何都不再拿出来的。
杨树去跟粮行的掌柜讲价,希望粗面能降到十五文一斤。
掌柜的叹着气说道:“不是我不给你少,我们东家说了,现在这关头,粮食都不够卖的,可不能再少了。”
商队还没运粮回来,剩下的这点,怕是撑不到春耕。
杨树只得按原价,要买三百斤。
掌柜的又道:“看在往日你常帮衬的份上,我给你卖一百斤,三百斤是万万不能的。”
杨树道:“那我明日还能来买一百斤吗?”
掌柜的算了算仓库里的粮食,点点头道:“行,你每日来,我都卖你一百斤。”
就这么着,杨树这边每日做一百斤粗面馒头,吴成一家背了去卖。
两边都赚了些钱。
到惊蛰时,雪已经完全融化,井里的水也渐渐满了。
陆续有去年的小贩上门,说是贩馒头卖。
杨树道:“现在每日也只得一百斤,已经有人先来贩去卖了。”
去年逼他借粮的人,他是不打算,也不敢再沾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