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处置,秦无术心中早有计较,他也不等高成和段友山开口,便抢先说:
“大元帅,赵友林罪大恶极,当明正典型,其余朱如宋、茅初善等20余名同伙,也应该一同处斩,其余还有200余名参与袭击大元帅的将士,也应该一并开除军籍,遣回原籍为奴,不知这样的处置,大元帅是否赞同?”
高笙书看着高成和段友山问道:
“你们两位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高成点头表示赞同,而段友山迟疑着说:
“大元帅,据末将和秦公公、高将军审查来看,首恶乃赵友林,朱如宋和茅初善是他的死党,其余20来人或多或少参与过赵友林召集的密谋,他们只是因为要迎合赵友林这个兵部尚书,才被迫协同参与,如果一并处斩的话,是不是会打击面太广,而让将士们感到人人自危?呢”
“呵呵,段老将军此言差矣,谋逆乃万恶不赦的重罪,从古至今,对谋逆作乱的参与者历来都是要除恶务尽。那些参与赵友林一起密谋的人,他们个个都是心怀叵测。如果他们良知未泯,明知赵友林是犯上作乱,他们为何不向大元帅首告?如果今日咱们心怀仁慈,暂且饶恕了他们,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还有异心?因此,洒家的意思,这些参与的必须全部处斩,如果不祸及他们的家人,那也已经是圣上和大元帅的格外开恩了。”
哼,你这个死太监调门倒是挺高,可咱就是奇怪,为什么赵友林在供词里一口咬定是他一个人所为?上回他做掉了丹宇,事关皇子夺嫡,他成了澄如的马前卒。皇帝老儿派了咱过来做大元帅,咱通过打草惊蛇逼着他反了咱,可他既已落网,为何要死扛到底呢?一个人一旦落水,肯定会抓住一切可以逃生的机会,甚至觉得自己临死之前也要拉个垫背的才罢休,而他为何不供出澄如呢?嗯,他肯定抱着侥幸心理,欺负咱不能拿他怎样,他可能等着被押解回京,企图他背后靠山来搭救他呢。
秦无术看着高笙书正在迟疑,继续说:
“如果大元帅认为洒家的意见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话,那咱们就把这样的方案禀报给圣上,由圣上定夺,而这些相关人犯和赃物也一并押解进京,等圣上朱笔签批之后,再一并处置,如何?”
嚯嚯,果然,你这个死太监果然要把这些人犯押到京城去,原来,你刚才压下澄如和赵友林私下勾连一事,以及赵友林一个人扛下所有罪责,就是不把澄如卷进来,这样,等赵友林和人犯一进京,澄如还可以在皇帝老儿那边斡旋,说不定,那赵友林还能暂且留下狗命呢。或者不行,你们还可能在半道上劫了赵友林,让他逃出生天。哼,你想得挺美,咱正准备借此事杀人立威,哪还会这么便宜了赵友林这个奸贼。
“秦公公,本帅以为段老将军所言甚是,当前,咱们大敌当前,如果此案波及更多将士,则不利于军心心稳定。况且,从赵友林的招供来看,都是他一人策划,既是如此,那些协同参与者就不要一概不分青红皂白,予以斩首。这杀头不是割韭菜啊,他们的父母都是养了他们十七八年,他们才长成一个精壮的汉子,如此一概斩杀,本帅实在于心不忍。嗯,本帅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本帅的意思,可让他们悔过自新,上了战场将功折罪吧。”
段友山赶紧说:
“大元帅英明,这20余人中,也有多位骁勇善战的将士,如果能让他们继续征战沙场,多杀几个蛮夷将功折罪,那真是最好不过,末将愿意保他们一心忠于大元帅。”
“还有那200多名跟着赵友林、茅初善袭击本帅的将士,也一并赦免,烦请段老将军对他们好好训话,务必领会本帅的一片宽宏仁慈之心。”
“明白,末将遵命。”
“至于赵友林和朱如宋、茅初善这几个首恶分子,本帅倒和秦公公有着不同的见解。”
秦无术一惊,问:
“大元帅,洒家适才所言,也不是洒家一个人的意思,段老将军和高将军也是这样的意思,难道……难道大元帅对他们几位也要赦免?”
“呵呵,赵友林谋逆篡位,罪大恶极,岂能赦免?而那朱如宋,为了讨好赵友林,竟然斩杀忠勇之士,也是死有余辜,还有茅初善,为虎作伥,死不悔改,也不能宽恕。本帅的意思,既然谋逆一案,你们三位已经查得清楚明白,那就必须立刻在边关对这几个首恶分子明正典型,让军中的将士们看清这些逆贼的丑恶嘴脸,从而以儆效尤,以正军心。”
秦无术一听此言,心中颤栗。他在审问赵友林之时,也曾暗示赵友林先把案子扛下来,待今后到了京城,再图谋澄如从中斡旋,说赵友林是被屈打成招,反正那蛮夷奸细乎陀已逃离,只要丹宇之死不是赵友林策划,那赵友林就有可能留下一条性命。所以,赵友林就咬紧牙关,一个人扛了下来,不但没供出澄如,连和秦无术暗通款曲的关系也没有说出来。不过,如果按照高笙书的意见,要将赵有林就地明正典型,万一,他在法场上胡乱攀扯,那该怎么办呢? 秦无术略一迟疑,说:
“大元帅对一些次要人犯从宽处理,体现了大元帅宽宏仁慈之心,洒家甚为钦佩,如果大元帅真要赦免他们,洒家看在大元帅的面子上,同意赦免。不过,大元帅提出要将赵有林就地明正典型,这似乎不妥吧?”
“有何不妥?”
“这赵友林乃朝廷二品大员,大元帅虽为亲王,如要就地斩杀赵友林,但如无圣上的授权,似乎也是不妥吧。况且,整个案子也没经过圣上亲断,万一,圣上问起其中一些细节,那赵友林死无对证,咱们大家如何向圣上交待?”
“秦公公,圣上既授予本帅尚方宝剑,这难道不是授权吗?”
秦无术顿时无语,但他心中嘀咕,圣上经常授予领兵出征的元帅尚方宝剑,但他还从未听说哪个元帅拿了尚方宝剑斩杀朝廷大员,不过,他转念一想,高笙书执意这么做,就给澄如今后对他攻讦有了借口,于是便说:
“对对对,洒家不知道元帅手握尚方宝剑,可以对任何违抗军令的人等有先机处罚之权,大元帅既要在军中斩杀赵友林这个逆贼,也无不可。不过……”
“不过如何?秦公公但说无妨。”
“不过,既是公开处置,大元帅须防备赵友林这个奸贼临死之前胡乱攀扯,混淆视听,扰乱军心。”
“秦公公说得是,这个本帅自有分寸,那么明日午时三刻,将那赵友林和朱如宋、茅初善开刀问斩,以肃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