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苏家的桌上新添了一道菜,苏安悦做的青椒皮蛋,还熬了一个皮蛋瘦肉粥。
一家子都吃的饱饱的,没有想象中的接受不了,都表示味道独特。
“姥爷,你说我要是自己弄个小作坊卖这个松花蛋怎么样,到时候村里的人可以养鸭....”这事自己琢磨了一晚上,真的觉得可行。
奈何孙运良叹了口气,“这法子肯定是行的。”看了一眼懵懂的苏安宇,“要是这小家伙以后要走上科举的路,家里是不能担上个商贾的名头。”
苏安悦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是了,商贾地位极低,读书人又自古要远铜臭,就是一边又需要用钱一边又要不看重钱。
她是不能认同,但又能如何,她又不是穿成天下之主。
苏安宇听懂姥爷的话,“那我不走科举了。”虽然他蛮喜欢读书的,姥爷也夸他聪明,但也没有家里人来得重要。
孙运良没说话,还是要看他们自己商量好。
“瞎说什么,好好读你的书,家里这些事还用不得你操心。”苏安悦皱着眉头,这小家伙,万不能耽误前程,这个时候权力可是个好东西。
“但是...”
“没有但是,还能饿死不成,法子多的是,你现在还小,等你真的踏上科举的路,二姐肯定都已经赚够你的学费了,所以这书你得认真读知道吗?”
“安宇,你二姐说得对,以后姐姐妹妹们还得要你撑腰。”
苏安宇说不过大姐二姐,又极为听话,一时还真有些茫然。
苏安悦拉过他,“安宇,相信大姐二姐,咱家就算不做生意,也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看着二姐一脸的肯定,苏安悦认真的点头:“我知道了二姐,我一定会努力的。”他要更加努力,只要当了官就能挣钱了。
让两个小家伙下去,苏安悦问姥爷:“姥爷,要是说我和大姐嫁出去做些生意,有影响吗?”
孙运良摸了一把胡子:“多少会担些影响,要做生意注定只能小打小闹,或者借他人名义。”
苏安悦点头,心下了然,“看来到头来还是得靠种地。”也没多失望,这要是遇上荒年,多少银子也不顶用。
“也不急,小打小闹也够我们过了,再多买点田地生活如何也过得去。”
苏安婉点点头,“安悦说的是,我们现在过的就已经很好了。”至少比在老苏家好了不知道多少。
心里想着事,松花蛋的生意暂时先放下,苏安悦一有空就翻书研究如何种地,好在她的书又多又杂,多少总结了一套适合眼下的。
如今正值八月,今年干旱,春种下去的庄稼都没了收成,如今下雨后,村里还是有不少人种了红薯,想着入冬前能收获一番。
苏安悦看着书上的时间点,要是现在种的话也行,如今也找不到红薯藤蔓苗,那就试试水培。
水培的出苗的时间大概就是十天左右,这个时间正好用来堆肥。
苏安悦找到村长,说想用自己那几亩田试验一下看能不能提高红薯的产量。
又不是用自己的田,村长一口答应下来,找到那些送孩子来的人家,聚在一起,苏安悦课堂开课。
首先就是收集人粪尿,这个家家户户都不缺,但还是议论纷纷。
“这埋汰玩意儿拿来干啥。”
“是啊。”
苏安悦照着给大姐说的解释又说了一遍,然后想试试,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但是不是用的自家的田也随了她去,毕竟也就四亩地。
让各户收集好人粪尿,用杂草、泥土等混合,将混合物堆积成堆促进发酵过程。
这一步就让好些人yue了又yue,夏日炎炎这味道可谓是酸爽!
也正是因为天气热,所以发酵的时间会快很多,苏安悦又让人帮忙砍了不少的竹筒用来水培红薯。
一截竹筒上面放一根红薯,这些红薯都还是苏安悦花钱买的。
只花了一周时间,苏安悦就发现红薯芽已经长出来了,把堆好的肥施入翻好的土壤再挨个把红薯种下去。
众人瞧着苏安悦有模有样的指导,心想不会真能提高产量吧。
待红薯全种下,新宅也终于建好了!
拖村里子最高龄的太爷爷看了一个上梁的好日子,定在了三天后!
一家子来看新宅门口,苏安悦眼睛大亮,她已经好长时间没来看新宅了,终于,他们要有自己的房子了!
苏安宇苏安灵撒开腿往里面跑,“耶!我们有新家了。”
“可以住新房子啦!”
新房子里面的家具啥的也是后面苏安悦补的钱,说了自己的要求让刚大叔帮忙找人打的。
新房子上梁那肯定是得请客的,要是以前还好说,现在姥爷是大半个村子孩子的先生,不可能请了这个不请那个。
苏安悦也不想太打眼,只准备做一个荤菜就行,到时候肉也少放点。
苏安悦和苏安婉也不知道具体要准备些什么,两人去村长家问了村长媳妇,钱氏巴不得一手帮她们操办了,实在是丁久那个孙子吃了人家太多东西了。
带着两姐妹上了一趟县城,买了花生瓜子之类,苏安悦看了看,都不是很饱满,味道也不咋样,但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都是好东西。
钱氏不仅自己帮忙,还唤上了家里的儿媳,村子里有哪些勤快又老实的妇人也都叫上帮忙。
上梁这天,村里人自带桌子板凳碗筷啥的就来到新宅帮忙,新宅里孩子的打闹声大人的说笑声,好不热闹。
还没到放鞭炮的时辰,苏安悦已经拿着鞭炮在一旁准备了,一人跑了过来,声音颤抖:“村长!县令大人来了。”
“啥?县令大人?”
这可不得了,纷纷出门围观。
周永安下了马车,看见苏安悦手上拿着鞭炮,哈哈大笑:“我还真赶上好日子了。”
随后,众人跪地听圣旨,众人一脸懵逼,跪在村长身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大河村村民,秉忠报国,齐心协力,勇战抗贼.....特赐大河村白银千两.....另赐名忠勇村,赐金字牌匾一方,上书‘忠勇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