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当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42年。
第二次世界战争自40年爆发以来,到现在已经打了快两年的时间了。
古国也于41年开始下场,让战火蔓延到了东洲。
不过相较于东洲一边倒的战事而言,欧罗巴那边打的就要激烈的多。
欧罗巴的东西线战场都打的非常激烈。
东线战场上,汉斯和沙俄超过500万人厮杀。
双方的战事也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为了扛住汉斯的攻势,沙俄甚至选择了放弃西伯利亚和中州五国。
目前乌拉尔山脉这边部署的部队兵力也就百来万而已。
这也是因为沙皇尼古拉三世已经得到了一个消息。
古国和汉斯合力瓜分沙俄,其中分界线就是乌拉尔山脉。
而古国的攻势也的确就止步于乌拉尔山脉,并没有继续往西进攻的意思。
也正是如此,沙皇才敢在叶卡捷琳堡地区只部署三四十万人的部队。
在西线战场上,局势也开始陷入到了僵持当中。
之所以陷入僵持是因为花旗国参与了进来。
法兰西和英吉利获得了来自花旗国的大量军事援助。
光是新型的m30中型坦克就超过了2000辆。
还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以及花旗版流星喷气式战机。
尽管有着花旗国的军事援助,但法英联军的情况也非常糟糕。
汉斯国防军甚至已经将战线推到了法兰西的首都巴嚟附近,汉斯的大口径加农炮甚至都可以把炮弹打到市区了。
不过法兰西这边目前表现的还是比较坚挺,还没有投降。
这也和后面有着花旗和英吉利两个队友给他不断输血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旦巴嚟这座首都失守的话情况就不好说了。
所以花旗国这边也开始着急了。
一旦法兰西投降的话,欧罗巴战场的局势就将无法逆转。
花旗国总统富兰克林·布拉德利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要参与到欧罗巴的战场上。
可是想要参战也需要一个借口。
而这个时候汉斯这边给花旗送上来了一个借口。
花旗国肆无忌惮的给法兰西和英吉利输送武器装备和大量的资源,从而导致汉斯在法兰西的战场上损失很大,并没有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这也让希尔特非常的恼火。
于是便下令海军潜艇部队,在大西洋上展开无限制潜艇战。
除了东贸组织的商船,其他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直接击沉。
汉斯海军装备的S-21型常规潜艇依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
至于古国海军则并没有装备常规动力潜艇,全都是清一色的核动力潜艇。
于是两百多艘S-21常规动力潜艇组成的狼群开始了狩猎。
除此之外汉斯这边也在S-21常规动力潜艇的基础上研制了一款缩小版本的VIId型潜艇。
这款常规动力潜艇成本更低,制造更加的简单,也已经生产了一百多艘。
当这三百多艘的潜艇放到了大西洋上,情况可想而知。
一个月之内花旗、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就被击沉的商船高达上百万吨。
在42年开年后,汉斯的潜艇部队甚至肆无忌惮的堵住了花旗国东海岸的一个港口,将几艘刚刚离港的船只击沉。
其中还有一艘满载了三千多人的豪华邮轮。
而在这艘邮轮上装载的正是花旗国的志愿飞行员。
当然花旗国对外的宣传这些人都是花旗国的平民。
这件事情直接在花旗国掀起了惊涛骇浪。
汉斯人的潜艇不仅打到了他们的东海岸,甚至还在门口击沉了一艘邮轮,导致2000多名花旗国的公民死亡。
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惨案。
至少对花旗国来说是这样。
这个时候富兰克林·布拉德利也开始在宣传当中发力了。
同时拉拢大量的资本入场,直接将孤立主义派系给压了下去。
愤怒的花旗国民众便被他拖入到了战火当中。
42年1月8号当天,花旗国正式向汉斯宣战。
同时大量的花旗军队开启登船,踏上了前往欧罗巴的战场。
新年这个开局也是让姜华非常意外的。
他还在思索着怎么把花旗国给拉下水呢,没想到他们自己就按耐不住下水了,这倒是省了很多事。
扶桑在几十枚蘑菇蛋下已经名存实亡。
沙俄这边虽然还在苦苦支撑,但能不能撑过今年都还不好说。
古国现在也已经拿下了中州五国,打通了前往中沙地区的陆地通道。
同时也即将占领叶卡捷琳堡这座高地,形成俯瞰欧罗巴的战略态势。
只要拿下了这座要塞,古国在欧罗巴问题上进可攻退可守,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同时在工业上,古国41年的钢铁年产量也突破了5000万吨的规模。
同年花旗国的钢铁年产量6000万吨。
而在39年的时候,古国的钢铁年产量也才2700万吨而已。
仅两年的时间就增长了2300万吨,年增长超过千万吨,基本上是一个英吉利的规模。
各种型号机床的生产量更是超过了一百万台。
数控机床在全国工厂的普及率也超过了70%。
粮食、能源、矿产、电力等各方面都不再是古国工业发展的桎梏。
这也是古国工业开始真正腾飞的开始。
42年在姜华看来就是古国超越花旗国,成为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的一年。
无论是在经济规模上还是在工业规模上,都将实现全方面的超越。
在花旗国参战之后,姜华也对古国的军力部署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远东军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在这个方向上只需要部署3个集团军就完全足够了。
其战力最强的第五集团军、第十四集团军被加强到了波斯驻军司令部。
再加上西南军区的第十二集团军,波斯驻军司令部也就拥有着三大集团军。
在接下来波斯驻军司令部也正式升格成为了中沙驻军司令部。
在级别上这个驻军司令部属于正大军区级,和军区级别齐平。
其实完全可以将这个中沙司令部看成是古国的中沙军区。
而这个中沙司令部就是为了接下来的中沙战事以及黑洲战事而成立的。
同时西北军区和西南军区合并成西部军区。
下辖第四、十一、十三集团军,合计三个集团军的兵力。
其中第十六、十七集团军加强给了东部军区。
这样东部军区就有着第三、十六、十七三个集团军的兵力。
第十八集团军则是加强给了南方军区。
南方军区再增加一个集团军,也达到了三个集团军的规模。
从这里的加强就可以看得出来古国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就是中沙、白象、南洋以及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