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区的事情云渺渺,后来参与的少了。
砖瓦的事情胡书记亲自去对接的,而且很顺利,这里有建筑公司很大的功劳。
云渺渺提出建家属区完全是为了自己,一方面是为了攒业绩,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有套称心的房子住。
这样就不用刮风下雨的跟亲妈跑那么远去上班。
云渺渺琢磨起了以后的事儿。对于她将来想坐上老贺那个位置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
她不能为了忙着盖房子的事情,忘了自己的初衷。
“妈,你是不是经常在报社发表文章?”
云渺渺把肖雅琴拉进了自己的房间,准备跟自己亲妈,仔细谈一下她的计划。
肖雅琴,“是啊!就是想赚点润笔费补贴一些家用。
也没多少,投稿没那么容易,十篇有四五篇成功就不错了。
一个月也就10来块钱,只够咱们家吃菜的。”
云渺渺竖起大拇指,“妈你真厉害,文采斐然。
稿费就证明了你的实力。”
肖雅琴被心肝宝贝大棉袄夸了,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但嘴里还是挺谦虚的,“哪有,一般,还不行,我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云渺渺,“没错,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妈,你有没有想过当个作家,写长篇小说那种?”
肖雅琴愣了,这个她还真想过,也只是想想,过后就放弃了。
写小说难度大,首先要有素材,还要有能把握长篇的能力。
长篇她倒是能写,但是素材呢?她平时又不怎么出去,就算有素材,她也不能乱写。
时局紧张,说不定哪句话就被人抓住了小辫子搞到自己万劫不复。
她一直都在单位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觉得这日子也挺好,久而久之就没有了上进心。
云渺渺见肖雅琴在考虑,她接着忽悠,“妈,你是不是缺素材?
其实素材好办,我这里就有现成的。”
肖雅琴,“嗯?说说看,要是不犯什么忌讳我倒可以试一试。”
云渺渺拍着小笼包胸脯表示,“完全没有问题,素材积极向上,鼓励人心。
我保证你写完这篇小说,如果能发表出去您就功成名就了,可以说名利双收。”
肖雅琴微微张着嘴,她现在一点儿都不怀疑她闺女说的话。
突然又觉得哪里不对,她又淡定了,“闺女,你就直说你想干啥有啥目的吧!?”
云渺渺嘿嘿嘿,“妈,素材现成的,就是我。”
肖雅琴,“……”
云渺渺,“以我为原型,把我短短的十几年的经历都变成小说写下来,要实事求是的写,也不用匿名就用实名。
把我在老程家受的那些罪,后来我在逆境中成长坚强不屈的跟恶势力作斗争,直到找到了亲生父母又在单位里大放异彩,总之就写我的励志人生。
让我琢磨一下,书名叫啥呢?就叫《我那励志的女儿》?还是《我女儿的励志人生》?
后面的就算了,毕竟我才活了17年人生太短暂,还用不上人生两个字儿。
要不就《遭大罪后,她浴火重生了》?这个我觉得最好。”
肖雅琴,“……最,最后那个,是书名吗?目的呢?”
云渺渺,“哎!咱就说,钱难挣屎难吃啊,往上爬也不容易,我确保自己一定能接上老贺那个班,绞尽了脑汁。
这两天我掐指一算,两条新生产线和一个家属区,可能不足以把我推上那个位置。成绩是够了,但年纪还是太年轻。
我要用我的经历堵上所有人的嘴。
当我坐上那个位置的时候,最起码他们不会妄加揣测,以为我走后门上去的,我可是靠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名正言顺的拥有的那个位置。
妈?妈?你想啥呢?”
肖雅琴,“……想书名,你,你这个书名,特别是最后你看好的书名,咋那么怪呢?我看还不如前两个呢。”
云渺渺,“这你就不懂了吧,书名越炸裂越能抓人眼球。
当然了,可能显得你没文化,要不就第一个吧!”
她是从后世来的,后世有这么一个小说网站,书名一个比一个炸裂,一个比一个奇葩,而且越炸裂流量越多。
刚开始这个网站的书名被众人围观取笑,后来又被纷纷效仿。
不过这个年代写小说的少,竞争力也小,书名不那么重要。
所以肖雅琴想怎么取就怎么取吧!只要内容硬核。
第一个书名肖雅琴还勉强能接受,但是第三个……恕,难,从,命,她还要脸呢,打死她都不会用。
闺女的意思她明白了,就是名声这一块还有一些欠缺。
用云渺渺经常说的话,那就是必须要把她牢牢的钉在伟光正的柱子上不能掉下来。
亲妈是干啥的,是为亲闺女鞠躬尽瘁的,肖雅琴欣然答应,“行,妈今晚就琢磨琢磨,等写个万把字就给你看看行不行。”
接下来两天,肖雅琴还真的认认真真的写完万把字的开头。
期间她不知道的事情,云渺渺还给她仔细的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景,惹得肖雅琴热泪连连奋笔疾书。
把对老程家所有的愤怒都化成了文字。
把开头给云渺渺看,云渺渺看了一下,她能看进去说明肖雅琴的文笔功底不错。
不过,“妈,写得非常好,人物饱满,情节生动,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没有脸谱化,不过……”
肖雅琴听到不过两个字竖起耳朵听下文,“不过,后面的非常好看,就是前面铺垫太长。
你前边铺垫的部分恐怕得有3000字了吧?
如果你的小说被报社签约了,一张报纸给小说的版面大概只有2000字左右。
你的前面铺垫太长,导致了一个版面都没有进入正题,那看书的人肯定就没有耐性。”
肖雅琴,“那该怎么开头呢?”
她也是多年的老作者了,虽然没写过长篇,但文章的开篇她自己都不知道写了多少。
虽然作为一个老作者听闺女这么说有点不服气,但她还是想听听闺女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