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和皇后准备出宫,去天坛祁雨。
因此皇上走时便将协理六宫的事宜,交给了敬妃和端妃。
“敬妃,端妃身子弱一些,凡事你们多商量。如今宫里怀孕的人多,必然得格外小心谨慎才是,朕就把她们交给你们了。”
“是,臣妾遵旨!”
如今华妃被降位禁足,敬妃娘娘和端妃娘娘倒是个好相处的,也好说话。
端妃娘娘虽然身子不好,一直不适,但今日早会,也难得出来了。
“本宫身子不好,便不常出来见人,今日难得出来,与姐妹们也好说说话。”
华妃闻听消息,也赶了过来。
“这不是正在禁足的华妃吗?你怎么也来了,本宫倒忘了,你现在是年嫔,不是华妃了。”齐妃率先开口。
“本宫只是被小人算计,等皇上回来自有圣断,齐妃莫要枉做小人了。”
“说是协理六宫,敬妃,你不要忘了,从前本宫为侧福晋的时候,你还是本宫房中的格格而已,即便皇上抬举你为妃位,你也还是本宫的人。
“此言差矣,皇上既许敬妃娘娘协理六宫,自然是皇上的意思。年嫔如今还在禁足,怎的私自就出来了,若让皇上知道,怕是不好。”
眉姐姐及时开口为敬妃娘娘说话。
“公道自在人心,皇上明察秋毫,必定会给娘娘一个公道的,自然不会冤枉了娘娘,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做错的人。”
姐姐也适时开了口。
“如今皇后娘娘不在,怎么你们都一个个眼里没有本宫了是吗?即便皇后在,本宫也没有怕过。”
“你们都等着瞧吧,这好戏还在后面呢,不要急,日子还长。”华妃嚣张的带着颂芝走了。
“颂芝,去给哥哥传回消息,告知他宫中之事。”
“是,娘娘。”
“年嫔一贯如此,年羹尧军功正盛,华妃自然有依靠,都是常事。”
大家都不必介意,年嫔的脾气一直如此的。
众人各怀心事,不久之后便散了。
没有华妃张扬挑衅,后宫倒是风平浪静了几天。
没多久后,皇上便回来了。
早会上,皇上提起,蒙古准葛尔上书,要求下嫁嫡亲公主和亲。
曹琴默闻言,脸色大变。
“皇上,温宜虽是您亲生,可她还年纪还小。”
“温宜若是足岁,朕也不会为此事烦忧了。”
“皇上,准葛尔只说求娶嫡亲公主,皇上膝下公主不多,温宜公主并未成年。倒是先帝最小的女儿朝瑰公主,正当妙龄。”
皇后开口替皇上说了出口。
“可她是朕最小的妹妹,朕怎么忍心去送她和亲?”
“皇上日夜为国事烦心,即便贵为公主,也要为国家尽自己的责任,皇上怎能怜惜一个异母同胞的妹妹呢?”
皇后大义凛然。
“那朝瑰公主和亲之事朕便交给皇后去办了!”
皇上已经决定了,众人都不敢再多言。
“颂芝,你说皇上这回是不是真的生本宫的气了?皇上都好久没来看本宫了。”
“皇上不会这样对娘娘的,皇上最在意的就是娘娘了。如今皇上不来见娘娘,正说明皇上在意娘娘。”
“可本宫心里总有些害怕,若是皇上真信了她们的话,本宫该怎么办?”
华妃此时十分害怕。
“娘娘,大将军说了,会向皇上上书问候娘娘,皇上看在大将军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娘娘的。”
颂芝倒是自己分析的清楚。
“是,皇上不会的,皇上一定不会这样对我的。都怪那个甄嬛和安陵容,设计陷害本宫,本宫一定会牢牢记着这笔账,早晚还给她们。”
华妃恨得咬牙切齿。
“曹贵人呢?去把她叫来。”
“给娘娘请安!”过了一会,曹贵人带着温宜来了。
“你怎么把她也带来了!”
华妃满脸不悦。
“娘娘,温宜有些不舒服,所以有点粘着嫔妾,嫔妾才将她带了过来,还请娘娘谅解。”
曹琴默也害怕华妃生气,会因此迁怒温宜。
“罢了,那你倒是说说皇上此番是何意?当真生本宫的气了吗?”
华妃也有点拿不准了。
“依嫔妾看,皇上只是做给众人看的。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对娘娘责罚,肯定不是真的想责罚娘娘,毕竟那么多人看着呢。”
曹琴默小心翼翼地回答。
华妃心里只有皇上,却没什么心计。若不是因为年羹尧和年家的关系,华妃这样的脾气,在宫里生存不了多久。
“朝瑰公主嫁去准葛尔不过半月,可汗已经去世。”我悄悄对曹琴默说起。
“那朝瑰公主不是即日就要返朝,也是好事呢。”曹琴默听后不以为意。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公主要依准葛尔习俗,嫁给新的可汗为妾室。”
我一字一句,说给曹琴默听。
“这屈辱之事如何使得?”
“姐姐,女人只为传宗接代,即便贵为公主,也免不了和亲的命运。能用一个公主解决的事情,不必动用千军万马。”
“那我的温宜……”
“姐姐不必担心,温宜公主定不会的,皇上素来疼爱温宜公主,必不会舍得。”
“妹妹自知出身卑微,没有这样的福气,但莞姐姐有意收温宜公主为养女,姐姐也可放心些了。”
“如此自然是好,那嫔妾先谢谢妹妹了,姐姐会一定尽心的。”
如此,我们便达成一致了。
“姐姐,华妃如今虽被降了位分,但皇上并未惩罚。因为年羹尧的关系,复宠只怕是迟早的事。”
“皇上只是一时之气,并未真的对华妃动气,我早就看出来了。皇上对华妃不只有宠爱,更有情分在。”
之后姐姐便去见了皇上,请求皇上恢复华妃的位分。
皇上如今还不能对年羹尧动手,但年羹尧已经触到了皇上的底线。
如此也好让年羹尧没有戒心,皇上更好布局。
我们早早便商量好演一出戏给华妃瞧。
因为这个事,表面上我们生了嫌隙,多加生分,就连皇后也不曾知晓,只当是真的了。
太后为此动了气,斥责姐姐干预朝政之事,幸得姐姐机智应对,才能化险为夷,让太后没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