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时光转瞬即逝,温意和程青松又开始了形影不离的早出晚归。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的光阴匆匆而过。
1994 年 8 月,正值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温妈妈天还未亮,就与温爸爸一起前去苞谷林给苞谷追肥。
家中种植的苞谷、红薯和稻谷已经步入成熟期,急需给庄稼追加最后一道肥料。
太阳高悬头顶时,他们才回来吃饭休憩。
温妈妈刚一进门,便叫嚷起来:“如今这天热得好似蒸笼,现在钻进苞谷林,简直就是活受罪,我这浑身痒得如同千万只蚂蚁在爬。”
温爸爸紧随其后,听着婆娘的抱怨,并未言语,只是将身上那破旧的外套脱下,走进堂屋取出两张凳子,与温妈妈一同坐在门口房沿下那片阴凉之处休息。
家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已经回来半月有余,温妈妈休息一会儿后,站在大门口呼喊温静。
呼喊了许久,也没人应答,温爸爸猜测道:“两个孩子兴许是跟着爹妈去花生地扯花生了吧,早上好像听妈说过。”
温妈妈略微想想,也觉得有理,这个月份逐渐忙碌起来,家里人都要先将家中四五亩地的花生拔了。
不然等稻谷和苞谷都成熟时,就忙得来不及。
到那时,还需要与寨子里的其他人家调换农活,自然就无暇顾及收花生地了,现在收花生虽早了点,但也不是不能提前收。
温妈妈二人现在稍作休息一下,用过饭后,也得前去帮忙。
两人谈论着即将收获的庄稼,以及与哪户人家商量好,要与他们家交换做几天的农活。
还有哪一天要帮谁家,又哪一天该轮到谁家,正讨论得热络,就看到了路过门口的郑津和张兴。
温爸爸热情地打招呼:“郑津、张兴,你们这是准备去哪里啊?来我家坐坐呗。”
郑津笑着回应:“不麻烦温叔咯,我们每天都从您家门口路过,您每次都这么热情地喊我们。”
温爸爸见到他们,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又问他们要去哪里,郑津也都一一回答。
“郑津,你家的农活都干完了?”
温爸爸问一句,他就答一句:“我家的田地不多,我爸妈他们忙得过来,等庄稼成熟了,我回来帮忙那几天就行。”
温妈妈见他们在烈日下都聊得如此开心,连忙招呼他们到家里来。
张兴本来是不想去的,可看到郑津去了,没办法,他也只好跟着。
温妈妈见他们沿着楼梯上来,又赶紧去家里拿出两张凳子。
温妈妈好奇地问:“你们这是又要去哪里收干货了?”
温妈妈只听寨子里的人说,郑津和张兴两人在附近的村子里到处收农产品,然后拿到县城和市里去卖,寨子里要是有能卖钱的,也都拿去卖给他们。
温爸爸也饶有兴致地问两人:“你们都收些什么东西啊?其实做这个可不容易,你们两个年轻小伙子,能吃得消这份苦吗?”
张兴云淡风轻地说:“我们就是不想出去打工,又找不到其他事情做,就想着收点农产品,赚点差价糊口,至于赚大钱,那是不敢奢望的,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温爸爸不禁感叹:“我以前也想干这个的,只可惜我们这边的村子和村子之间相隔太远了,每次去各个村子收都要走很远的路,运出来也太麻烦了,路都不通畅。”
张兴一脸无奈,叹息道:“谁说不是呢?我们不想去打工,就只能在附近村子里收点农产品,能收多少算多少吧!”
每次提到“打工”二字,张兴都咬得格外重,还别有深意地看了郑津一眼。
接着又道:“还是温叔家的温意他们有本事,听说这几年,时不时地给你们寄东西回来,过年还给你们买新衣服呢!”
听到张兴提及自己的大女儿,温爸爸脸上的笑容如同绽放的花朵,温妈妈也是嘴角上扬,难以抑制。
温爸爸谦逊地说:“他们打工能赚到几个钱哦,诶,都是辛苦钱,这孩子都三年没回来了,青松爸妈每年过年都还回来呢,小意晕车,就不敢回家,我们都几年没见了,想想就心疼。”
郑津听到了自己想听的消息,看似漫不经心地说:“他们几年没回来,今年应该要带着孩子回来了吧。”
温妈妈回答道:“前几天,刚和小意通电话,她也没肯定地说要回来。”
说到这里,温妈妈不由自主地就唠叨起来。
“至于孩子?他们都还没孩子呢?说是现在想专心赚钱。这孩子也真是的,你说你不生孩子,岂不是让程家给她摆脸色吗?”
温爸爸却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女儿年纪还小,现在不生孩子也无妨。
温爸爸说道:“小意还小呢,都还没玩够,这么早生孩子干嘛?没生孩子之前,她还是个孩子,生了孩子后,她可就是母亲了,让她再多玩几年吧。”
温妈妈看着张兴二人,这才回过神来,嗔怪地说了温爸爸一句:“在两个小年轻面前说这些做什么。”
又看向郑津和张兴,满脸堆笑地说道:“你们别往心里去,我们就是嘴碎,习惯成自然了。”
张兴则是嬉皮笑脸地应道:“没事,我们多听听,权当是长经验了。”
接着他又说道:“如今的年轻人,那可都是有主见得很,娘娘和叔叔你们也别太忧心了。说不定温意是想等赚钱够之后再要孩子呢,这样也能给孩子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嘛。”
温爸爸微微颔首,深表赞同:“嗯,我们也不明白年轻人的心思。只要她能过得舒心,我们也就安心了。”
几人又闲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郑津和张兴在这里稍坐片刻后,瞅准时机,赶忙说道:“我们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先告辞了,免得打扰娘娘您了。”
温妈妈极力挽留:“这都中午了,吃完午饭再走也不迟啊。”
两人连连摆手:“不麻烦您了,我们已经用过餐了。”
待两人离开后,温妈妈不禁感叹道:“郑家这小伙子可真不错,胆子大,人又勤快得很,我上次去江门村,还瞧见他开着一辆三轮突突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