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之战的硝烟已然散去近半月光景,然而,战后的诸多事宜却如乱麻般缠绕在刘尨心头,其中最为棘手的,莫过于治理型人才的严重短缺。
往昔的战火纷飞,虽铸就了赫赫战功,可这满目疮痍的山河,亟待能臣干吏精心打理与重建,方能恢复往昔生机,绽放繁荣盛景。
濮阳城内,一座酒楼静静地矗立在街角。
刘尨设下薄宴,邀满宠、伊籍二人小酌,酒过三巡,他微微皱起眉头,道出心中烦忧:“二位先生,如今豫州初定,然百废待兴,我却深感治理人才匮乏,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可如何是好?”
伊籍放下手中酒盏,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莫忧,我有一好友蒋琬,现居荆州,其才学非凡,有治国安邦之能。我愿即刻修书一封,邀他前来相助主公。”
刘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赶忙谢道:“如此甚好,有劳机伯了。”
此时,满宠轻咳一声,缓缓开口:“主公,我近日刚打探到一则消息。徐州大才张昭,如今正在山阳郡避祸隐居。那张昭,智谋过人,精通政务,昔日在徐州便颇有声望,若能得他相助,主公大业可成。”
刘尨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他霍然起身,激动地说道:“公仁所言,可是当真?若能请得张昭先生出山,实乃天助我也!”
事不宜迟,刘尨当即决定,亲率亲卫典韦与满宠前往山阳郡拜会张昭。
他们一行沿着蜿蜒的道路疾驰而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一路上,刘尨心中满怀期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张昭的种种传闻事迹,思索着该如何打动这位贤才。
终于,他们抵达了山阳郡。经过一番周折,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中找到了张昭的居所。
那是一座简陋的茅屋,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
刘尨等人下马,轻轻走近茅屋,只见一位面容清瘦、气质儒雅的老者正坐在屋前的石凳上读书。
刘尨上前,恭敬地行礼道:“敢问可是张昭张先生?在下刘尨,久仰先生大名,特来拜会。”
张昭抬起头,目光淡淡地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刘尨?你便是那在豫州之战中崭露头角之人?找我何事?”
刘尨深吸一口气,诚恳地说道:“先生,如今天下大乱,苍生受苦。我虽不才,却有志于平定乱世,拯救黎民。然我深知自身能力有限,急需先生这样的大才辅佐。先生之学识、之谋略,皆为我所敬仰。若先生肯出山相助,我必以师礼相待,委以重任,共同为这乱世开创太平盛世。”
张昭微微摇头,叹道:“乱世之中,我已心灰意冷,只愿在此过着平淡的日子,不想再卷入纷争。”
刘尨见状,急忙说道:“先生,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您心怀天下,又怎忍心看着百姓在战火中挣扎?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您的才华若就此埋没,岂不可惜?我愿为先生提供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让您的治国之策得以实现,使百姓安居乐业。”
满宠也在一旁说道:“张先生,主公待人真诚,礼贤下士。且如今的局势,唯有贤能之士齐心协力,方能成就大业。您若加入,必能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流芳百世。”
张昭听着他们的话,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抬起头,看着刘尨坚定的眼神,心中似有所动:“你且说说,你对这天下局势的看法,以及未来的规划。”
刘尨心中一喜,知道有转机,便侃侃而谈:“先生,如今诸侯纷争,袁绍虽势力渐强,但野心勃勃,其治下百姓未必能得安宁;曹操亦在青州崛起,然其行事多诡谲,难以捉摸;公孙瓒雄踞北方,却与刘虞矛盾重重。我以为,当以仁义为本,广纳贤才,发展民生,训练精兵。先稳固根基,再逐步向外扩张,联合志同道合之士,共除奸佞,还天下太平。而这一切,都需要先生这样的智者出谋划策。”
张昭微微点头,心中对刘尨的见解颇为赞赏。
他站起身来,说道:“好吧,既然你如此有诚意,我便随你走一趟,看看你是否真能如你所言,成就大业。”
刘尨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在回程途中,刘尨等人路过一个小镇。偶然听闻此地有一位名叫吕虔的年轻人,才学出众,为人正直,且对兵法谋略颇有研究。刘尨心想,这或许又是一位可堪大用之才,于是决定顺道去拜访。
他们来到吕虔家中,吕虔见刘尨等人前来,心中有些诧异。
刘尨表明来意后,吕虔谦逊地说道:“在下不过是一介书生,恐难担大任。”
刘尨笑道:“吕先生不必过谦,我观先生气宇不凡,定有非凡之处。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豪杰辈出之时,先生何不出山,一展才华,为百姓谋福祉?”
满宠也说道:“吕先生,主公求贤若渴,且胸怀大志。您若加入,必能与我等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吕虔沉思片刻,被刘尨的诚意所打动,最终点头答应。
刘尨带着张昭、吕虔等人回到濮阳,心中满是欢喜与期待。
他深知,这些人才的加入,将为他的势力注入强大的动力。
他立即着手安排众人的职务,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张昭被委以重任,负责协助荀彧统筹政务,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整顿吏治,恢复民生。
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迅速理清了头绪,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