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水,夜深人静,几十人骑马行走在山林之间。
“陈大人,咱们只有二十多人。”
“万一隐人数目过多,恐怕不好对付。” 队长小心提议。
“你担心知道此事的人太多吗?” 陈大人厉声道,“丢了铁铧,你们难逃其责!”
伍长大惊失色:“小的明白了!”
石谷上前说,此地确有贼首赖头的一群喽啰在此落脚,且已招纳七八十号人。陈大人却不耐烦道:
“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石谷赶紧闭嘴。陈大人挥手让石谷带路,一行人继续往山谷深入。
果然没多久,空气中就弥漫着篝火的气息,狂笑声隐约传来。“前方就是赖头的老窝了,”石谷低语。隐蔽处,几十个人正围着篝火吃肉取暖,场 ** 一个戴着狗皮帽的男人正大声演讲,底下人人点头。
这就是你们的来头,阴险狡猾且凶狠,但此刻林间的队伍已经悄然围住,准备发起突袭。
山中宁静,夜色渐深,李岩心中有些紧张,缓缓地靠近了那片空地。深吸了几口气,他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
“咳咳。”
“周兄弟,别来无恙。”
几声重重的咳嗽和熟悉的笑容之后,李岩向着那片山谷中的篝火走去。那些生活在山林间的人们立刻警惕起来,慌乱地从温暖的火堆旁站起身。
“慌什么?”
“别急,是李岩!”
周虎满脸不悦,好不容易让情况平复了一些。山民们的目光久久打量后,最终认出了李岩的身影。
“李岩,你不是被抓走了吗?”
周虎满心疑虑地看着他,警觉地扫视着四周。
“几个小小的兵丁,又能拿我怎样?”
李岩表现得云淡风轻,站在一旁。周虎看到他依然穿着邢徒的衣服,不屑地冷笑:“没想到你还敢回来。”
下一秒,他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没把官府的人引来吧?”
李岩环视着几个熟悉的脸庞,走到火堆边搓着手取暖,“大半夜翻山越岭抓我这一个刑徒,值当嘛?”
周虎想了想,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李岩兄弟,你总算回来了。”人们纷纷上前,递给他一根热腾腾的葛根。山中条件虽艰,李岩靠着他吓唬过路人的手段,偶尔搞到不少好东西,因此这里不少人都愿意跟他换物。
“谢谢。”李岩剥开焦黑的葛根外皮,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各处。
在边缘的一个角落里,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好像刻意避开他的目光。这一切让他心中了然,这样的山野之地不需要太多的媒妁之言,谁带来更多的粮食,就有谁可以相伴。或许在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另择他人了。
“李岩兄弟,你赶得好时候。”周虎兴奋地说,“我今天打算成大事,你愿不愿意帮忙?”
一只手重重拍在李岩肩头,周虎的脸涨得通红。
“什么大事?”李岩情绪不高,漫不经心地问。
周虎高声道,“各位父老,咸阳城近在咫尺!城里的贵人们住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吗?他们的白面馍和澄澈清酒都摆在桌面上!”说完,他掀开了掩埋工坊铁犁的藤蔓和树枝。这些抢来的农具立刻引得众人群起围观。
“看看!”周虎手擎一把铁铧绕火堆踱步,“我们在山里饿肚子,连种田的地方都没有,这样子的日子你们过得惯吗?”
高举铁铧,他大声宣布,准备揭竿而起。李岩察觉到危险的气息。
“你要反了?”李岩惊问。
“对!”周虎激动万分地掏出两把修缮好的枪头说,“你加入我,我就让你为将。”
看着枪头,李岩心中恐惧不已,退了一步。
“石将军?你怎么了?”
李岩结结巴巴地回答,“不是那个意思……但我实在……”周虎怒视着,步步紧逼。
正在危急时,漆黑的山道上忽然传来低沉浑厚的声音:“因为他不过是我主人的一枚棋子罢了。”
秦军统领在两个侍卫保护下现了身,冷笑道。此时的山贼营地一片死寂。
“大人!”
“与周虎无关,我对朝廷忠心耿耿啊!”
山民见官兵杀出重围,纷纷四散奔逃,留下一片混乱。
“就是这个周虎想叛变?”
秦军将领嘲讽道:“称这位勇士为‘首逆’,你们可同意?”
“哈哈哈。”
笑声震耳欲聋。周虎脸色煞白,腿上受了重伤,摔倒在地。这一夜,山林重归寂静。
深红色的血液浸透了衣裤,沿着小腿蔓延而下,很快鞋底也变得粘稠难行。凌厉地笑了笑,秦武俯身捡起了跌落在地上的兵器。
“给了你几百件农具和两杆长矛,你竟敢在京城边缘称帝。”
“日后若真的势力强大,不知还会做出多少逆天之事,本官都不敢想象。”
“宋虎,真是人才呀。”
历史上记载着不少离奇故事,在网络上流传广泛,其中不乏有关自立为‘皇’之人被警方抓捕的轶事。1980年,盲人王兴来自称‘白山大仙’,在大别山招摇撞骗,最后竟然登基自封为帝。因交通不便,消息不灵,直到十年后,才被公安机关捕获。
另一名李福于1990年在一个小村庄举行仪式,自称“顺天国皇帝”。因缺乏资金,原本计划修建宏伟宫殿,最终只得建了三间瓦房勉强举行仪式。不久便被当地警局发现,并由几名民警制服。
朱强于同年建立了玉皇国,当上了“皇帝”的他短短几日内就为非作歹,任意妄为,直至遭到民众举报终落法网,被执行枪决。
如若不是这些故事都配有确凿的新闻照片和事实证据,任谁也不敢相信在20世纪居然还有人敢这么做。此时此刻,在秦朝的土地上就发生了相似的一幕。
秦武带着复杂的眼神审视着地上的宋虎,摇了摇头。“我辛辛苦苦积攒了大量兵器,在偏远之地还不敢轻易言反,你倒是连霸王来了都要尊你为英雄。”
宋虎瘫倒在地上,用最后一丝气力说道:“成者王败者寇,今日运气不济,随便你们处置。”
秦武冷笑:“杀或剐又如何?依律要施五刑、诛三族。”然后转身命令:“把此人押走,严加看守。”
随后对旁边一人喊道:“孙刚,去通知洞里的人。不要逼他们做熏腊肉。”
孙刚急忙跑进漆黑的山洞。一会儿,传来激烈争吵声。之后,一个个垂头丧气的人鱼贯而出。他们被戴上铁镣锁链,在一旁监押的士兵催促下离开。
天渐渐亮了。经过一夜忙碌,整理完一切之后,这支队伍抵达了咸阳的关卡。守城兵士惊讶地看着这不同寻常的场景。
陈大人认出了秦武,“陈府令!”匆忙前来致敬。其他人都不敢阻拦。
这时骑马赶到的是赵崇,“陈府令昨夜去哪里了?殿下让我四处寻找。”
“无事而已。途中刚好遇上并擒住了一批咸阳周围的叛乱分子。按道理说是有功劳可以奖赏吧?”说完抿嘴一笑。
“真的反贼?这看起来像是平民啊……”
秦武将塞在宋虎口中的布扯下来:“听见了吗?他自己都承认了。”
赵崇一听那句话,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赶忙带他前去向陛下汇报。
进入宫中,秦武把事情原委细说了一遍。“不小心抢了个案犯,算是对不住啦。”这句话让赵崇哭笑不得。这明明是一起盗匪事件,硬生生变成了谋反,还破获成功了。他不得不佩服秦武的本事与运气。这就是所谓的功过分明!
** 第三十七章 匈奴征讨?这是大业 **
将宋虎等人收押后,赵崇立刻陪同秦武觐见皇帝。这种事情闻所未闻,但在帝国境内却首度发生,不得不尽快上报。
一路上遇到了散会的官员们投来的各种眼神,秦武不动声色。到了御书房,发现太子扶苏与众大臣都在此等候商议。
** 征讨边陲 **
### 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玉良言,重于泰山
大殿中弥漫着一片寂静。其他人静静地跪坐在地毯上,唯有林明被单独召见,垂首恭敬站立。气氛压抑到极致。
“阁下回来了。”
皇帝身边的辅臣热情招呼道。
“昨夜去了哪里?四处寻不见你。”
徐平一见到林明就开口关切地问道。而这时,秦始皇的目光也转移过来,示意林明先退下。
“启禀陛下,微臣昨晚查处了一宗叛逆案件,并已将首犯及其同伙移交黑水台处置。”林明恭顺地汇报道。
“专为此事向陛下禀告。”
始皇帝微微一愣,心中有些意外。
追捕乱党不正是黑水台的任务吗?为何似乎赵某并不知情?
嬴政轻敲几案,“荒唐!”
他觉得这件事太奇怪了,想生气又无从发泄。与这种人较劲,反倒显得自己小气。
蒙毅忍不住开口:“若不严惩,日后恐怕模仿者层出不穷。这有损皇威!”始皇随口应道同意。
“阁下有何看法?”
面对这一提议,林明缓缓回答说:\"如此处理,未免过于严重,徒增朝廷负担。而且如果此类传闻传播出去,对秦国形象也不利。”
秦始皇沉吟后说道,“陈侍郎之见甚为妥当。就这样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