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的使馆名为‘四方馆’,取接待四方来宾之意,类似于后世的国宾馆。
凡是和外交相关的事宜,都比较敏感,故而四方馆总有军队驻守。
没人会想到竟有人敢冲击使馆,驻守的士兵都慌慌张张地往门口赶来。
随后便看到,一群穿着飞鱼服凶神恶煞的锦衣卫鱼贯而入,个个面色大变。
“四方馆重地不得乱闯,来者何人?”为首的士官满脸紧张。
“你小子耳聋了吗?!”王三春狞笑一声,“锦衣卫办案!”
锦衣卫?
士兵们闻言,皆是面面相觑。
开什么玩笑?
锦衣卫有这种威势?
锦衣卫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闯四方馆?
“便是锦衣卫,也不得无故闯四方馆。”士官咽了口吐沫,“敢问是何人带队?又奉了谁的命令?”
王三春嘴角一抽,他最讨厌这种打嘴仗的环节。
与其费尽力气和他掰扯,倒不如直接来个痛快的,将事情拉向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王三春神色一变,当即就准备拔刀。
那士官察觉到了王三春的举动,顿时惊得遍体生寒。
这是什么人啊,话都没说两句就要拔刀砍人。
你到底是锦衣卫,还是悍匪啊?!
他准备抽刀抵挡,但被王三春那充斥着嗜血杀气的眼神锁定,身体竟是完全动弹不得。
眼看着王三春已经要完成抽刀的动作,那士官只觉得双手麻木,心中大骇。
死手,快动啊!
“慢着。”身后传来一道年轻却有威严的声音。
王三春的动作一滞。
那士官顿时如释重负,大冷天竟是出了一身细汗,脑袋上蒸腾出缕缕热气。
好险,差点就死了。
他大口喘着粗气,向声音来源处看去。
一位穿着赐服的年轻人,在一众锦衣卫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那年轻人身着与其他锦衣卫不同,虽同样是款式差不多的赐服,但他身上那身绣着蟒纹,像是亲王才能穿的蟒袍改的。
年轻人长相俊美异常,面如冠玉,穿着那一套蟒纹服更是贵气逼人。
“您是......”士官恭敬地问询。
“我乃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李彻。”李彻开口道。
此言一出,四方馆的众将士一阵轩然。
“李彻......听着怎么有些耳熟?”
“快住口,那是奉王啊!直呼亲王名讳,你小子活腻了?”
“竟是奉王殿下?他来四方馆做什么?”
“不知,但奉王肯定没有错,他带锦衣卫来此,肯定是我们的问题,难不成校尉准备造反?”
人的名,树的影。
李彻的名声在军中影响力太大了,便是这些守卫四方馆的士兵,都畏惧其威名不敢与之为敌。
“这......”士官肉眼可见地变得慌乱起来,“奉王殿下,您带锦衣卫来此有何贵干?”
此刻的李彻也有些无奈,这王三春刚刚还紧张呢,自己只是让他稍微释放一点,差点就当街砍人了。
这些守着使馆的士兵是无辜的,李彻并不想伤到他们。
于是看了士官一眼,笑着说道:“本王来此彻查使团不法之事,诸位可否行个方便?”
听到传闻中的奉王如此亲和地和自己讲话,那士官只觉得浑身轻飘飘的。
但职责所在,他还是又问了一句:“这是自然,只是不知殿下可有旨意?”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没有。”
“这......”那士官顿时噎住了。
“本王奉命执掌锦衣卫,有巡查缉捕之责。各国使团不通庆律,多有行为不端之举,锦衣卫如何不能查?”
士官迟疑道:“殿下,锦衣卫......怕是没这个权力吧?”
“权力?”李彻的笑容渐冷,“天子亲军,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有何不可?!”
士官呆愣地看向李彻。
锦衣卫有这么大权力吗?我怎么不知道?
“莫要多说了,本王赶时间,让路!”
李彻话音刚落,身后的锦衣卫齐齐拔刀,抽刀声响成一片。
见到这一幕,一众士兵和吃瓜群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果然,奉王就是奉王。
最能打的藩王,行事自然霸道。
李彻这一边一抽刀,士官顿时又有了那种如坠冰窟的感觉。
一旁的王三春死死盯着他,直让他全身发麻,心肝颤动。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有一人从院中走来:“众将士听令,给奉王殿下让路!”
士官看向来人,如释重负:“校尉大人。”
“无妨。”那校尉开口道,“一应责任,由我承担。”
“是。”士官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向士兵们挥了挥手,“听令,让路!”
见到面前拦路的士兵都让开,李彻走上前,对那校尉点了点头。
校尉靠近李彻,低声道:“殿下安心办事即可,陛下已经给小人下了旨意。”
李彻微微颔首:“辛苦了。”
校尉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那帮外族使节甚是可恨,平日对我等呼来喝去,如同使唤奴仆一般。”
“兄弟们有职责在身,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他们还因为我等怕了他们,变本加厉!”
“还请殿下帮兄弟们出口恶气!这大门有小人守着,殿下可放心施为,必不会让一个蛮夷跑出去。”
李彻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轻轻拍了拍校尉的肩膀。
“你们守在这里怕是看不到了,竖起耳朵好好听着吧......听听那帮蛮子的惨叫。”
校尉面露感激:“谢殿下。”
李彻没再说些什么,带着一众锦衣卫直入四方院中。
待到最后一个锦衣卫进入,校尉向士官使了个眼色,开口道:“立刻封锁四方院,并把此间情况告知陛下。”
“情况紧急,你可要快些走(加重)!”
士官微微一愣,随即立刻心领神会:“大人放心,小人腿最快了。”
说罢,向门外小跑而去,连马都没骑,就这么腿着向皇城跑去。
身后传来校尉的喊声:“再快些!”
士官回道:“遵命。”
随后,把小跑换成了慢走。
看到那士官一步迈出两寸长的神速,校尉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看向其余士兵:“众将士听令!”
“有!”
“封锁院门,保持警惕,然后......竖起耳朵给我好好听!”
“喏!”
四方馆并不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者会被安排在不同的馆舍,以尊重其风俗习惯。
李彻带人闯入后,立刻开始下令:“霍端孝带人去燕然馆、曹庸带人去崦嵫馆、王三春带人去大理馆......”
“至于本王......”李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向一旁领路的使馆官吏,“倭国使节在哪个馆舍?”
那小吏颤颤巍巍地回道:“回殿下,在扶桑馆。”
“扶桑馆?一群畜生还他妈挺文雅。”李彻冷笑道,“走,我们去扶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