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口检验物品、唱保、然后进去。
轮到宋良佐他们时天都已经蒙蒙亮,喊过他名字的文官见着他人后微微吃惊,负责的文官可以看到手里资料上显示他是正阳县县令点的县案首。
就这么一个八岁稚子?
衙役并没有给文官去多看宋良佐的机会,因为他已经在高唱“担保人。”
随着衙役出声,他的两位担保人从旁边出来。
一切流程走下来,确认不是冒名顶替、没有夹带后衙役让放他进去。
依旧是侧边一个房间,只不过他明显感觉这边进场检查不如县试那般严格,他上衣还没有完全脱完衙役就开始动手在他身上摸,像是例行公事一般,确定他身上没有夹带,再次放他进去。
对于验身不严一事,宋良佐猜测可能是这些衙役觉得他们都是从县里一路走来。
觉得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只要没有夹带纸张立刻放行,似乎没人会去想这群人里会不会有一个女扮男装的。
进去后有另外的衙役带着他朝一个方向走去,等他到自己座位上坐好,抬眼看着对面摆放的桌椅板凳,他心里不禁惊呼一声,我的乖乖!
怎么又是在考官大人眼皮底下考试?
“茅房在大后方的拐角,要去茅房需要先通禀过,若是擅自离开座位,哪怕你是县案首也会以作弊论处。”见他小小年纪就能坐在第一排,衙役对他说了这番话时,语气都算得上是温和的。
只不过也不等宋良佐回答,他便转身离开。
等衙役走后,宋良佐又仔细打量一眼对面高台,好吧,他这个县案首的待遇就是在知府老爷的眼皮子地下考试。
说起知府老爷,范夫子同他讲过。
知府杨曾明,是个近六十的老官员,乙科出身,和当今首辅是同一批考生。
由于不善奉高,无心争斗,经营一辈子才从地方主簿、县丞、县令,他在县令位置上一坐就是三十多年,临老了反而得了机缘,直接从同知一路升迁到如今的一府知府。
一府知府不小的官了,奈何日落西山。
再美的景,随着他今年年底告老还乡都将结束。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人,夫子给的建议却是让宋良佐老老实实做题。
这么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你去揣摩他的喜好实在不易,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是啊,谁知道老知府在最后这一年任期内,是打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余温超额完成自己任职生涯内最后一次为大庆选拔人才。
还是压死他们这些初生牛犊,既然我一辈子不得志,你们这些新秀?
呵!
宋良佐坐了没大多一会,便见知府大人和各位考官进场,随着一声炮响,大门关闭,考试开始。
......
府试和县试考试内容几乎是雷同,都是题出四书五经,默写,释义和试帖试,不同的就是府试的难度会更大。
宋良佐这般想着,就看到那边已经有衙役举着牌子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他身居第一排位,很快就看清这次考试题目。
出题中规中矩并不难,宋良佐猜很有可能是知府大人出了三十多年县试题,对于府试题把控有些偏县试。
也有可能是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想出太难的题,不然这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毕竟四书五经就那么几本书,这么多年下来,每次考试都要和以往‘不同’,对考官的学识和出题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思绪稍微停了片刻,他继续看题。
板子上两道四书题,一道是默写。
题目出自《中庸》,后面分别跟了五、十一、十四三组不同数字,这题的意思就是让你默写《中庸》中的第五章、第十一章和第十四章上的内容。
为什么每次都要考默写?
自然是为了考查考生记性和对儒家经典熟悉的程度。
第二题是题出《孟子.离娄》全章,虽然只有两句话,却也是一道大题。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储子是谁?齐国相,他见到孟子说:王派人来看您,看您果真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吗?
孟子说:我有什么不同于平常人的呢?尧舜也是与平常人相同。”
单看两句不过是一问一搭的对话,但其内蕴藏的含义却是深奥。
先说“瞷”一字,本就为偷偷的看,既“偷窥”“窥伺”。
更直白的说法为你齐宣王以王者至尊,竟派人偷偷窥视我?还是你这个齐国人告诉我的。
这里多少有些阴谋论在。
孟子告诉他。我在相貌上和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尧舜他们是很伟大的,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
你从表面能看出什么东西来吗?
自然要看心性。
这题释义起来并不难,宋良佐只是思考片刻便拾笔沾墨在草稿纸上写下“怀疑”“盯梢”“本性”“行动”四字。
继续写到:从所闻者不一见......
等他写罢,草稿纸已经被他用去四张有余,修修改改不见有需避讳之词,也没有犯忌讳之后,便搁在手边不再理会。
他并不着急先把这些作的文章誊抄在试卷上,反而开始在草稿纸上默写第一题。
他之所以先完成第二题,又不正式誊抄在试卷上,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冷静一会,稍后片刻用一个阅读者的身份再去看自己写的文章。
等第一篇默写完成,他把第二题又做了简单修改,这才把它誊抄在试卷上。
眼见快到中午,他稍微吃了些饼子,喝一小口水,他不能吃太多,不然要去如厕就很不方便。
第三题是一个截搭制义题:吾日三省吾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前半段很容易,出自《论语》,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着自己言行和行为,以便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精神和态度。
后半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出自《大学》“经”的部分,单就这九个字,意思很是明朗,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