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有序、高效的完美社会,我看不到人性存在的余地,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人性会是一种工作吗?当然不是,于是它的存在,就妨碍了这个社会的运转。”
“人性成了这个高效社会里,导致工具们会产生‘故障’的因素,想要社会运转,就必须剔除它,那么,没有了人性的人,还是人吗?没有了人性的社会,那些工具们努力工作所产生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换言之,你觉得机器努力工作,生产那么多物资,对它本身来说有意义吗?”
“没有意义!这是虚无的由来。”
“……关于是否拥有意义的争论,早已有之,比如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中的存在主义,在存在主义的认知中,现实、世界、宇宙都可以是没意义的实体,人的存在本身也可以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发展出个性和自由,将无意义的东西重新定义……它才是我们缤纷多彩的现实的根本。”
“而《雇佣人生》,显然是林麦冬导演对存在主义的畅想,他用9分钟展示了一个没有人性,只有存在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在最后1分钟,安排片头那盏‘台灯’砸掉灯罩,将影片里的存在主义,拖入现实……”
“……有人说那代表觉醒,其实不然,人性一直存在,它或许也内生在了这个循环之中,恰如现实的社会……”
文章作者大概是存在主义拥趸,里面夹杂了不少私货,拼命把林麦冬拍摄片子的思考,以及《雇佣人生》所要描述的东西,往存在主义靠拢。
关键看起来还言之有物。
已经看过文章的娄蒿,亢奋过后,见林麦冬在阅读文章,便问他:“麦冬,你思考的真像文章说得那样吗?”
林麦冬笑笑,他不会对任何解读表达评论,理由也很充足:
“郑教授说得很好,导演拍摄出作品,那么工作就做完了,如何评价它,如何对待它,是观众的事,导演不能管也管不了。”
“啧啧。”
娄蒿感叹两声,随后坏笑:“那我建议你看看下一篇。”
作为一份报刊,一个平台,学报当然不可能只刊登一个观点的电影分析,不同角度不同诠释,才是电影分析的正理。
林麦冬接着看下一篇,但刚开头,他脑门上就开始渗汗了。
一行粗大标题,印在文章的最上端。
【雇佣的不是人生,而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
好家伙!
这是哪个家伙要害俺?
如果不了解哲学,光看这行标题,似乎没什么出格的地方,其实问题就出在“单向度”这个词上面。
它由赫伯特·马尔库塞提出,这位大佬早年是存在主义拥趸,师从存在主义创始人马丁·海德格尔。
林麦冬之前还有点奇怪,怎么写个短片解析,还有存在主义信徒跳出来大塞私货。
现在他明白了,上一篇文章那位,是奔着这篇文章来的呀!
赫伯特·马尔库塞早年确实“信仰”过存在主义,但中年时代,他就和自己导师“反目成仇”。
原因很简单——大佬投共了!
“单向度”概念的提出,就是马尔库塞描述现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人的剥削和压迫,已经转变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
他们借由虚假的进步、繁荣享乐,使人失去思辨能力,丧失了反思、批判、抗争和自由的追求,变得顺从现实,被塑造成耽于享乐和物质消费的,单向度的人。
而单向度的人,是单向度社会的产物。
单向度社会,在马尔库塞的认知里,就是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控制下的社会……
这篇文章就从马尔库塞的理论出发,解读《雇佣人生》所描绘的社会,具备哪些单向度的特征。
和上一篇存在主义对林麦冬“思想”积极意义的论述不同,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林麦冬所展现的“雇佣”社会,是一种愤怒情绪的积累和发泄。
他认为前9分钟主人翁的经历,其实就是林麦冬通过夸张式的手法,用以引起观影者的共鸣。
只有最后那一“摔”,才是真正精华,既是控诉影片所描绘世界是否存在一个创造出这些“单向度的人”的政体,也是控诉那遍地面无表情,逆来顺受的单向度人,已经失去了反抗精神。
而最重要的,文章作者认为,林麦冬真正目的是影射和控诉现实……
大早上的,林麦冬汗都出来了!
所幸,这只是校报上一个作者的“一家之言”,而且现在上面对电影的管束也并不严格,几年后姜纹《鬼子来了》那么跳,审查委员会不是照样通过了他的剧本审查。
后续被禁,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来不至于走到禁播禁导的地步,审查委员会当时没有打回《鬼子来了》,甚至考虑到姜纹的才华,还罕见写明了审查不通过的原因。
但是老姜春风得意,改了几遍就不耐烦,不再理审查委员会,直接把片子投电影节去了。
他这种行为说好听是个性,但对一个审查机构来说,是典型的挑衅和无组织无纪律,于是他成了被杀给猴看的那只鸡……
总之,这篇似乎想把林麦冬烤熟的文章的最后,作者欣然表示,自己很期待林麦冬的下一部作品,期待他继续沿着《雇佣人生》的立意探讨!
林麦冬看得都麻了。
幸运的是,这么“莽”的家伙毕竟是少数,校报刊登的几篇文章里,第一篇存在主义诠释毫无疑问是反对“单向度社会”解读的,那个作者以存在主义作为文章核心本身,可能就是为了恶心第二篇的作者。
毕竟马尔库塞算是存在主义“叛徒”。
后续的其他几篇文章,则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理解,有大谈特谈柏拉图和本体论的,也有回归《雇佣人生》表面探讨主题——源于康德“人非工具”的批判主义哲学。
不过最后那个回归康德批判主义的作者,观点比较丧,认为林麦冬要表达的是对于社会和人的关系的绝望。
他认为现实的一切,和影片里没有两样,主人翁最后是一块脚垫,而他努力学习多年,到最后存在的价值好像就是写文章,姑且可以算作一支笔。
他对影片结局也有解读,但和其他人都不同,他认为台灯扔掉灯罩,不是觉醒,不是人性回归,单纯就只是下班了……
“只有下班,我们才能短暂的做回自己,但如果有后续,我想,那个台灯一定会重新捡回灯罩,就像我终究会重新拿起我丢掉的笔……一部发人深省,让无奈的生活稍稍有了响动的作品,期待林麦冬导演下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