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受到挫败,出征前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被消磨干净。
没有平原,意味着秦军引以为傲的杀手锏,骑兵战术,根本无力施展。
无法运送重型攻城械具,意味着秦军在攻城的时候,战损比直线飙升。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粮草跟不上啊。
“要不,先撤军吧?”
“不能后撤!不到南越,誓不回头!”
哪怕再难熬,也要坚持下去。
既然粮草补给不及时,干脆就地取材。
先秦时期,百越地区尚未开发,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优异,有利有弊吧。
相对而言,在此处的小动物非常多,倒是可以勉强果腹。
王贲只能组织手下,一路打猎一路行军。
至于粮草,再看看吧,只要饿不死就行。
秦卒们也是出息了,过去一年都吃不上几顿肉,现在倒好,天天都能吃大鱼大肉。
就这样,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秦军硬是攻占下扬越地区,直逼南越。
另一边,白辛云却采取了不一样的策略。
他发现这里的河流众多,心里想着,应该可以利用一下。
于是,白辛云下令,从会稽郡调取船只,将粮草和重型械具统一放到船上,一路围绕水路进攻。
攻完一处后,乘船而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白辛云这种办法,很明显要比王贲的更加便捷,只是花费的时间太久了。
人家王贲都打到了南越,他还在东瓯徘徊着。
......
秦国,咸阳——
由于现在秦军攻占百越地区的进度条十分缓慢,嬴政等不及,他干脆又增派了二十万大军南下。
先前就有三十万卒,又多了二十万卒。
可以看出嬴政的决心,百越,他势在必得!
朝廷收到了两位主将反馈的战况,但是他们毫无办法。
百越地区本来就是群山环绕,咋的?你还能把山头推平了?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自己适应一下吧。
嬴政是一个行事比较稳重的人,如今既然发动了征伐百越的战争,那么,东海小岛只能延迟登陆了。
宋坤收到信后,他表示理解。
他找到扶苏,询问道:“你父皇来信了,你要不要写家书给他?”
扶苏低头思索,最终还是摇摇头。
宋坤震惊:“你还是没有原谅你的父皇吗?”
“那倒不是。”扶苏回道,“只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不需要刻意去想,自己有什么话想对父皇说的,就写进去吧。”
扶苏若有所思,他认真思考一番,发现自己还真的没有什么话可聊。
除了在勍朝的所见所闻,其他事情没有分享欲望。
他还是拉不下脸皮,与父皇低头认错。
在宋坤的劝说后,扶苏最终勉为其难的分享了他在天勍的日常生活。
“嘿嘿,你父皇收到信后,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真的吗?”
“我也是父翁,我懂。”
扶苏抿抿嘴,他低下头一言不发。
宋坤见到外甥这副模样,心里叹道,孩子还是长大了呀。
他知道,嬴政和扶苏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相互不理解。
两父子的性格极其相似,同样沉默寡言,无论有什么情绪,都喜欢藏在心里。
你说扶苏,政哥的优点不继承,为什么非要继承不好的呢?
宋坤觉得,这两个人,就是缺乏正常的沟通。
嬴政心里有爱,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他以为在背后默默做事,儿子能看得到,自然就能理解他。
扶苏同样如此,他明明很心疼父皇,却还要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死犟。
宋坤想了想,算了,干脆我为难一下,把扶苏亲自送回咸阳吧。
然后在自己的主持下,两父子敞开心扉好好的聊一聊。
......
扶苏在伊吾皇宫,如同在咸阳宫一样,不喜出门,他整天埋在书库里。
最近,他研究了天勍律法,发现与秦朝的律法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怎么说呢?也不是说秦律《天宪》不好,而是相比《勍法》,少了点人情味。
宋坤几乎将后世的律法搬了过来,如果有不记得的,那就照抄秦律。
当然,他也不傻,肯定不会照搬,为了保证子孙权力顺利传承,特意留了后门。
古代律法和现代律法的区别,大致有三点。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实现个人专政,往往律法会更倾向于维护皇权统治。
现代法律的特点,国家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而不是依个人意愿。
二、古代法律崇尚“为政先礼,礼为政本”,往往喜欢参照道德法则,以此去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对错。
现代法律是基于理性思考、逻辑分析、人性尊重的原则下执行。
三、古代法律对待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态度,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
现代法律主要是为了维护平等,保护弱势群体,确保人民在社会中享有平等权利与义务。
扶苏发现,在《勍法》当中,完全看不到“刑不上大夫”的相关条例。
好像真的做到了“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为此,扶苏还去当地衙门去翻阅过案宗,他满目震惊!
“一个且渠(八级爵位),酒醉之后,无端殴打牧人,被判刑降爵一等,牢狱三月?”
“封都尉(六级爵位)去邻居家偷牧羊犬拿去吃了,被判放牧半年?”
“大将之子,马车当街撞死三名路人,并叫嚣吾翁是右大将,有本事来抓我啊?最终以命偿命,被判执死刑,赔偿死者三百草币,其父因教子无方,降爵一等?”
扶苏看着一条条鲜明的案例,他震惊得无以复加。
这些案例,如果放在秦朝,绝对是另一种判法。
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二舅对平民这么好,却严厉对待贵族,真的不会有事吗?
扶苏想多了,就独孤颂在勍人心里的崇高地位,如果有贵族在家里说一句腾瑞单于的坏话,立刻就会被他儿子给宰了,家里其他人甚至还会拍掌庆祝,欢呼“杀得好”!
就是这么魔幻。
宋坤只要一出门,勍人见到之后,就会立刻放下所有工作,主动跪下叩首朝拜,高呼“伟大的腾瑞单于”。
他们在瞻仰心目中的唯一真神。
独孤颂就是大草原的长生天!
这不是强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如果扶苏无脑搬运天勍律法,只会惹出大祸。
现在的天勍律法,只有在宋坤还活着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施。
如果哪一天他死了,换作他的儿子上位,估计也行不通。
......
【后补——】
扶苏北上,已经在天勍待了有半年时间。
宋坤写信给嬴政,说他准备将扶苏送回秦朝。
没想到,却被对方拒绝了。
嬴政还想让扶苏在北疆再待一段时间,最好养到成年。
宋坤无奈,他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对方两父子play的一环。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四个子女,都在咸阳宫待了好几年。
如果他再推辞的话,好像就有些不识好歹了。
宋坤想了想,只能安排蒙毅去带娃。
蒙毅:“???”
不是姑父,刚带完两个老表,然后你又塞给我一个?还是太子?
兄长正在秦军任职,带领一帮小弟南征北战,而我,却在北方带娃。
蒙毅心里苦啊,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含泪接下这单。
不过,在若干年后,他会回来感谢姑父的。
......
日子一天天过去——
百越地区的战斗如火如荼进行中。
白辛云率领的一路秦军高歌猛进,不费多少功夫,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
同年,王贲将扬越攻占。
“陛下,前线大捷!”
“速,言。”
“白将军仅花费三月时间,将勾吴、于越残党、东瓯越、于越、闽越地区,全部城池攻占,如今正在平定当地居民的叛乱。”
“王将军花费四月时间,将扬越地区如数占领,稳定当地民心。”
嬴政只关注有没有将那片地方打下来,其他的事情,他丝毫不关心。
好好好,又是一大片地方,纳入秦朝版图。
白仲和王翦相互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都看出来彼此的喜悦之情。
犬子,果然不负众望。
如此振奋人心之事,嬴政当即大摆宴席,与百官同庆。
他高举酒杯,大呼。
“白辛云与王贲此行,功不可没,朕大大有赏。”
看得出来嬴政很高兴,尽管两位少年将军尚未凯旋归朝,但是他依旧厚赏白辛云和王贲的族人。
攻占下一片领土后,就要在当地设立郡府,嬴政宣布。
“将勾吴、于越地区,设立鄣郡。”
“将于越地区,设立庐江郡。”
“将东瓯越、闽越地区,设立闽中郡。”
“将扬越北部,设立衡山郡。”
“将扬越南部,设立长沙郡。” 嬴政喝得有点多了,他身形稍微有些不稳,红着脸大呼。
“朕,就是要将这片天下,如数归入秦土!”
“而今日,不是巅峰,只是开始!”
群臣见状,立即同声应和:“陛下圣明,大秦万古!”
“哈哈哈。”嬴政爽朗的笑声,响彻大殿。
他褪去了过去少年的沉稳,迈入中年的他,已大权在握,整个大秦帝国听他号令,并在他的领导下,如日中天。
嬴政的性格,渐渐变得随心所欲,不再像少年时期那般压抑自己的情感。
如果你三十岁成为皇帝,并且打下了大大的疆土,估计比他还狂。
过去是没办法,他必须装出一副成熟稳重的姿态,以此来博得官吏的认可。
而现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
然而,秦始皇高兴得太早了,前线开始渐渐焦灼起来。
白辛云和王贲会师后,携四十万大军,又分两路,分别朝着南越和西瓯越地区进发。
本来,出征之前有五十万人,付出了十万条生命的惨痛代价,好不容易才攻下这片区域。
而牺牲的秦军,绝大多数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行军路上。
为了防止瘟疫泛滥,白辛云和王贲只好就地埋葬。
在百越地区的各处山林之中,也许就长眠了一个个背井离乡,从北方远道而来,带着争取功爵美好愿望,最终遗憾长辞的秦卒。
白辛云依旧采取先前的“依山傍水”战略,将战略物资(粮草、攻城械具)乘船,沿着赣江一路南下,来到南越境地。
“将军,前方便是南越了。”
“可是将军,前方再无水路。”
白辛云大喝一声:“下船!徒步前进。”
秦军攻打南越,在前期还算好打,却在番禺城,遭到了猛烈的抵抗。
两军交战,僵持了近半年,始终啃不下来。
“为何会打不下来?”白辛云在营帐中,复盘每一场战斗。
“将军,南越军的抵抗太顽强了!”
“不仅于此,我军的粮草快要消耗殆尽,又没有得到补充,将士们都是饿着肚子上前干仗的。”
“恶劣的天气也是一大因素,岭南这地方气候太过诡异,炎热且长时间下雨,还有大风,我军有不少人因为水土不服而患上疾病,不治身亡。”
白辛云听着手下将领的一条条汇报,他的脸色十分凝重。
不可否认,攻打百越真的给白辛云,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挫败感。
原本以为,前面的闽越等地区已经算是地势和气候足够恶心了,没想到,岭南地区更恶心。
这里的山不仅一座接着一座,而且又高又陡,稍不留神,还会陷入泥潭和沼泽之中。
影响最大的,就是南方炎热多雨的气候。
而秦军大多是北方人,多为太原郡、咸阳郡、汉中郡等地秦卒,对于这种天气,根本适应不了一点。
秦军不少士卒生病倒下,瘟疫横行,不少人拖着病躯上场,战斗力大打折扣。
原本计划是,白辛云和王贲各率领二十万大军,应该可以轻松取之。
现在看来,真的是想得太美好了。
番禺城军民的顽强抵抗精神,真的是震撼了秦军的三观。
哪怕是攻打六国,也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