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这一握手,可就不仅仅是握手那么简单了。这代表着,两条原本可能永远不会相交的命运之线,就这么牢牢地绑在了一起,打了个死结,想解都解不开。这结,不仅仅是生意的结,更是人生的结,未来的结。
林云心里头那个美啊,简直比喝了蜜还甜,比吃了糖还齁,比中了彩票还兴奋!他知道,自己这是捡到宝了。这书生,可不是一般的书生,那是带着金手指的书生!有了他,别说“绿芽”烤肉了,就是“绿芽”烤鸡、“绿芽”烤鸭、“绿芽”烤王八,那都得火遍汴梁城,火遍大江南北,火遍整个地球……咳咳,有点飘了。
不过,林云也没被这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昏头脑。他知道,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掉馅饼,也得早起去捡。想要得到,就得付出。这书生既然肯入股,那肯定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绝对不是来做慈善的。
“这位……呃,还未请教尊姓大名?”林云这才想起来,还不知道这位合伙人的名字呢。这就像结婚拜堂了,才发现还不知道新娘子叫啥,这可太尴尬了。
“在下姓苏,单名一个轼字。”苏轼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气。这傲气,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骨子里带的,是那种文人的清高,是那种才子的自信。
“苏轼?”林云差点没把舌头给咬下来,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背过气去。他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书生,仿佛在看一个外星人,一个从侏罗纪公园里跑出来的恐龙。“您……您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轼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正是在下。” 那笑容,云淡风轻,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云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像是炸开了一锅粥,又像是有十万只蜜蜂在耳边嗡嗡叫。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跟这位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成了合伙人!这可是苏东坡啊!北宋文坛的扛把子,美食界的祖师爷,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吃喝玩乐无一不晓!
这感觉,就像是买彩票中了头奖,还是连中两次的那种!不,比中彩票还刺激!中彩票只是钱,而这,可是苏东坡啊!这可是活生生的历史名人啊!林云觉得自己快要幸福得晕过去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他有点承受不住。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苏……苏先生,您……您怎么会想到要跟我合伙做生意?”林云结结巴巴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还有一丝丝的受宠若惊。
“这有何奇怪?”苏轼反问道,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仿佛在说,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林云心想,这还不奇怪?您可是苏东坡啊!您应该去写诗作词,去吟风弄月,去跟美女谈情说爱,怎么会想到跟我一个卖烤肉的合伙做生意?这简直是降维打击啊!
“林老板您的烤肉,确实别具一格,很有潜力。”苏轼继续说道,“而且,我看您这个人,也很有意思,是个值得合作的伙伴。”
“嘿嘿,苏先生您过奖了。”林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被苏东坡夸奖,这感觉,比被皇帝夸奖还让人激动。“我这人,就是喜欢瞎琢磨,也没什么大本事。”
“林老板您太谦虚了。”苏轼摇了摇头,那动作,那神态,都充满了文人的风雅。“您能做出这么美味的烤肉,就已经证明了您的本事。更何况,您还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这才是最难得的。”
“苏先生您说的对!”林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这人,就是个犟脾气,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这烤肉,既然还有改进的空间,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极致!不做到最好,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难受!”
“好!有志气!”苏轼赞赏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光芒。他喜欢有志气的人,喜欢有追求的人,喜欢不甘平庸的人。“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一起努力,把这‘绿芽’烤肉,做成汴梁城,乃至整个大宋,最响亮的招牌!”
“好!一言为定!”林云用力地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干劲,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把“绿芽”烤肉的招牌,插遍汴梁城的每一个角落。
有了苏轼这位大神的加盟,林云的“美食帝国”之路,无疑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他仿佛已经看到,“绿芽”烤肉的招牌,插遍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而他林云,也成为了名震天下的美食大亨,富可敌国,妻妾成群……咳咳,想远了。
“对了,苏先生,”林云突然想起了什么,从美好的幻想中回到了现实。“您刚才说的那些调料,‘迷迭香’、‘百里香’什么的,您可有门路弄到?”
苏轼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嘛……我倒是认识几位西域来的商人,他们常年行走于丝绸之路,手中或许会有这些香料。不过,这些香料,都是稀罕物,价格嘛……恐怕不会便宜,而且,还不一定有货。”
“钱不是问题!”林云大手一挥,豪气干云地说道,颇有几分暴发户的气质。“只要能弄到这些调料,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别说金山银山了,就是让我把裤子当了,我也认了!”
“好!有林老板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苏轼点了点头,对林云的魄力表示赞赏。“那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吧。不过,林老板您也别闲着,这烤肉的生意,还得继续做下去。而且,咱们还得想办法,把这‘绿芽’烤肉的名声,打得更响亮一些,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的烤肉。”
“苏先生您有什么好主意?”林云连忙问道,虚心求教。他知道,苏轼的脑子,可比自己好使多了,自己只需要跟着苏轼的脚步走,就能走向人生巅峰。
“这汴梁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这瓦舍勾栏了。”苏轼缓缓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是智慧的光芒,是谋略的光芒。“咱们不如,去那里摆个摊子,让更多的人尝尝咱们的烤肉。那里人来人往,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只要咱们的烤肉够好吃,不怕没人买,不怕打不开销路。”
“瓦舍勾栏?”林云一愣,他听说过这个地方,那是汴梁城里最热闹的娱乐场所,各种杂耍、戏曲、说书、相扑……应有尽有,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消遣娱乐。“那地方……鱼龙混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咱们去那里摆摊,能行吗?万一遇到什么地痞流氓,地头蛇,那可就麻烦了。”
“林老板您放心,有我在,出不了什么乱子。”苏轼自信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底气。他苏东坡,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而且,越是这种地方,越容易打开局面。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咱们的烤肉够好吃,就不怕没人买!咱们不仅要卖烤肉,还要把‘绿芽’的名声打出去,让它成为汴梁城的一块金字招牌!”
“好!那就听苏先生的!”林云一咬牙,决定豁出去了,富贵险中求!“咱们就去这瓦舍勾栏,闯一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就不信,凭咱们的烤肉,还征服不了这些汴梁人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