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那些人看的太多,突然看到这么清澈的眼神,张太后还有些感慨,终究是老了,现在是到了这些鲜嫩姑娘争了。
只是,在宫里这样的大染缸待久了,也不知道这眼神能保持多久。
在齐姣诊出双生胎的时候,太后曾召见过她一次,这次这么多人见面,便没表现出几分特殊,终究不能越过皇后去。
皇帝有所偏爱,她却不能偏的太过。
看完几个孩子之后,就让她们散了。
到后面,张太后都有些羡慕皇后了,妃嫔省心,对掌宫权的人来说,不知道有多舒心。
里面八成的事,都是主子闹出来的。
她不恋权,皇后也不是没那本事,放手的放也爽快。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但凡有两个人主事,都不好管事,太后和皇后,在宫人看来,也不知道该以谁为主,皇后难免束手束脚。
但皇后和妃子管事就不会,毕竟里头有主次之分。
当皇后把三妃叫过来,问她们想管哪方面的宫务时,三人都回不过神来。
虽然是妃位,但对容妃和宣妃来说,好像和之前在毓庆宫的日子也没什么两样,没想到自己还要管事,多少有些猝不及防。
皇后给她们时间好好想想。
在心里头叹了一口气,后宫不比之前的毓庆宫,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皇上也不信任她一个人管着。
她有汪家作为底气,便是分权出去,也没人敢怠慢。
只要汪家在,她这个皇后就倒不了。
让她和三妃提,总比皇上直接分她的权好,那就是下她的面子了。
齐姣也差不多能明白段惟和的意思,汪家在武官中可以说是一呼百应,皇后要是再把后宫牢牢把握在手中,对皇帝来说,不太妙。
趁着现在,正是分权的好机会,掌宫权,能做的事可不少,毕竟负责了一个皇宫的衣食住行。
内务府的官员其实是有正经官职的,也分里外,外边的大臣大到能负责皇帝的出行仪仗,里头就是皇后管的了。
容妃和宣妃想了半天,还是没能决择出来,索性妥协了,让皇后给安排个轻松的就好,都自觉自己不是那块料。
皇后也猜到了,也有所准备,容妃就负责古董房和景阳宫,里边都是文物和藏书。
很适合容妃,这些东西的进出也比较少,更新册子也没那么频繁没那么累人。
容妃挺满意的,她是懒人,做这种最合适不过。
宣妃就负责锻库,也就是衣料的分发和制衣,宣妃不止对妆容有研究,穿着打扮也有所涉猎,妆容也要和衣裳搭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这也很对宣妃胃口。
“明妃你对吃食颇有研究,膳房就归你管,还有营造司,你要做点什么东西也方便。”
齐姣经常有些小巧思,皇后也知道,也是给她行方便。
都没有问题的话,这宫权算是分好了。
皇后这事做的坦坦荡荡,大头还是在她手里,但其他人的也不差。
无论是膳房,还是锻库,古董房,都是有油水能捞的,而且相对于兴趣,也好上手,不会说搞砸了。
现在身体已经好了许多,齐姣也没推辞,长安长宁很快就要去公主所和皇子所,宫权还是很重要的,不然,连孩子在哪里被苛待了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现在有机会,自然要杜绝这种事情在以后发生。
她立起来,俩孩子也不会轻易被人欺了去。
要是说到宫务这方面,还真没人比祝嬷嬷还熟悉。
祝嬷嬷也不是一开始就在御膳房,其他地也是待过的,斗转星移,时间是过去了,但那些地方的运作规则都是一样的,亘古不变。
新帝后宫的人少,伺候的宫人也不用那么多,也是为了施恩,便打算放一批人出宫。
在这种时候,宫权过渡的也最顺利的。
齐姣身上的担子越大,人手的要求就越多,鹦鹉和吉祥能独当一面以后,便把如意提上来了。
桂枝放在了长安那里,长安练武,带着桂枝比较方便。
但能在齐姣身边伺候的还是少,便又调了之前在清风殿伺候过的,有资历的两个小宫女上来。
多福多寿,多福是鹦鹉在带,多寿是吉祥在带,性子和两人也很像,像是翻版一样,做事都很不错,在考核中也是数一数二,能服众。
按位份来的话,齐姣能有六名宫女,负责洒扫这类琐事的不在其中,因着有孕,便多派了一名。
鹦鹉,吉祥,如意,多福,多寿,还有两个是华阳宫的,有待考察,暂时没能贴身伺候。
宫务越来越上手,孩子也在慢慢长大。
段惟和过来看着都有些担心,五个月的肚子,和以往六个多月的也差不多。
孩子大了可不好生,这还是两个。
跟黄太医学习了那么久,段惟和对这些也算了解。
而黄太医,已经快成了华阳宫的常驻太医了,几乎是每天都要来请平安脉。
段惟和跟在她后面念念叨叨的,虽然关心齐姣很受用,但见他这么念叨,也让人有些受不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见到他的时间越来越多。
这些回想一下,好像不是错觉,这几个月皇帝都没翻过别宫上牌子。
华阳宫离的又近,出来溜达一下,拐个弯就到了,一有时间就过来,见面的次数,时间就自然就多了。
说是守孝三年,但在皇帝这,一般是以日代孝,折到后面才二十七日,没说要戒色戒荤。
宠幸妃嫔,生孩子是完全可以的,孝期折腾出来的孩子可不少,只要不办大型的宴会就说的过去。
来都来了,总不能推人走,万一皇上对他爹就是有这么深的感情呢,指出来有戳人伤口的嫌疑。
而且,她在段惟和面前从来没有树立过大度的形象。
其他人看皇帝一心往华阳宫跑,想劝也劝不出来,人家先帝新丧还没过去半年呢,就鼓励皇帝去后宫,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人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