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歼灭敌坂井支队,相关奖励将会在宿主指定地点后予以发放”。
“请把奖励放在阜阳县的倭军仓库中”。
三纵的战士很快就在清点倭军仓储后进行了报告,说是发现了八十一门牵引式速射炮和一整套的枪械生产线,以及一摞子他们看不懂的图纸。
赵骥接报后立即去了趟阜阳确认系统奖励的物品。
原来,战士们口中的牵引式速射炮是德制Flak18型37毫米口径高射炮,国军德械标准师也曾于战前引进过这款武器,不过数量不是太多,只有九十门,在对倭防空作战中屡有斩获。
德军堪称二战中最重视高射炮在防空作战运用的军队,没有之一,所以Flak18型高射炮的性能非常优异,是一款防空利器,战斗全重1.7吨,可以使用马匹牵引行军,机动性很不错。
因为采用了57倍口径的长身管设计,所以这款炮的射高(注意不是射程)竟达到了惊人的4.2公里,炮口初速也高达820米每秒,而且配套的弹种可以选用穿甲弹和高爆弹两种,除防空用途外还能平射进行反装甲作战,能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击穿36毫米的60度倾斜装甲。
至于倭寇的薄皮坦克,一公里外也能轻易地把它的正面装甲撕得稀碎。
不过赵骥暂时不打算专门把这批炮拿来反坦克,先后全歼倭军五个整编步兵联队后,独立师手里缴获的九四式反坦克炮可不少,这些炮打德国坦克有点吃力,打倭寇的豆丁坦克可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而且2号坦克的机关炮如果选用穿甲弹的话,也是具备击穿倭寇坦克的能力的。
赵骥用系统奖励的八十一门Flak18型高射炮组建了一个九连编制的防空团,每个连装备九门炮,直属于师部集中使用。
在河南省平平荡荡的平原上作战不比之前依托大别山作战,如果部队行军的时候撞上倭军的飞机可不好找地方隐蔽,到时候不光是轰炸机,就算是战斗机低空扫射也会给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
在阜阳县缴获的图纸则是毛瑟1924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包括了连同配套子弹、刺刀在内的全套设计图纸和工艺图纸。
毛瑟1924式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枪,也是目前国军的标准制式步枪。
用这次缴获的生产设备再加上之前奖励的那一套就是两个浙江铁工厂了,根据地的军工厂产能将再次扩充。
赵骥估计军工厂的步枪月产量可以达到两千五百条左右,轻机枪月产量也能达到百挺,各口径弹药产量也能保证需要,也就是说独立师以后每个月都能装备出一个轻步兵团来。
鄂豫皖边区三人班子和列席的铁军长、郭勋祺一起开了个会,决定从各独立团抽调优秀士兵组建新的独立师四纵,并由曾晓出任四纵司令。
各独立团被抽调的缺额则在受灾县份招募兵员补齐,新收复各县的独立团也相继开始募兵组建,算是顺带减轻一下受灾县份的粮食压力。
就在独立师收复皖北的阜阳及豫南数县后不久,陕北中央也在这个时间点上给独立师发来了经略中原的指示,由于赵骥的穿越造成的变化,相比于历史上做出的这个决定足足早了四年多的时间。
pS:八路军的经略范围主要是晋冀鲁三省,要等到抗战最末期才会组建南下部队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区,之前在河南只有小股游击队。
中央在电报中肯定了独立师分阶段收复豫东、南的战略构想,并大笔一挥把河南地区各级地下组织和游击队的指挥权全部划给了鄂豫皖边区。
只不过与此同时,电报里也指出了一点忧虑,那就是中央预测倭寇很可能收缩兵力让出河南的部分地区给国军,然后借国军的手来限制独立师的发展。
中央要求独立师要敢于坚决斗争,但同时也要考虑政治影响,不能衅自我启,要注意利用国军内部各派系的矛盾,采取灵活手段重点打击国军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不久后,第一次长沙会战也接近了尾声,倭军虽然一度攻占长沙,但随后就因为后继乏力和补给困难无功而返。
和论持久战的预测一模一样,此时的整个侵华倭军都陷入了进则兵力匮乏、退则前功尽弃的尴尬境地,它们一方面疯狂扩军妄图巩固占领区,另一方面则开始暗中接触重庆提出谈判停战的要求。
微操大师打仗不行,心眼子可是一个不少,哪肯在这个时候跟倭寇苟合,全国大的局势就此正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骥清楚知道,随着战事暂时沉寂,抗战期间的国军防共高潮也即将到来。
赵骥特意跑了一趟专程找到傅秋涛:“傅书记,我有两点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请你看看能否尽快落实”。
“第一,请河南的地下同志密切留意倭军和国军的动向,一旦倭军可能撤出,我们就要抢在国军之前收复失地”。
“第二,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我们都应该尽快往沦陷县份的农村地区派出政工干部建立基层组织,城市可以不急着占,但农村的根基必须打牢”。
傅秋涛为难道:“根据地的干部本就紧缺,加上阜阳及豫南数县才刚收复,我们目前实在是腾不出足够的人手去敌后广泛建立基层组织和地下组织,不过我会要求原在本地的我方同志尽力去做的”。
赵骥也是了解根据地情况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
就在独立师扩军安民的同时,刚丢了一个坂井支队的第十四师团长井关隆昌突然接到了前任师团长土肥原贤二的一份密电。
“所得是勒!”井关隆昌中将兴奋地握了下拳头。
目前独立师正在豫南大肆招兵买马,挥兵北上是迟早的事情,兵力薄弱的井关隆昌愁得饭都要快吃不下了,幸好自己这位刚刚调往上海组建特务机关的老上司及时递来了这么一条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