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大晚上不睡觉,您坐在这干什么?”
刘文秀白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大晚上不回来,我能坐在这等你?挺大个人了,也不让人省心。”
刘文秀没好气地嘟囔着。
霍廷杰不好意思挠头,“我这不是回来了,您赶快去休息吧。”
说完,他想跑回屋里,生怕他娘提起白天的事,到时候免不了一顿打。
别看他二十多岁,但在父母面前还像个孩子似的。
刘文秀看他这样子,又是要跑,急急道:“吃饭了没有?锅里还给你热着饭呢。”
她和老头子吃完饭没什么事就上床休息,咱俩一直睡不着,儿子不回来,她心里不安稳。
思来想去,还是得等着他回来,臭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跑出去一下午,说没影就没影,害得她晚上担惊受怕。
霍廷杰的肚子咕噜叫起来,中午就吃了两个窝头,经过一下午的消化,早就没了。
“吃!”
刘文秀起身帮他热饭,霍廷杰连忙上前把她拦住,“娘,我自己来就行,你去睡吧。”
爹娘每次睡觉都比较早,他也是掐着睡觉地点回来的,现如今娘在外边等了他这么久,一定早就困了。
刘文秀打了个哈欠,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那我先去睡了,你吃完饭也早点休息,明天咱们还得给你二嫂准备东西。”
霍廷杰答应得十分痛快,目送他娘回屋,提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来到厨房,掀开大锅盖,里面热着三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大碗白菜炖肉。
霍廷杰眼眶发热,他娘知道他的饭量大,专门留了这么多饭给他。
一边吃一边想流泪,同时心里反思下次再也不这么晚回来了,害得他娘在家里担惊受怕。
吃完饭或婷姐把碗筷洗刷干净放回柜子,简单洗漱完回到屋里睡觉。
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的事情,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和孙青青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突然遇到竟有几分说不清的激动。
脑中思绪万千,一直到睡意传来,才缓缓睡去。
第二天,在外面的鸡鸣声中醒来。
晨光微亮,大队里不少人已经起来做饭,炊烟飘散在空中。
简单吃完饭后,霍廷杰跟着他娘去县城准备买东西,顺带去大哥家一趟。
“老三,你把那个家里的那只鸡给你大哥带上,还有柜子里有一筐鸡蛋也给他们带着。”
刘文秀有紊不乱地指挥。
霍啸林还要看着大队里的社员们上工,不能跟他们一块去。
“到县城多买点干货,给他们寄过去,咱们这的味道海岛没有。”
“知道了,你把桌上那点干粮全吃了,我和老三先走了。”
家里的自行车被母子俩征用,看着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人好奇地问这是去哪,刘文秀只笑着说,“去老大家。”
霍家老大在县城工作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十里八乡优秀的后生,两个在他们霍家,真是祖上冒青烟。
两兄弟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咱们等会儿先去看看闻大夫。”
老二两口子专门嘱咐他们和闻伯报个喜讯,当初没少麻烦他老人家,现在有喜事,也该让老人家先知道。
两人一路齐齐走走,到县城时时太阳已经升起来,看着时候差不多两人先去供销社买东西。
刘文秀打算买些柔软的布料,将来给孩子做尿布。
霍廷杰不懂怎么挑布料跟在他娘身后说道:“您现在买太早了吧?按理说我二嫂的预产期应该在十二月份,到时候家里没事儿,说不准您还要再去弄海岛,那个时候一块带着,再不济那边什么东西买不到。”
经他这么一提醒,刘文秀觉得有理。
老二媳妇现在才两个多月,丁玉香是指望不上,到时候自己这个做婆婆的肯定要去伺候月子。
那时候冬天,她也有时间腾出手来准备孩子的尿布,比现在着急忙慌的更方便
“还别说,你这脑袋瓜子挺好使。”
她这一着急也忙忘了,现在回过味儿来也不晚。
“那咱们先不买布料了,去给你二哥二嫂买些特产寄过去。”
供销社有一个专门的柜台,用来卖山货。
有时候是往下边收的,也有的是从外地进的,但总的来说品质不错,用来送人也是可以。
“听说核桃补身子,咱们多给你二嫂寄点过去。”
刘文秀大手一挥,让售货员帮忙包了三份,竟然是来县城,也不能空手去老大家。
也没忘记他们自个称了一份,让老三回去闲着没事嗑两个。
听说这东西也补脑,省得他整天忙着大大咧咧,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面对亲妈的吐槽,霍廷杰已经无力反驳。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出门迎面撞上了孙家父女。
孙青青眸光一亮,没想到这么巧。
她和爹来县城,是想买些东西去霍家做客。
“小霍,这么巧,你也来买东西。”
孙木匠热情地同霍廷杰打招呼,拉着他的手拍着肩膀。
“孙叔好。”
余光注意到,一旁的孙青青也问了声好。
“我和我娘来买些东西。”
“老三,这是?”
刘文秀看着眼前俊俏的姑娘,早就挪不动眼,没想到她家老三还认识其他女同志,怎么从来没听这小子说过。
“婶子好,我叫孙青青和霍廷杰,是初中同学。”
“青青呀,这名字真好听。”
“孙木匠!”
刘文秀这才注意到,姑娘旁边站的这不是孙木匠嘛。
想当初老大结婚时打的那一套家具,还是托他给打的。
“刘嫂子!”
孙木匠也认出眼前的人是霍家大队长的媳妇,两个大队离得近,年纪差不多,再加上霍啸林又是大队长,他们见过几次面。
“娘,你和孙叔认识。”
“嗐,十里八乡的谁不认识孙木匠。”
霍廷杰一想也是原本做手工活的人少,孙叔的手艺这么好,他娘认识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