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炳去外书房,找邹应年,恭恭敬敬行礼后,和邹应年说:“父亲,童生的宴会,儿子能不能跟着您一起过去。”
邹应年并没有思考,直接答应,“也好。”
邹应年非常喜欢和欣赏这个儿子,虽是庶子,但人品和能力都在,实在难得。
每个家主,其实也想培养庶子成才,但因为顾虑重重,尤其是庶子的人品不敢保证,真的庶子太有才干,又怕压住了嫡子的光芒。
到时候,庶子再人品不好,争夺嫡子的权势,那可是乱家之根本。
大家族之所以能够昌盛,能够皇帝轮流做,世家永不倒,靠的就是世家的规矩,能够将所有人的力量都围绕着大家主做事。
大家主一般就是嫡子继承,若是没有嫡子,有的会让庶子过到主母名下,充当嫡子教养,可这个庶子的生身之母往往会被送走,甚至有的狠绝的,会直接处死这个妾室。
就是为了避免庶子充当嫡子出息后,到时候,威胁到主母的家族,非要将妾氏扶正,那也是乱家的根本。
当然,也有的会过继同宗的嫡子,不会过继嫡长子,但会过继嫡次子。
就看家族的选择。
但不管怎么说,庶子想要出头难,这是世家一致遵守的规章制度,就是为了家族越来越壮大。
可即便如此,庶子也不能都是废柴,那样的庶子对家族有啥用?
所以在保证嫡子,尤其是嫡长子的权利稳固后,会适当培养人品好、能力佳的庶子来辅佐嫡子执掌家族。
比如,邹应年有两位比较出色的庶弟,比邹应年小了七岁和十岁,一个是邹应云,已经官居二品的督察院的右都御史,一个是邹应言,如今掌管着邹家的诸多生意。
别看他们都挺有能力,但对于他这个邹家的家主还是十分尊重的。
做出什么事情,都要围绕他这个家主来做事。
因为邹应年掌控着家族所有的资源,若是邹应云以为他是二品大员了,而想要脱离邹家,另开一支,那么邹家还是可以有力量将他弄下“神坛”。
邹家不需要一个想要另开一直的人脉,需要的是围绕着家主来行动的政治力量。
邹应云便是那个力量而已。
可以将邹应云推上去,便能将他拽下来,虽然是两败俱伤,但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和以后的凝聚力,是非常需要这样做的。
邹应言更别说,虽然是掌管了邹家的生意,但他只是一个掌管者,所得利益都是邹家家主的。
想要撤了他,也是易如反掌。
但能够推这两个人出去,也是因为邹应年已经掌控了家族的权力。
也是多次考证了两人的人品。
所以,庶子想要出头,人品和能力缺一不可。
别说庶子出头难,即便是嫡子,不是嫡长子的话,都没那么容易出头。
只是为了确保嫡长子的权力,
即便是有能耐的嫡次子,在嫡长子绝对掌控家族之前,和庶子一个待遇,都难比嫡长子出色。
只是嫡长子掌控了家族势力后,嫡次子过的日子多少会比庶子轻松。毕竟还有主母的支持呢。
邹应年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见邹玉炳人品好,能力也强,加上邹夫人并不反对让邹玉炳出人头地,才会想要着力培养,以后好对邹玉枫是一个助力。
嫡支若不强盛,没准会被有能力的旁支所分权。
邹应年也需要培养自己的儿子,哪怕是庶子,都要有本事。
要不然,以后也难以掌控整个家族的权势。
这也是他为啥那么严格要求邹玉枫的一个原因,只有邹玉枫自己能立起来,才能够掌管好邹家。
邹玉枫立起来,也需要有帮手,父亲的兄弟做为帮手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邹玉炳和邹玉和也是邹应年培养的对象。
如今看来,邹玉炳更聪慧,为人沉稳,这样的人,更适合辅佐邹玉枫。
而邹玉和,和邹玉炳同岁,却是这次连童生都没有考中,相反喜欢舞刀弄枪,看来以后可以让其考一下武举试试。
邹应年的心里算盘,早就打好了,所以邹玉炳说要出席童生宴席,他一口答应。
需要让邹玉炳多接触学子,虽然这只是童生的宴席,但这些童生,不乏有好苗子,此时结交了,以后真的出息了,这些人没准还能够在政治上帮邹玉炳一把。
邹玉炳从邹应年那里走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才真正的松懈下来。
他一天天端着自己,一直不敢有所差池,生怕得了主母猜忌,得了父亲不喜,甚至到了老太太那里都要收着,免得更看中嫡孙的老太太对他有意见,妨碍到他以后的发展。
从小聪慧的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地位,注定了以后,他是辅邹玉枫的人,他没有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力。
想要过的舒坦一些,唯一的出路便是努力,期盼能够在未来时候,能够出人头地。
但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外面还好些,就怕家族不容他。
他一直在试探着父亲和主母,包括老太太对他的态度。他都打算考中秀才后,邹玉枫若还未能考中秀才之前,按兵不动,过几年再往上考,那时候,邹玉枫已经长大了,估计可以掌管了家族的资源了。
那时候,他才可以在安排下考虑继续科举。
一直到他父亲亲口对他说,邹夫人允许他继续科举,考虑到了他的人品比较好,先考举人再看情况。
这可让邹玉炳高兴够呛。
哪个秀才不想考举人啊,何况,他的先生说了,他的学问,明年的乡试,是可以下场试试了。
也就是说,有极大可能能够中举了。
邹玉炳闭了闭眼睛,靠着椅背想着自己的心事,这时候,他的姨娘,即他的生身之母赵姨娘身边的丫鬟小喜过来通知他,赵姨娘找他。
邹玉炳按了按乏累的额头,说了句知道了,便去寻赵姨娘。
“炳儿,今儿太太找你去干什么了?”
赵姨娘比较受宠,除了生了邹玉炳这个庶长子外,还生了两个女孩子。
加上邹夫人对妾氏并不严苛,所以,赵姨娘并不需要总在邹夫人面前立规矩,想见儿子了,也是可以招来看一眼。
要不然,家里的男孩到了六岁启蒙后都要搬去外院,内院的姨娘不得随意去外院。
所以,赵姨娘只能喊孩子过来看看。
这已经是邹夫人的宽容之处,要不然,邹夫人一句没有得到她准许不得随便招人进内院,赵姨娘都不能随便见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