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她?池雨微心里暗自琢磨,会是什么事情呢?
算了,既然暂时想不出来,也就不必过于纠结,先回农场再说。
池雨微手上提着不重的行李,脚步高兴地慢慢往回走。
有车代步的感觉真好,不仅节省了大量体力,速度也快了许多。
池雨微原本还担心走路回到农场时天色会晚一些,现在看来,回去应该还能赶上晚饭,这让她挺高兴的。
快步往农场走去,沿途的风景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却也让人倍感清爽,池雨微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许多。
回到知青宿舍,只见黄梦和赵玉梅两人已经先到了。
她们昨天就已经抵达,今天没有去上工,正悠闲地聊着天。
看到池雨微回来,两人都显得十分高兴。
“小微,你可算来了!”黄梦热情地迎了上来,“京市过年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热闹?我听说那里的庙会特别有意思,你去了没?”
黄梦一连串的问题让池雨微有些应接不暇,微笑着点了点头,“嗯,京市过年确实很热闹。庙会也去了,人山人海,各种小吃、表演应有尽有,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那你有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表演或者吃到什么好吃的?”黄梦一听就来了精神,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当然有,比如那个舞狮表演,真可是精彩绝伦!表演的师傅相当厉害。还有那些小吃,驴打滚儿、灌肠,味道都很棒!”池雨微津津有味地描述着自己在京市过年的经历。
黄梦一听就兴奋了起来,“哇,听起来真是太棒了!可惜我去走亲戚了,没能亲眼去看看。明年过年我一定要去看看?”
赵玉梅老家在河省县城,她们那里没有热闹的年会,过年全都在家里忙活,听到池雨微这般描述很是向往,“小微,驴打滚儿是什么?灌肠是猪大肠灌猪肉做的吗?”
黄梦也是京市人,她知道驴打滚儿就是一种点心,但灌肠她确实不知道,现在京市条件都这么好了,庙会还卖肉肠?
“是啊,小微,是什么样的肉肠?”
“驴打滚儿就是用粘糕做的一种,将黄粘米面蒸熟后,摊开撒上熟豆面和红糖,然后卷起来一切,状如螺丝转儿,口感软糯香甜。”
“灌肠也并非是用猪大肠灌制的猪肉食品,而是用淀粉制作成肠形,再煎烙成外焦里嫩的状态,最后浇上蒜汁盐水,喜欢的辣可以再来点辣椒粉,便宜味道又好。我和我弟去买的时候排了老长的队呢。”
黄梦更是讲得起劲,不仅询问了池雨微这段时间回老家有哪些新鲜事,还分享了自己在家的过年经历。
三人围坐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赵玉梅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附和,仿佛也跟着池雨微和黄梦一起领略京市的风土人情。
她虽然没有去过京市,但也能感受到她们描述下的那份热闹和喜庆,心中燃起了对京市的向往和期待。
“哈哈,你们看,这是我妈妈特意帮我抢的雨鞋!”黄梦得意地扬了扬手中的雨鞋,脸上也满是笑意,“想想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咱们冒着倾盆大雨抢收水稻,脚都泡得发白,快要脱皮。现在好了,有这双雨鞋,咱们再也不用怕雨水浸泡,干活也能更利索些!”
池雨微看着黄梦手中的雨鞋,心里也替她高兴。
这样一双雨鞋对于她们这些知青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防护装备。
“对了,小微,”黄梦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池雨微,“咱俩都忘记交换地址了。看看隔得近不近,要是近的话,以后过年回家,咱俩还可以串个门!玉梅,你老家的地址了,要是哪天咱们能回去了,留在地址以后还能联系。”
池雨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咱们虽然是下乡到了农场才成为好朋友的,但以后回了京市,情谊不能断!”
黄梦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和池雨微一样,来自京市,生活在一个相对不错的家庭。
温暖有爱的家庭背景让她心思清明,对待朋友也格外真诚热情。
交换京市的地址没问题,以后知青返乡,她们各自回归原位,有地方也方便联系。
“还有啊,玉梅,”黄梦又将目光转向了赵玉梅,“你有没有买到雨鞋啊?要是没有的话,我写信回去让我妈妈帮忙买一双吧?”
当时黄梦母亲帮忙购买雨鞋的时候,只买了她的那双,雨鞋不好买,过年放假回家,她也去百货商店看了,一直没有。
池雨微跟自己一样,都是京市人,家里条件不错,不会缺一双雨鞋,所以她只关心了赵玉梅。
赵玉梅笑着摇了摇头,“小梦,你不用担心我。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在我们那儿的供销社已经买到了雨鞋。”
她下乡到南田农场算是到了一个好地方,每个月能拿工资,这次回家给家里补贴了一些,剩下的她打算自己存起来。
说到家里,赵玉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黯淡。
她知道家里困难,也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父母。
原本,这次回家她准备把工资全部交给家里,因为她觉得家里过的不容易,自己好不容易能挣到钱了,理应回报父母。
但回家前,池雨微的一番话却让她改变了想法,“玉梅,你首先是你自己,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工资是辛苦所得,可以给父母一些,但也要记得给自己留有余地。”
赵玉梅原本以为,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回家之前,她还想着要把钱全部拿给父母。
但,回家后母亲的言语却让她有些心寒。
“玉梅啊,家里弟弟妹妹上学要花钱。”
“玉梅啊,今年买年货花了不少钱。”
“玉梅啊,去年你爷爷生病,家里也花了不少钱。”
赵玉梅听出来了,母亲这是在变相地向她要钱。
那一瞬间,她想要把钱全部给家里的心淡了下来。
最终,只拿出了一半的工资交给家里,原本以为这样能得到母亲的夸奖和认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母亲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的喜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