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占有地形优势,守备四连根本挡不住鬼子一个小队的进攻;
老兵擅长打野战,新兵适合打防御,新兵面对战争时心里没角落,阵地给了新兵足够的依靠。
就像吴启华,尽管他第一次面对鬼子时连手指都在哆嗦,但他并没有退缩,因为背后就是黄天厚土。
鬼子非常的狡猾,上窜下跳,滑的就像猴子一样;
吴启华在新兵集训时打出过5发子弹47环的好成绩,可以说弹无虚发,但这不影响他在实战中三枪都放了空。
在野战中打运动中的鬼子跟打死靶子完全是两个概念,他浪费了三发宝贵的子弹,这在战场上足以致命;
好在他是幸运的,战壕给了他犯错的机会,替他挡住了纷飞的子弹。
吴启华拉动枪栓,再次推上一发子弹,前三发子弹尽管打飞了,但也给了他一些灵感,比如射击时的提前量、稳定性等。
他期待用鬼子的狗命来应验自己的灵感,于是就盯上了一个老鬼子,这鬼子还是个伍长,贼得跟猴一样。
鬼子的小组进攻和吴启华在新兵时所学的战术差别不大,他盯着的伍长就是一个小组的灵魂;
鬼子伍长每次突击都会有其他三个鬼子火力掩护,行进的路线和频率都是不规则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击中目标的难度。
如果换成其他三个鬼子,吴启华有信心击中,但他想挑战自己,绝不降低标准。
鬼子伍长并没有察觉有人盯着他,但他的战术动作依然是无可挑剔,这就是老鬼子的战术素养,有时甚至刻板到机械。
他们的散兵线距离守军的战壕还剩六十多米,小队长并没有下令停止进攻,那他就得继续往前突进;
一个小队击溃华夏一个营的阵地都有先例,所以武田小队上上下下都没当成是一次试探性进攻,而是要首战就击溃守军。
当其他组员向前突进了两米后,鬼子伍长就像教科书中规定的那样向左窜出一米多,然后向右前方突击到位;
吴启华等的就是这一瞬间,凭着感觉果断扣下扳机,子弹是射向鬼子伍长运动轨迹侧前方的。
鬼子伍长的心头瞬间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就像被死神盯上;
由于运动的惯性,他的身体几乎是迎着子弹撞上去的。
炽热的子弹穿透了他的太阳穴,从另一面窜出,鬼子瞬间就失去了意识,跌入到无尽的深渊中。
吴启华的嘴角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做到了!
在击中鬼子的那一瞬间,他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林高手,浑身每一根汗毛都是舒爽的。
他仿佛看到了其他几个鬼子眼中的恐惧,就像猎物见到了猎人;
武林高手在打通任督二脉后就是尽情的杀戮,吴启华同样也是。
他麻利地推子弹上膛,面对一名脚步已经慌乱的鬼子,再次发出了死亡召唤;
鬼子在痛苦的挣扎,仍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爽!”
吴启华刚低头取子弹,班长一脚将他踹倒在地;
一枚掷弹筒专用榴弹在他身后爆炸,弹片横飞,吴启华靠着老兵的照拂又躲过了一劫。
“班长,你怎么啦?”
“怎么全是血,你可不能死啊!”
吴启华被吓坏了,他才刚刚学会走路,可不想班长为保护自己牺牲。
“行啦,老子还没死呢,哭啥丧!”
班长的背上中了一枚弹片,卡在了肩胛骨上,还不足以致命。
“不要管我,先打退鬼子再说,老子还顶得住。”
班长疼得脸部肌肉都变形了,仍然在指挥战斗。
吴启华在新兵集训队学习过战场急救,此时抢救班长比打鬼子重要。
只见他一把撕开班长伤口处的军装,伏下身子用刺刀撬出弹片,然后掏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给班长止血、上药,最后用简易包扎法包扎好。
整个过程班长只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顶军帽,以免咬碎牙齿。
吴启华的手法非常的粗糙,庆幸弹片嵌入肉体不深,班长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你小子是不是在搞报复,粗手粗脚的差点弄死老子。”
吴启华的脸上肉眼可见的尴尬,他这可是粉嫩的第一次;
属于赶鸭子上架,心里也没有底,随之咧嘴一笑。
高远山骂人时中气十足,说明死不了,他不用再为自己的粗手粗脚内疚。
“还愣着干什么,打鬼子!”
刚刚晃过神来的班长一骨碌爬起来,这点轻伤还不至于让他下火线,他还打算找鬼子找回场子呢!
此时武田小队已经接到后方下达的撤兵指令,中岛大尉的理智战胜了狂妄,试探性进攻而已,犯不着打光武田小队;
鬼子撤退时依然是很有章法,远程火力压制、班组交替掩护,不给守军任何反击的机会。
林连长非常的沉着,他压根就没有带着一群新兵去反击鬼子的想法,那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鬼子撤走的时候不仅带走了轻、重伤员,还顺走了几条枪,整个过程从容不迫;
气得吴启华对着鬼子背影又开了一枪,可惜这次没有击中目标。
林思源吹响了防炮的铜哨声,吴启华机灵的把脑袋缩进战壕内;
新兵怕炮,老兵怕号,在见识了班长的惨状后,他对鬼子火炮更加敬畏。
吴启华刚把脑袋缩进去,炮弹就呼啸着砸了过来,守备四连的阵地很快就被炮火笼罩。
高远山背对着战壕,半蹲在地上,尽管伤口处疼痛难忍,但他还是坚持用这种方式躲避炮火;
吴启华也是有样学样,并且竖起耳朵倾听炮弹划过的声音,寻找规律。
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习惯了在事物运动中寻找规律;
他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包括炮弹的落点,这样有助于他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存活下来。
鬼子的炮弹一轮轮落下,有的远、有的近,落点远近的声音有着细微的差距,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
“轰!”
一枚迫击炮弹就落在吴启华的跟前,震得他脑袋嗡嗡响,如果没有战壕庇护或者威力更大一些,吴启华都要下线了。
他的运气不错!
炮火开始延伸,吴启华已经能听出来鬼子要发起步兵冲锋了。
“突刺给给!”
山脚下,中岛大尉下达了步兵冲锋的命令,这次投入了两个小队;
受地形限制,这已经是极限,多了就是送人头。
为了最大限度的牵制守军,中岛又将武田小队派到侧翼实施迂回作战,试图从主道的另一侧绕过去。
武田带着剩余的三十多个鬼子在陡峭的山道艰难爬行,没一会有人踩到了地雷,被炸断了双腿,然后滚落悬崖,摔了个粉身碎骨。
“八嘎呀路,有地雷!”
武田吓得脸色都变了,西侧的山路本来就陡峭难行,现在又出现了地雷,换谁都头疼。
林思源并没有将鬼子的侧翼迂回放在心上,几十个鬼子而已,过去了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守备四连的对手是正面的上百鬼子,尽管鬼子兵力增加了一倍,但林思源对于守住阵地的信心更足了。
新兵只要挺过了第一轮进攻,后面的战斗只会表现越来越稳,直至成长为真正的老兵。
大部分新兵都会死于第一场战斗,活下来的就是老兵,这是战场法则。
因为占据着地形优势和兵力优势,在鬼上的第一次进攻中守备四连伤亡并不大,甚至要略低于鬼子,这让林思源信心大增。
当鬼子的散兵线推进到八十多米的距离时,他就下令开火,这回他不敢托大了,毕竟有上百鬼子。
雨点般的子弹喷向鬼子的散兵阵,不时有鬼子被放倒,双方开启了新一轮的生死搏杀;
还有四十多分钟,守备四连的新兵们必须要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