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长枪在敌阵中翻飞,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然而,北蛮士兵实在太多,无忌道长寡不敌众,渐渐感到体力不支。
他的身上已经添了数道伤口,鲜血不断流淌,但他依然咬牙坚持,不肯退缩半步。
“道长,小心!”
一名士兵惊呼道。
只见一名北蛮将领挥舞着大刀,朝着无忌道长砍来。
无忌道长躲闪不及,被大刀砍中肩膀,鲜血喷涌而出。
他踉跄着后退几步,险些摔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一阵嘹亮的号角声。
“援军!援军来了!”
城墙上的士兵兴奋地喊道。
无忌道长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大军正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疾驰而来。
为首一人,正是沈玉书。
沈玉书率领大军赶到雁门关,迅速加入战斗。
“杀!”
沈玉书一声令下,大华将士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北蛮军队见援军到来,顿时乱了阵脚。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攻破雁门关,没想到却遭到了顽强抵抗,如今援军又至,更是让他们心生畏惧。
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沈玉书身先士卒,浴血奋战。
手中的长剑早已卷刃,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陛下,小心!”
一名士兵突然惊呼道。
只见拓跋烈手持弓箭,躲藏在暗处,正瞄准沈玉书。
“嗖——”
说时迟那时快,一支羽箭裹挟着风声,直逼沈玉书面门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沈玉书身旁的侍卫猛地向前一扑,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这致命一击。
“噗”的一声闷响,羽箭深深地扎进了侍卫的胸膛,他口中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大胆贼子,竟敢行刺朕!”
沈玉书的双目瞬间变得赤红,一股滔天怒火从心底喷涌而出。
他一把抽出侍卫腰间的佩剑,指着远处的拓跋烈,咬牙切齿地吼道:
“拓跋烈,朕今日必将你碎尸万段!”
沈玉书挥舞着长剑再次冲入敌阵,所到之处,北蛮士兵纷纷倒下。
他身法矫健,招招致命。
“杀!”
沈玉书怒吼一声,手中长剑将周围的敌兵逼退。
两军交战更加激烈……
沈玉书与拓跋烈终于短兵相接。
拓跋烈手持弯刀,刀法诡异多变,招招狠辣,一度让沈玉书陷入苦战。
“沈玉书,你的剑法也不过如此!”
拓跋烈狞笑着,手中的弯刀直取沈玉书的咽喉。
沈玉书冷哼一声:
“雕虫小技!”
他身形微微一侧,躲过了这致命一击,同时手中长剑反手一撩,逼退拓跋烈。
“拓跋烈,你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沈玉书怒喝道。
拓跋烈狂笑道:
“沈玉书,你休要猖狂!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两人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刀光剑影,交织成一片死亡之舞。
拓跋烈武艺高强,招式刁钻狠辣,一度让沈玉书险象环生。
“沈玉书,你终究还是败了!”
拓跋烈狞笑着,手中的弯刀已经逼进沈玉书的面门。
然而,沈玉书早已看穿了他的意图,身形一侧,再次躲过了这致命一击。
紧接着,大宗师境界的修为全面爆发。
“拓跋烈,你的死期到了!”
沈玉书一声暴喝,手中的长剑带着凛冽的杀气,直刺拓跋烈的胸膛。
“不!”
拓跋烈惊恐地瞪大了双眼,却已无力躲闪。
“噗!”
长剑透体而出,鲜血喷涌而出。
拓跋烈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最终身体缓缓倒下,气绝身亡。
北蛮军队见主帅拓跋烈身死,顿时军心涣散,原本严密的阵型迅速散开,溃不成军。
“逃啊!主帅死了!”
“大华的军队杀过来了!”
“快跑!再不跑就没命了!”
恐惧的呼喊声响彻整个战场。
沈玉书高举着滴血的长剑,振臂高呼:
“将士们,随朕杀敌!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大华将士们士气高昂,追杀着溃逃的北蛮军队。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远处山坡上,忽鲁不古面色惨白,望着溃败的北蛮军队,心中一片绝望。
“完了……全完了……”
他喃喃自语道。
身旁的副将焦急地问道:
“大汗,我们现在怎么办?”
忽鲁不古咬了咬牙,无奈地下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可是大汗……”
副将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忽鲁不古打断了。
“执行命令!”忽鲁不古怒吼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北蛮大军退去,留下满地的尸体。
沈玉书勒住战马,望着远去的北蛮军队,心中豪情万丈。
“此战,大华必胜!”
雁门关之围终于解除。
城墙上欢呼雀跃的将士们互相拥抱,欢呼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
无忌道长身负重伤,血染征袍,被几名将士小心翼翼地抬回城中救治。
沈玉书快步走到担架旁,关切地问道:
“道长,你的伤势如何?可还能撑得住?”
无忌道长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却强忍着疼痛挤出笑容:
“陛下不必担心,贫道这点伤不算什么,死不了。此战多亏陛下及时赶到,否则雁门关恐怕……”
他剧烈地咳嗽了几声,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沈玉书见状,连忙取出手帕,轻轻擦拭掉无忌道长嘴角的血迹,心疼地说道:
“道长不必多言,你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好好养伤,待伤势痊愈,朕重重有赏。”
说罢,他轻轻拍了拍无忌道长的肩膀,以示安慰。
沈玉书随后又召集了守城将士,站在高台上。
望着一张张浴血奋战后的疲惫面孔,他朗声道:
“将士们,你们都是我大华的英雄!你们的英勇表现,朕都看在眼里!朕为你们感到骄傲!”
将士们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大华万岁!”
声音响彻整个雁门关。
沈玉书继续说道:
“朕已下令厚葬为保护朕而牺牲的侍卫,并抚恤其家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大华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