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作为大明的皇帝,于对方也是有所忌惮,朱允熥的成长让他也是自心底里有些毛骨悚然!
根据对方所展现出来的势不可挡的架势,如今的大明防御估计会跟豆腐一般一撞就碎。
尤其是对方的手底下可谓是名将如云,蓝常二人自是不用多说,这都是疆场上的宿将了,但是戚祥等新一辈的将领如同新星一般冉冉升起,实在是有点让人后背直冒冷汗!
那时,只要朱允熥愿意率领军队南下,将会如入无人之地,势如破竹的席卷整个大明,况且浙江那边还有对方留下来的后手。
要是后院起火,朱棣恐怕有些顾不自暇。
现在的大明也可以说是风雨飘摇!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朱棣又一个头两个大。
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让朱允炆强大起来了也就算了,如今朱允熥也有了自己的势力。
尤其是朱允熥这个对手还是他一手给养起来的!
这时他在想,如果当初自己并没有进入金陵称帝,或许能够随着对方创建一番丰功伟业。
不过现如今既然都这样了,那么他就得去做些准备才行,毕竟皇帝的宝座,这样的权力实在是让人难以割舍。
不然的话纵观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折腰了!
他在大殿当中来回的踱步着思考接下来如何应对。
过了一会儿才停住脚步,目光看向观童,思来想去之下还是打算做点什么:“传朕旨意,朕要召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
观童闻听此言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连忙传旨去了。
奉天殿内外,呼呼啦啦的站满了人。
此时的他们都有些茫然。
今天的朝会实在是有点诡异。
倒不是召开朝会有什么不对劲,要知道作为天选打工人,不管是如何时辰都要随时待命。
但今天的朝会属实是有点离了大谱。
谁家好人的朝会居然会在晚上进行。
寻常的召开朝会,可都是大白天,凌晨的时候就召开了。
怎么想今天的朝会都透露着几分诡异。
奉天门外,等候着上朝的不少的人在下面都议论纷纷。
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大事,才会在这个时候召开朝会。
但是不管是谁,闲聊了几句都发现谁也不晓得究竟是怎么了。
哪怕是李善长这个当宰辅的都有些发懵,不似先前的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伴随着一名太监挥舞了手中的鞭子三下,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要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如若在私下交流就会被在一旁的太监记录在册。
冠以目无尊长之罪论处。
轻则打一顿罚奉贬官,重则真可就是直接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所以一个个立马三缄其口,鱼贯而入般进入到奉天殿中,准备开始上朝。
伴随着公鸭嗓太监的一声喊,朱棣缓缓走了出来坐上龙龙椅,坐定之后扫视了一下御阶下的一众臣公。
淡然开口:“想来诸位对于此次朝会都有些疑惑不解,其实之所以会如此,是有些事情要告诉你们。”
说完便示意观童把那封朱允熥的战报送到了李善长的手中。
朱棣面色如常让人看不出喜怒之色来。
“李相就由你来念一念这封书信吧。”
李善长拱了拱手,说了一个是字之后便展开书信读了起来。
可是越往下越是难以压制自己心中激动的情绪。
手都有些抖了起来。
听着那封战报,在场的文武官员也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如今的朝会算是一个小朝,只有从四品的官员才能够进入其中可谓是大明的肱骨之臣。
他们早就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本领。
在他们的印象当中,虽说在浙江的时候朱允熥确实是有了些许的作为,摆脱了病秧子无能之辈的名声,可现如今的所作所为,却是让他们颇为的震撼。
当初对方选择进入辽东,打算征讨朝鲜的时候,这些朝臣们可都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来的。
毕竟他们在心里早就暗自盘算着,这应该是朱棣想要把对方给安排出去,好给自己扫清障碍。
但谁能想到不仅这个障碍没有扫清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依照如今的这个局面来看,恐怕接下来大明各处少不了,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来。
到时候三方势力究竟谁能够取胜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众人的心思各异。
李善长把战报念完之后,立马拍起马屁来:“吴王为我大明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皆是仰照陛下的决断,当初要不是陛下派吴王征讨朝鲜也不会让他把蒙元打的七零八落。”
“幸赖陛下天威做成此事,陛下不愧是有成之君,能够侍奉陛下,是我等做臣子的福分。”
老奸巨猾的李善长把话说完,就带着一众臣工呼呼啦啦的跪倒在地。
如同排金山倒玉柱一般。
“恭贺吾皇创下万世之功绩,成为万世之表率!”
众人的声音在大殿当中久久回响。
只不过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棣心中却是颇为惆怅。
说了几件其他的小事情之后便选择了退朝,但把李善长梅殷几人给留了下来。
既然如今都是自己人了,那朱棣也就不需要有丝毫的藏着掖着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李相,如今朱允熥势大万一有什么其他的心思,恐怕对于大明百姓而言,会是苦事一桩。”
“如今朝廷初定不久,朕实在是不忍心让百姓们再次置身于水深火热当中。”
“不知对此理想可有什么良策?!”
捋着胡须沉吟许久之后,李善长给出了自己的办法来:“陛下,依老臣来看,如今应该做两手准备,一来是通知边塞九王提前准备抵挡住对方南下。”
“二来是把对方留在浙江的后手,彻底的根除,防止他们趁此时机揭竿而起,如此这般,才能够让朱允熥有所忌惮。”
不得不说,李善长还是有着几分能耐,三言两语就说到了朱棣的心坎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