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在营帐中,正对着军事地图沉思,谋划着下一步围剿叛军的方略。
突然,一名探子神色慌张地冲进营帐,单膝跪地,急声禀报:“大人,真宁县已被王左挂攻破。”
洪承畴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怒,他霍然起身,宽大的披风随之而动。
“王左挂好大的胆子!”洪承畴怒喝一声,双手紧紧握拳。
他深知真宁县虽不是军事要冲,但地理位置颇为关键,如今被叛军攻破,不仅会让朝廷颜面扫地,更会使周边地区陷入恐慌,叛军的气焰也会越发嚣张。
“传我将令,即刻集结大军,向真宁县进发。本帅要让王左挂知道,与朝廷作对绝没有好下场!”
洪承畴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营帐中回荡,众将士齐声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一时间,军营中号角齐鸣,人喊马嘶。
士兵们匆忙而有序地整理着装备,搬运粮草,牵出马匹。
洪承畴身披战甲,头戴红缨盔,跨上他那匹高大的战马,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真宁县疾驰而去。
行军途中,洪承畴面色冷峻,心中暗自思索着王左挂的意图和战术。
他深知王左挂并非鲁莽之人,敢主动出击攻打真宁县,必定有所图谋。
“难道他是想以真宁县为据点,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还是另有奇兵之计?”洪承畴喃喃自语道。
他一边思考,一边不断派出探子,打探前方的消息,同时命令军队加快行军速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真宁县,阻止王左挂的进一步行动。
而左王挂这边迅速得到消息。
“头领,洪承畴的大军眨眼间便要杀到,咱们真宁县怕是守不住了,这可如何是好?”
亲信苗美满脸焦急地向王左挂说道。
王左挂浓眉紧皱,目光中透着决然:“守不住便不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耀州乃是西安府的要地,我们转攻耀州,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众将士听闻,面面相觑,虽心中有些疑虑,但见将军如此果断,也纷纷振作起来。
王左挂深知,真宁县虽有一定防御工事,但兵力与洪承畴的大军相比太过悬殊。
而耀州,作为西安府的关键之地,一旦拿下,不仅能获取大量物资补给,还可打乱洪承畴的战略部署,为己方争得一线生机。
残阳如血,洒在古老的真宁县。
城内的街巷中,人们奔走相告。青壮们握紧了手中简陋的武器,眼神中透着决然;老弱妇孺们则满脸惶恐,在家人的搀扶下匆匆收拾着行囊。
王左挂深知此次转移责任重大,他迅速组织起队伍,安排青壮们在队伍四周护卫,将老弱妇孺护在中间。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出发,长长的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向南行进。起初的道路还算平坦,他们穿过真宁县外的田野,田野里的庄稼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在为这支命运未卜的队伍担忧。
队伍中的老弱妇孺们,脚步踉跄,却也在努力跟上队伍的步伐。
行军途中,王左挂鼓舞士气:“兄弟们,此去耀州,虽有风险,但我们不能畏惧。唯有进攻,才可能有生机,待拿下耀州,荣华富贵少不了大家的。”
士兵们听闻,高声呼喊,士气渐涨。
行至不久,便进入了黄土高原的深处。
这里的地形如同一头狰狞的巨兽,沟壑纵横交错,塬面广阔却又崎岖难行。
队伍的行进速度陡然慢了下来,人们小心翼翼地在沟壑间穿梭,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滑落。
青壮们一边搀扶着老人和孩子,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大家加把劲,过了这片黄土高原,咱们就能缓口气了!”
王左挂骑在马上,高声呼喊着,试图鼓舞士气。可他的心中也充满了忧虑,这样的速度,何时才能到达耀州?
就在这时,探子来报,洪承畴的追兵已越来越近,先锋部队距他们仅有数十里之遥。王左挂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一旦被追上,便是一场惨烈的屠杀。
“加快速度,不能停歇!”王左挂下令道。队伍在慌乱中加快了脚步,可老弱妇孺们毕竟体力有限,许多人渐渐掉队。
王左挂望着那些疲惫不堪的身影,心中十分不忍,但他明白,此刻若是停下救援,便是对整个队伍的不负责任。
他只能不断地催促着队伍前进,同时让青壮们尽量帮助那些掉队的人。
经过几天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子午岭脚下。
子午岭巍峨耸立,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队伍在山脚下停了下来,众人望着眼前的大山,心中满是绝望。
“这山……咱们怎么过得去啊?”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说道。
王左挂下马,走到队伍前面,望着子午岭,沉思片刻后说道:“此山虽险,但唯有翻过去,我们才有活路。大家相互扶持,一起上山!”
于是,队伍开始向子午岭进发。山路崎岖狭窄,荆棘丛生。
青壮们挥舞着刀剑,在前面开辟道路;老弱妇孺们则在后面艰难地攀爬。许多人手脚被划破,却强忍着疼痛,一步一步地向上挪。
在山中行军,物资的匮乏也愈发明显。粮食逐渐减少,水源也难以寻觅。人们又饥又渴,疲惫不堪。
王左挂看着日益艰难的处境,心急如焚。他派出小分队在山中寻找水源和食物,可收获寥寥。
“头领,这样下去不行啊,兄弟们已经没多少力气了。”一位将领来到王左挂身边,满脸忧虑地说道。
王左挂望着疲惫的士兵和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但他知道,绝不能放弃。“传令下去,杀马充饥,先让老人、孩子和伤员吃。”王左挂咬咬牙说道。
杀马的消息在队伍中传开,众人沉默不语。
马肉虽能暂时缓解饥饿,但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力量。
在子午岭中艰难地行走了数日,他们终于翻过了主峰。
然而,下山的路同样艰难,陡峭的山坡让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滚落下去。
队伍只能缓慢地向下挪动,期间不断有人摔倒受伤。
王左挂亲自在危险路段指挥,让青壮们搀扶着老弱,一步一步慢慢下行。
终于,走出子午岭后,他们进入了渭北高原。这里的地势相对平缓一些,但众人早已精疲力竭。
而且,洪承畴的追兵仍在身后紧追不舍。王左挂看着身后疲惫不堪的队伍,再看看渐近的追兵,心中一横,决定兵行险招。
他留下一支小股部队,伪装成大部队的样子,故意放慢速度,并且大张旗鼓地生火做饭,制造出大部队在此休整的假象。
而他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趁着夜色和山间小路,悄然加速前行。
洪承畴的追兵看到前方的烟火,以为王左挂的大军就在眼前,于是加快速度赶来围剿。
当他们赶到时,却发现只是一支小部队,方知中计。
而此时,王左挂已带着主力部队远远甩开了追兵,向着耀州疾驰而去。
为了确保不被再次追上,王左挂命令部队日夜兼程。
士兵们和百姓们强忍着身体的极度疲惫,咬牙坚持。他们沿着渭北高原的小路前行,避开大路,以防遭遇敌军的埋伏。
途中,他们还遭遇了几次小规模的山匪袭击,但王左挂的部队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剩余的战斗力,成功击退了山匪。
随着距离耀州越来越近,队伍中的人们心中渐渐燃起了希望。
经过数天的日夜兼程,王左挂终于带着众人远远地甩掉了洪承畴的追兵,抵达耀州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