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后,发现是王艳,招娣一脸惊讶:“二婶,是你?你咋这么早过来,正好我做了千层饼,你进来尝尝。”
说着,招娣拉着王艳的手进来,一边走一边高兴的嚷嚷:“妹妹,二婶来了。”
和招娣的兴奋不同,王艳有些心不在焉,这一路走来,她一直在想到底要怎么样开口。
“二婶来了?”招莲愣了一下,她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在招莲的印象中,王艳很少会这么早过来找自己,看来她肯定是有事。
“二婶,你来了,快坐,刚好招娣做了饼子。”看着王艳进来,招莲迎了上去。
“二婶,快尝尝我做的千层饼。”招娣献宝似的把千层饼递了过去。
看着王艳咬了一口,招娣一脸询问:“咋样?”
这一口咬进去,王艳两眼发光:“嗯!好吃。”
这饼子实在太好吃,一不小心王艳吃了两个,差点忘记了自己为啥过来。
直到招莲问,她才想了起来,顿时脸又垮了下来。
看见王艳一脸犹豫,招莲眨着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二婶,说吧,你到底有啥事?”
“唉!”
王艳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只能如实说了,双全在家还等着呢。
“招莲,二婶对不住你!可我实在是没法子。”说着,王艳红了眼眶,把这事一五一十对招莲说了。
嘿嘿!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招莲总算是明白了,这兜了一大圈,居然又和乔丹给绕上了。
看招莲不吭声,王艳继续说:“招莲,我知道这事让你为难,你要是不愿意,二婶也不勉强。”
要是王艳知道,这乔大少爷的伤和自己也有关系,更是会惊掉下巴。不过招莲也不打算说,以免吓着她。
招莲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去!怎么不去?”
刚好她也得要去清家具铺的账了,正好自己也准备做肥皂,看看能不能跟这乔东家谈合作。
有段时间也没见那娘娘腔,也不知道他现在咋样,那哮喘好了些没。
看来这李春花还想着她的宝贝儿子,到底也是自己名义上的弟弟,那就带他去,暗地里让李春花偷偷的能瞧上一眼。
另外,上次她说要捉长虫给乔老东家做一个龙虎凤汤,那事一直没落实。
正好,自己想要跟他谈合作,就当是给他送一份大礼,到时候说不定李春花还能怀上呢!
想着要是给乔风又添一弟弟,这事她想想就觉得好笑。
听说招莲要去,王艳一脸愕然,又一脸羞愧:“招莲,听说那乔大少爷脾气不好,我担心~”王艳有些心虚,越说越小声。
招莲眼睛亮晶晶:“二婶,你就别担心,你先回去让二叔等着我,我要出去一趟,待会儿我去你们家!”
“那何家那边咋办?”王艳不放心,问了句。
招莲挑了挑眉,眼神狡黠:“没事,我自有办法,你先回去。”
送走了王艳,招莲叮嘱招娣在家里熬猪油,背着背篓走去了旧宅。
以前门一打开,小青就会习惯性的爬上她的肩膀。
现在小青冬眠了,招莲过去看了它一眼,盘在那里一动不动。
随后招莲挪开水缸进了通道,向勾魂山走了上去。
因为此行有目的,所以招莲并没有在通道里多做停留,直奔目的地。
招莲要抓一条眼镜长虫,可是现在冬眠了,必须得找到它的巢穴。
这一点难不倒她,这段时间她抓长虫也抓出了经验,更何况师傅杨猎户也曾教过她相关的一些经验。
很快,招莲就找到了长虫的洞穴,用砍刀挖了起来,果不其然,一条眼镜长虫一动不动绻缩着盘在那。
招莲拿起来就扔进了布袋子,接着去找起了山鸡和野猫。
现在招莲抓出了经验,凭着嗅觉和一些动物的喜好,通过范围活跃度,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粪便,就能精准判断这动物的巢穴在哪。
不到一刻钟,招莲抓了两只野鸡和一只野猫,赶紧返程。
因为招莲个小,在秘密通道通行更是毫不费力,很快招莲很快就回到了旧宅。
临走前,招莲特意交代招娣,说自己出去一趟,要是晚上回不来,也让她别担心。
招娣还是一脸担心:“妹妹,刚才听二婶说了,那乔大少爷脾气这么怪,我怕~”
招莲挑了挑眉,嘴角上勾:“怕啥?我这回去可是挣钱。”这回她可得狠狠的敲敲乔大少爷一笔。
说着,招莲背着背篓出了门。
李双全心里着急的很,在家里不停的走来走去,晃的陈冬花脑袋都晕了。
陈冬花瞪了他一眼:“老二,你停一停行不行,晃的我眼都花了。”
李双全一脸着急:“这招莲怎么还没过来?媳妇儿,她是不是说了要过来?”
王艳点了点头:“对,她让你等会儿。”
不仅是李双全着急,刘春梅更加着急,自己丈夫现在还在乔家,也不知道到底咋样了。
刘春梅走到了院门口张望了起来,站了好一会儿,终于发现招莲走了过来,顿时眼睛一亮,松了一口气。
招莲走近,还没等到刘春梅开口,招莲跟她说了:“三婶,这东西你帮我先拿着,我得去何家一趟。”说着把背篓的东西给她递了过去。
刘春梅一颗心提了起来,何家人也不知道愿不愿意让招福过去,怕是要费一番周折。
这几天接好了骨头,何木明显的觉得脚没那么痛了,再加上梁大夫定时定后过来,还有这药内服外用,他现在精神也好多了。
本以为招莲过来是看何木,老杨氏也没搭理她。
看见招凤,招莲把她拉到角落,给她塞了一些千层饼。顺便小声跟她说了自己要把招福接走的事。
招凤摇头:“这怎么行,要是被阿奶知道一定不同意,二娘走了就走了,为啥还要带招福过去!”
这事一时半会儿跟你说不清楚,说着,招莲直接找到了老杨氏,跟她说自己要租招福一天,给她50文钱。
听她这么一说,老杨氏心动了,借招福一天就能有50文钱进账,这么好的买卖去哪找?”
梁氏眼珠子一转:“娘,要我说这其中肯定有猫腻,为啥她不租别人,就租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