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毕竟有求于苏云,对苏云还不错的,把许多生活用品给送了过来,这小屋中基本上不缺什么了。
苏云随手拿起其中一根蜡烛看了看。
好家伙,还是皇家专用的!
蜡烛在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奢侈用品,民间卖的都挺贵的,更何况皇家的呢!
点燃一支蜡烛,很快整个屋中就充斥着一股特别香的蜡油味,这蜡烛居然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
自己一个人住,苏云的生活变得规律了起来。
早上去给老太公看看病,陪刘邦一家聊聊天,顺便再听刘邦聊聊朝堂上的事,和刘邦一家的关系也快速升温。
现在,吕雉和刘盈都快把他当成一家人了。
小太子喜欢跟着苏云,看着苏云给爷爷扎针,甚至想要跟着苏云学学,想要帮忙治疗爷爷。
刘老太公看着这个孙子打心眼里喜欢,觉得比那个什么如意强多了,从来没来孝顺过自己。
苏云也不喜欢刘邦的小妾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一家,但人家一家人吐槽就吐槽了,自己一个外人没权管这些事情。
毕竟那可是皇帝的女人,自己就是不喜欢,又能说什么呢?
下午就去师父那里修修道,理解一下道家的讲义,顺便再跟着三位师伯(师叔)学习一些他们精通的事情。
就这么累一天下来,苏云也不想往外跑了,基本上回到自己的小屋里,要么看看医书,要么就直接睡觉了。
这些医书真的很难懂,毕竟大多都是战国时代编起来的,秦统一没几年,这些工作还没落实到位,汉朝也刚刚建立,还不太稳定,没有人对医书方面下手。
战国时代有许多国家,他们的文字都不一样,导致这些书编的乱七八糟的,有很多字苏云都看不懂。
看不懂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看,毕竟穿越过来六年了,以前那些医学的记忆基本都忘的差不多了,现在又没法看未来的医书。
……
现在刘邦晚上也没有心情去陪戚夫人了,基本上没有工作就会来陪自己的老爹。
他对不起自己的老爹,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老爹老是给他擦屁股。
等到了中年成了汉王,老头子没跟着享几天福,就被抓到楚营当人质了,可以说是受尽了磨难。
如今,大汉刚刚建立,老爹被封太上皇,刚享受了没几年,身体就成了这样,让刘邦心里怎么过得去?
刘邦把自己的龙床让给了老爷子,自己又在旁边搭了一个床,天天陪着老爷子回忆回忆过去的生活。
两个人聊到几十年前,刘邦去村里偷林寡妇家的狗,聊到刘邦维护好兄弟卢绾而贱卖了家里的牛,两个人都不禁哈哈大笑。
几十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刘邦再也不用偷狗,再也不用卖牛,可再也回不去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的日子了……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止流逝,老爷子的身体也很明显的衰弱下去……
~~
一个月后。
这些天对真气的运用以及跟着师傅的学习,苏云感觉真气的底蕴又上升了一层。
即便是苏云用尽了方法,老太公的生命也已经来到了尽头……
此刻的大汉皇宫中,无比地阴沉,一层层的乌云,给皇宫罩上了灰蒙蒙的阴影。
此时此刻,那帮沛县的老兄弟们都跪在老太公面前。
他们皆来自沛县,自幼便与刘邦相识相知、情同手足。
许多人从小就没了父母,跑到刘老太公家蹭饭,老太公总是乐呵呵地招待,他们也都把老太公当成父亲来孝敬。
老太公安详地静卧于床沿,微微侧过头,用那逐渐黯淡无光的眼眸,扫视了一圈眼前这群“儿子们”悲痛欲绝的模样……
他的目光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停留片刻,似是想要将他们的面容深深地铭刻在心底。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太公眸子里原本微弱的光芒也正一点一点地消散……
早在半月之前,燕王卢绾便接到了老太公告危的噩耗。
得知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抛下手中所有事务,心急如焚地率领着十几名亲信随从,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赶往长安。
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无比。
而老太公对待卢绾更是视若己出,关爱有加,几乎将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呵护备至。
因此,当卢绾见到老太公如今这般奄奄一息的景象时,心如刀绞,悲痛难抑。
只见卢绾跪倒在最前方,颤抖着双手向前伸去,紧紧握住了老太公颤巍巍伸出的那只枯瘦老手。
他张了张嘴,却只能发出一声沙哑的呼喊:“老太公……”
话未说完,泪水便已夺眶而出,顺着脸颊肆意流淌,瞬间打湿了衣襟。
此时的卢绾,早已泣不成声,喉咙里只剩下呜咽的悲泣之声。
“是阿绾啊……你们这些季儿兄弟都是好样的,能再看你们最后一眼,老头子死也瞑目了……”
说完,他又喊了站在旁边的刘邦,“季儿……”
刘邦扑通一声跪下,哽咽道:“儿臣在……”
“你大哥的儿子……之前虽对不起你,那也早就过去了,你已经做了皇帝,希望你以后能善待他……”
“儿臣回去就给他封侯,爹,你会好起来的!不要再交代了!”
老太公听完刘邦的话,嘴角挤出一丝微笑,张开嘴还想吩咐一些什么,却也没了力气,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急忙冲上前去,后面的刘邦更是招呼苏云,“长青侯,快!快!!”
此刻的苏云,也很希望自己有仙术,可他终究是人,已经尽力了。
老太公,已经没有脉搏了……
苏云缓缓闭上了双眼,嘴里艰难地挤出了几个字:“太上皇……崩了……”
老太公是笑着离开人世的,没有遗憾。
“爹!!!……”
“太上皇!!……”
灰蒙蒙的皇宫下起了阵阵的细雨,整个皇宫回荡起了久久不绝的哀嚎……
……
刘邦按照父亲说的,给大哥的儿子封了刮羹侯。
太上皇驾崩,百官哭成一团,自发为老太公守孝,刘邦也辍朝三日,无力再处理朝政。
刘邦发布明诏,诏令全国各诸侯王进京奔丧,分封的刘姓诸侯王基本上都来了,但异姓诸侯王基本上都没来。
代相陈豨、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都称病不来,这下可惹恼了刘邦。
但刘邦没有轻举妄动,老爹刚刚去世,他还沉浸在悲伤中,况且朝中也不安稳。
陈豨掌握了赵代两地的兵力,如今实力很强,刘邦也没把握拿下他。
刘邦只能忍了下来。
一个月后。
赵相周昌急急忙忙的赶回了长安,带回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代相陈豨手中有兵客数千,已经掌握代赵地区的30万大军,同时暗中联络匈奴韩王信,有造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