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碗递回给华山,轻轻摇了摇头。
华山笑了笑,将剩下的金银花汤分成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递给赵青梅。
“良药苦口,为了妙妙,也得喝啊。”
他说着,自己先喝了一口,以身作则。
昏黄的灯光下,他喉结滚动,一口气喝完了碗里的汤药。
赵青梅见状,也不再犹豫,端起碗,闭上眼睛,一口气将金银花汤喝了下去。
喝完后,她连忙拿起一块蜜饯放入口中,酸甜的蜜饯冲淡了嘴里的苦味,也让她紧绷的神情舒缓了一些。
“哎,这要是妙妙醒着,肯定不愿意喝。”
赵青梅看着床上熟睡的妙妙,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宠溺。
华山将妙妙轻轻抱起,用勺子舀了一小勺金银花汤,轻轻吹凉后,送到妙妙嘴边。
妙妙被苦味惊醒,小嘴一撇,哇的一声哭闹起来。
小脸皱成一团,小手不停地挥舞着,想要推开勺子。
“妙妙乖,妙妙乖。”
赵青梅连忙将妙妙抱过来,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哄着。
“不苦不苦,娘亲给妙妙吃糖糖。”
她从怀里掏出一块糖递给妙妙,妙妙这才停止了哭泣,含着糖,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赵青梅,似乎还在回味刚才的苦味。
华山收拾好陶罐和碗筷,放回厨房。
他走到院子里,抬头看了看夜空。
繁星点点,月光如水,一片宁静,蛐蛐在草丛里鸣叫,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凉风习习,吹拂着他的衣角,也吹散了他心中的一些烦闷。
然而,心中却依然惦记着村里的情况,尤其是老王家那头病牛,以及王大娘的羊群。
他决定明天一早就去老王家看看,了解一下情况,顺便再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应该能帮上忙的。”
毕竟,瘟疫可不是小事,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屋内,华山吹灭油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他看到赵青梅正搂着妙妙,两人已经睡着了。
妙妙的小脸贴着赵青梅的胸口,睡得十分香甜,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赵青梅的脸上也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温柔和慈爱。
华山轻轻地躺在床上,搂着赵青梅和妙妙,感受着她们身上的温暖,渐渐进入梦乡。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宛如一层薄纱,将一家三口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
赵青梅醒来时,天色已经微亮。
她感觉到身边空空的,华山已经不在了。
她轻轻地起身,尽量不吵醒妙妙,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夹杂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沁人心脾。
远处,公鸡的啼鸣声此起彼伏,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
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赵青梅知道华山已经在准备早饭了。
她走到梳妆台前,对着铜镜梳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头发,然后转身走向厨房。
“醒了?”
华山正往灶里添柴,看到赵青梅进来,笑着说道,“锅里熬着粥,一会儿就好。”
赵青梅走到灶台边,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喝,“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想着去老王家看看,心里放心不下。”
华山将火拨旺了一些,火焰跳跃着,映照在他脸上,显得有些严肃。
赵青梅点点头,表示理解,“也是,这瘟疫的事,不得不防。”
她伸手摸了摸华山的额头,“你也要注意身体,别累着了。”
华山握住赵青梅的手,轻轻拍了拍,“放心吧,我没事。
等妙妙醒了,我们就一起吃早饭。”
妙妙揉着眼睛从里屋走出来,“娘,爹。”
她声音还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
“妙妙醒了。”
赵青梅连忙走过去,抱起妙妙,“饿不饿?爹爹煮了粥。”
妙妙点点头,将头埋在赵青梅的怀里,撒娇道:“饿。”
华山将煮好的粥盛到碗里,又从厨房角落里拿出一些腌菜,“来,吃早饭了。”
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子旁,吃着简单的早饭。
妙妙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华山,又看看赵青梅,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早饭后,华山收拾好碗筷,对赵青梅说道:“我出去一趟,你带着妙妙在家,别到处乱跑。”
赵青梅点点头,“知道了,早去早回。”
华山背起一个药箱,转身走出家门。
他沿着村里的小路向老王家走去,路边野草丛生,露珠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清晨的村庄格外安静,只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在空中慢慢散开。
老王家的院门虚掩着,华山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老王正坐在石凳上,眉头紧锁,一脸愁容。
“老王。”
华山走到老王面前,关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老王抬起头,看到是华山,叹了口气,“唉,别提了,我家那头病牛,今天早上死了。”
华山闻言,心中一沉,看来瘟疫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王大娘呢?”
“在屋里照顾孩子呢。”
老王指了指屋内,“自从牛病了之后,孩子们也开始咳嗽,我怕是也染上了瘟疫。”
华山走进屋内,王大娘正抱着一个小男孩,男孩脸色苍白,不停地咳嗽。
王大娘看到华山,连忙起身,“华大夫,你来了。”
华山放下药箱,走到男孩面前,仔细观察了一下男孩的症状,然后又询问了王大娘一些问题。
华山为男孩诊脉,指尖轻轻搭在男孩细瘦的手腕上,眉头紧锁。
脉象略显浮滑,但并无紊乱之象。
他收回手,又仔细观察了男孩的舌苔,发现舌苔薄白,略带齿痕。
男孩咳嗽的频率虽然高,但声音清脆,并无痰鸣之音。
屋内光线昏暗,王大娘焦急地站在一旁,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她身后的木桌上,摆放着几个空药碗,散发着淡淡的药味。
“王大娘。”
华山语气平和地说道,“孩子只是受了风寒,并非瘟疫。”
他从药箱中取出一些草药,有薄荷、菊花、金银花等,一一摆放在桌上。
“这些草药,用清水煎服,每日三次,很快就会好转。”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讲解着煎服的方法,并叮嘱王大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清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