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
妙妙看到华山,立刻伸出小手,想要抱抱。
华山放下手中的扇子,接过妙妙,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妙妙乖,爹爹在煎药呢。”
“药药苦苦。”
妙妙皱了皱小鼻子,似乎想起了之前喝金银花汤的经历。
华山笑了笑,“这次的药不苦,是给牛牛喝的。”
赵青梅站在一旁,看着父女俩的互动,眼中满是温柔。
她伸手摸了摸华山的额头,“累吗?”
华山摇摇头,“不累,快好了。”
他指了指砂锅,“就快煎好了。”
药煎好后,华山并没有立刻服用,而是找来一只鸡,将药喂给鸡吃。
他仔细观察着鸡的反应,眼神锐利,仿佛要看穿鸡的五脏六腑。
鸡啄了几口药汤,扑腾了几下翅膀,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鸡依然活蹦乱跳,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
华山松了口气,又将药剂稀释后,自己喝了一小口。
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药汤的味道,感受着药力在体内流动。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睛,依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为了保险起见,华山将剩余的药剂封存起来,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放进药箱里。
“明天再去老王家一趟,用剩下的药剂对病牛进行试验。”
他转头对赵青梅说道,语气坚定。
赵青梅点点头,“好,注意安全。”
她抱着妙妙,目送华山走出家门。
华山背着药箱,沿着村里的小路向老王家走去。
华山走到老王家门口,轻轻叩响了木门。
“王大哥,在家吗?”
“谁啊?”屋内传来老王的声音,随后木门吱呀一声打开。
老王看到是华山,脸上露出了笑容。
“华大夫啊,快进来快进来!”
华山跟着老王进了院子,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
老王家的牛棚就在院子的角落里,病牛正卧在干草堆上,无精打采地甩着尾巴。
“怎么样了?”华山关切地问道,同时放下背上的药箱,解开布包,取出封存的药剂。
老王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也不吃草,也不喝水。”
他伸手摸了摸病牛的额头,“体温倒是降下来了一些。”
华山点点头,将药剂倒入一个木碗里,走到病牛面前。
他轻轻拍了拍病牛的脖子,柔声说道:“来,喝药了。”
病牛似乎听懂了他的话,抬起头,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
华山将木碗凑到病牛嘴边,病牛迟疑了一下,伸出舌头舔了舔药汁。
老王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这药……能行吗?”
“试试看吧。”
华山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扶着木碗,让病牛慢慢地喝下药汁。
病牛喝完药后,又卧了下去,闭上了眼睛。
华山和老王静静地守在病牛旁边,观察着它的反应。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鸡鸣和狗吠。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只麻雀飞落在牛棚的屋檐上,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又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病牛突然动了动,它慢慢地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还打了个响鼻。
老王见状,激动地一把抓住华山的手,“华大夫,它……它站起来了!”
华山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伸手摸了摸病牛的额头,体温已经恢复正常。
“看来这药有效。”
他轻舒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欣喜。
“太感谢你了,华大夫!”老王激动得语无伦次,“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他紧紧握着华山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华山笑了笑,“王大哥,你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
他从药箱里取出一些草药,“这些药,你每天煎两次给它喝,过几天应该就能痊愈了。”
老王接过草药,小心翼翼地放好。
“一定,一定。”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华大夫,时候也不早了,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华山婉拒道:“不了,家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
他背起药箱,转身向院外走去。
老王将华山送到门口,“华大夫,慢走啊!”他站在门口,目送华山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的小路上。
华山回到家中,赵青梅迎上来,眉宇间带着一丝担忧:“老王家的牛怎么样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华山手中的药箱,轻轻地放在桌上。
妙妙则抱着一个布娃娃,从里屋跑了出来,扑到华山腿上,甜甜地叫了一声:“爹!”
华山摸了摸妙妙的头,笑着对赵青梅说道:“好多了,我新配的药方似乎有效,它已经能站起来吃草了。”
他说话时,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眼角的细纹也随之舒展开来。
听到这个消息,赵青梅明显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了下来。
“那就好,那就好。”
她走到灶台边,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递给华山,“渴了吧,先喝点水。”
华山接过水瓢,一口气喝干了水,然后将水瓢递回给赵青梅。
“青梅,你去把妙妙的午饭热一下,我去书房整理一下药方。”
他说着,转身走向书房。
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堆满医书的书桌。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草药味。
华山坐在书桌前,摊开一本厚厚的医书,开始仔细地记录今天配制的药方,以及病牛的症状和用药后的反应。
他一边写,一边思考,时不时地停下来,用手轻轻揉搓着眉心,仿佛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窗外,不时传来妙妙的嬉笑声,和赵青梅温柔的哄孩子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小小的书房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这样区分也会好很多。”
他将药剂分成几份,分别倒入干净的小瓷瓶中,并用毛笔在每个瓷瓶上仔细地标注上编号和添加的药材。
书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材,有晒干的草药,也有研磨成粉末的药材,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草药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味。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药材,也照亮了华山专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