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换成是别的情况,早就已经丢盔弃甲逃跑自保了。然而他们的外貌并不像孔雀帝国的战士那样与大秦帝国相似,因此他根本无法隐匿行踪。
这或许是他命运不济的表现,还是说白羽帝国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与夷陵军抗衡呢?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他就一刻不停地赶往这里,绝不是为了送死的。
这位情报员看到沿途士兵们的惊慌,几乎每个人都战战兢兢。若非肩负重要任务,他早该掉头就跑。又有谁会留在即将化为坟场的地方?眼下的夷陵军可是名动四方的大秦帝国外患之首,所有人都闻风丧胆。
白羽帝国的士兵内心充满恐惧,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孔雀帝国士兵提到夷陵军时会面色惨白。这种震慑的力量确实是让整个大秦帝国忌惮的存在。他们的实力不仅真实,更是名副其实,相比之下,他们简直不堪一击……
夷陵军心中却有着简单的信条:任何侵入他们土地者,必将被斩草除根。这次,公子下令留活口只是为了让这些人认 ** 正的敌人。若是没有这些要求,此时此地早已被夷陵军踏平,哪会给敌人留下时间在此驻足?
夷陵军不在乎面子的问题,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给孔雀帝国一点颜色看看而已。呵呵……
无论是提前 ** 或稍作【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之前施展的三项囚笼困象阵法,亦被他一一 ** !”
“白羽帝国那边也同样……”
“前来支援的士兵们,早已血洗一空,战场上尸骨如山,场面惨烈不堪。”
“这些都是夷陵军所为!”
“夷陵城外,也潜伏着大量的夷陵军!”
最后一句话反复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如同不祥之音。 儒家众人脸上尽是惊恐与无奈,因为他们清楚,前赴后继前往夷陵城的人,无一不是九大帝国中的精锐铁骑。这些铁骑往日横扫千军,无人能敌,可如今却……
虽然夷陵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杀戮和毁灭,已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甚至现在成为了大秦国内最令人忌惮的存在,但这些他们早已有所预见。
原以为信心满满而来,如今却如瘪了气的皮球,感到十分无助,却又深知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大秦帝国有如此多高人云集的夷陵军存在,他们确实无法轻易撼动分毫。现在的夷陵已经成为众势力闻风丧胆的对象。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难道是要令我们尴尬,使我们知难而退?想到这里,白羽帝国国师不禁心口一颤,目光悄悄投向身旁的孔雀帝国国师。
只见后者满面愁容,默默低下头,似乎难以言语。
他突然想起临行前,孔雀帝国那位深沉的目光曾警告他:这次必有代价。那时他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虚张声势。况且孔雀帝国装备简陋,人员不足,在他眼里这些都成了战力不佳的理由。
然而,如今亲率九大帝国精锐之师出战,却以失败告终,心中不由愧疚,同时也急速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不能尽快找出对策,后果将不堪设想。
同一点错误摔倒一次可以原谅,但绝不可再次重蹈覆辙。
第二百七十三章 精锐败于夷陵!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战必须胜,否则再传回到边境无疑是三次沉重的打击。虽然还不确定此次传回的消息是否及时抵达边关,
但如果消息一旦传回,对九个帝国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即便他们两人能侥幸脱身,跟随的数万士兵却难免埋骨于此。
若连战连败,恐怕不只是士气低落的问题,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而这一波新的情报一旦流传出去,定会造成极大影响,尽管表面上看似和谐的九大帝国,实际各怀心思,彼此表面和睦实则内心互存戒备。
如果大秦边疆“九八零”关的将士们以及夷陵军真的利用这件事做文章,恐怕他们……
此外,前几天才接收到情报,大约七八天之后,陆陆续续会有增援部队到来……
听到这句话,在场众人不由瞳孔骤缩,虎躯一震,内心涌起极度恐惧。但凡夷陵军现身的地方,总是预示着毁灭与灭族的命运……
早先他们尚未察觉到死亡的气息,现在这股气息似乎离他们近在咫尺。
都说人们的手能够触碰到星辰,但现在他们的手触及之处,却是无尽的死亡……
众人不由得感到无比悲凉,但心中的战斗意志依然强烈。不论是向前迈进,还是往后退却,他们迟早要把命交在此处,何不放手一搏?
他们也曾经听过孔雀帝国士兵的传言:夷陵军队所过之处,一切化为废墟。既然如此,即使面对人间炼狱,闯一次又如何?
出发前,他们见到了国内颁布的命令——这一次远征大秦,无论是生死,帝国都会善待他们的家人……
既然如此,何必忧虑这些呢?帝国民心已稳,他们的家眷是他们唯一的牵挂。冠礼之后,家人对他们来说便只剩下妻子一人,而父母则像是人生中的过客。
据说夷陵老祖的神力如传奇般流传,现在的情景却让他们相信这可能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
听说夷陵军中确有一位圣人级别的存在,从现在局势来看,这种传言或许是真的。毕竟夷陵士兵个个勇猛无敌,不死不休地向前冲锋。
这一点令孔雀帝国士兵深有体会——不久之前,他们也曾如此。
对方拥有精锐骑兵和善于布阵的将领,再加上一位媲美圣人的夷陵老祖!传说中的“地泽二十阵法”,当年曾被白起点用于战场,现已被破。这次,他们失败后经改良的囚笼困象阵为何仍会失守……?
思考越深入,越感到不安,尤其是想起孔子提到今年关于大秦的一系列动向。在他眼中,这一系列事件似乎暗示着更深远的图谋,特别是想到胡亥的首级——由夷陵军斩下后送回咸阳,咸阳竟未怒而反而微笑,这一情景让他们警觉到了异常。
那时大家都被寻宝的狂热冲昏了头脑,并没有仔细思量后续的安排。然而,像项少羽这般年纪轻轻便突破众人望尘莫及的境界,确实难得一见的天才……
即使这样的天才也在夷陵军手下丧命,他的光芒也由此消逝于人世。
至于刘季,则是身具真龙护佑的象征,自古以来只有拥有正统龙脉的人才可能荣登九五至尊之位。然而如今他也被夷陵军所斩杀!
这对桑海城儒家学者们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连他们心目中的希望都已陨落,自己又岂能幸免于难?
心中的最后一丝期待也被完全扑灭。当他们望着下方的军队时,终于理解对方的到来用意——
这次行动不只是清算,更是为了彻底消灭儒学一派。并非因为别的缘由,只因他们 ** 了江湖上所有反秦势力;同样也是在大秦帝国的统治下 ** 各方力量的心腹大患……
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何夷陵军还没有采取行动。
或许是想看儒家学者们陷入绝望和恐惧?还是说只是为了通报之前许多精锐部队覆灭的消息,好让他们完全断绝求生念头?
假如真的想让他们死心塌地,倒也不必这么兴师动众;那么是否另有图谋……
这时孔雀国国师与白玉国国师心头突感一阵不安,似乎联想到什么……
还没等他们深究此事,下面的大军突然有了动静。队伍整齐有序地分散两侧,显现出一条通道来——似乎是给什么人留路。
连原本威风凛凛的将领现在也是恭恭敬敬站立一旁不语。两边列阵而立的士兵也都低头静默迎接来者。
只见一位消瘦苍白的年轻人在黑袍人的陪同下缓缓走来,逐渐从模糊的身影变得清晰可辨——他戴着面具,让孔雀国国师见后猛地缩了一下瞳孔:
莫非是他?
如果不是这位夷陵老祖的话,这些军队不会表现得如此尊敬!但按照传说所说,此人拥有堪比圣人的精神力量……若真的是这样,应该具备极为强大的实力才对。然而此刻他周身感觉不到任何气势上的变化或波澜…
不过这人外观特征、服饰风格及其略显脆弱的体态都与嬴长夜极其相似,后者作为秦国公子曾被形容成身体柔弱且被认定是带来不幸的灾星,早早被人送走;实际上却只是体质单薄,孤独无依。
况且他根本不熟悉行兵作战的策略,在每场战斗中的荣耀几乎都是靠别人争取而来。假设这个人真是嬴长夜的话,倒是解释得通为什么他会出现在此成为“新生”的夷陵老祖。
不过,若是夷陵老祖为嬴长夜本人,那意味着他的父亲始皇嬴政会不会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是那个被称为神秘莫测的夷陵老祖?
但这实在是过于荒唐离谱的想法。
这种事传出去必定让人笑掉大牙。但是眼前的证据似乎愈发明晰……难道他真的是嬴长夜?
不!绝对不会是这样的!
这一设想实在太不合逻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