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的帮助和颜杰他们的全力以赴下,月底前,冶炼厂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精铜,并且通过了第三方检验检测。
在这个利好消息的加持下,布文矿业的股票持续上涨。
冶炼厂能够生产出合格精钢,预示着布文矿业的主营业务从炼铝彻底变成了炼钢。
矿务局老采矿区业务,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打包进入布文矿业,相应的矿务局与之相关的货站、运输、机修等分厂,也一并被布文矿业增发收购。
至此,矿务局基本上仅剩下一个投资职能,全资控股江原铜业和控股布文矿业。
除董远方他们几个行政编制的局干部外,所有中层干部或者基层职工,全部调往布文矿业或江原铜业。
按照董远方的规划,布文矿业摘除风险警示后,江原铜业需要开始二期投资和建设电缆厂时,再进行布文矿业的二次增发。
接下来的一个月,经过曹利民他们走亲串户的细心引导和大力宣传,生活区整体搬迁的方案,已经有过半职工和干群签字。
布文县也确定好了一地块,董远方和曹利民他们,到现场看了看,如果这个地方建成新区,离矿务局不到十公里,离县城核心区也就三四公里,周围交通也便利,看来县里确实支持这次矿务局生活区的整体搬迁。
按照董远方与县里的规划,矿务局的新区建成后,将会以布文矿业新区的社区形式存在,由矿务局和相关街道,联合组建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后期新区将完全纳入县里的日常管理。
布文矿务局的改制,不仅仅要轻装上阵,更要取消大锅饭,去行政化,相关职能转给地方政府,打破矿务局原有的独立王国意识。
有些老人感觉去了县里,受县里的管理,有些自降身份,毕竟矿务局也是正处级单位,跟县里平起平坐。
也许,正是这种固有思想,导致矿务局这么多年与县里泾渭分明,不仅影响了矿务局的发展,也影响了矿上的基本生活。
“曹部长,接下来的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你的主要工作,就是新区的建设和整体的搬迁完成,新区资金充足,建设也快,十五个月建成,三个月内搬迁完成,搬走一家,拆除一家,这样能够减轻你们不少工作难度。”
董远方给曹利民交待,他也不愿意做强拆的恶人,但是事情已经进展到这里了,没有办法,矿务局改制的车轮,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阶段。
四月底,董远方在嵩州学习,跟自己的老师郑鸿斌交流。
“远方呀,听了你说的,我能理解你的难处,同样我看到了你的变化”
郑鸿斌教授语重心长的说着。
“以前,你做这个事,估计前怕狼后怕虎,太顾及所有百姓的感受了,反而做不成;现在你成熟了,愿意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以整体的发展为根本,可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大部分的群体最终是收益的,这说明这件事就值得去做。”
听完郑教授这样讲,自己也安心了一些。
“郑教授,我开始准备博士毕业论文了,我想以国企改革中的融资问题为主线”
董远方一晃跟着郑教授读博快两年了,接下来的一年,开始了不是论文的准备。
“这个选题好,我觉得比你之前硕士论文,更加细化和精准,现在国企改革最大的困难,不就是没钱吗?如果能做好融资,那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这个选题我赞同”。
郑鸿斌教授看着董远方,满是欣赏。
这孩子,如果没走仕途,也会是个不错的理论学者,能够与时俱进的去思考问题,解当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