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看似辉煌壮丽、实则暗潮汹涌的皇宫之中,凤无期虽是皇子,却犹如置身荆棘丛中,举步维艰。他的母妃出身低微,在宫中毫无根基,致使他自小就备受冷落,如同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黯淡星辰。那些位高权重的皇子们,仗着母族的势力,对他肆意欺压;就连宫中的太监宫女,也都瞧他失势,时常对他冷嘲热讽,肆意克扣他的用度。在这冰冷的皇宫里,他的生活满是困苦与艰辛,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凤无期在崇文馆求学时,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与聪慧。教习他的学士,多次在皇帝面前对他赞不绝口,称他对学问的领悟力极高,见解独到,日后必成大器。皇帝听闻,这才仿佛突然想起了这个被遗忘在角落的儿子,开始对他多了几分关注。偶尔的赏赐,以及在一些宫廷宴会上的露面,让凤无期的处境稍有好转。
凤无期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他深知在这深宫里,太过张扬只会招来更多的灾祸。他不动声色地接受了赔偿,将那些金银财宝妥善安置,表面上依旧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仿佛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他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在于一时的财富与荣耀,而是要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凤无期一早便打听到镇南大将军今日进宫,他看似弱不禁风,面色略显苍白,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便能将他吹倒。然而,那低垂的眼眸下,藏着的是如渊似海的深邃心思。尽管在这深宫中向来不受皇帝宠爱,诸多事务都被边缘化,但他内心深处对武学的向往以及对镇南大将军的崇敬,让他无比重视这次见面。
天还未破晓,黑暗仍笼罩着整个皇宫,凤无期便从床上悄然坐起,寂静之中,他的思绪迅速飘向了这次即将到来的拜见。他深知,这或许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契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绝不能错过。这份决心,在他心底生根发芽,即便无人知晓,也丝毫不影响它的坚定。
他端坐在铜镜前,任由太监为他整理衣冠,目光却始终紧紧地落在镜中的自己身上,仔仔细细地反复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生怕有一丝一毫的不妥。他身着一袭剪裁合身的素色长袍,虽没有过多华丽繁复的装饰,但那简洁的款式却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他身为皇子的独特贵气。腰间系着一条颜色深沉的腰带,上面镶嵌着一块质地温润的玉佩,随着他的一举一动,玉佩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凤无期早早地就在镇南大将军去御书房的必经之路等候,选择此处,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以表诚意。他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却又带着几分病弱之感,像是一株在寒风中挺立的翠竹,柔弱却坚韧。
终于,镇南大将军那高大威严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凤无期立刻整了整衣冠,挺直脊背,微微欠身,行了一个皇子对大臣的标准礼仪,姿态优雅又不失庄重,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眼中满是尊敬。“久闻大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实乃无期之幸。大将军一生征战,保家卫国,功绩卓着,无期钦佩不已。”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与敬意,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回荡在这寂静的宫道上。
镇南大将军看着眼前这个谦逊有礼的皇子,心中也颇有好感,拱手还礼,微微颔首:“三皇子客气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久经沙场的威严,仿佛一阵低沉的闷雷,在空气中回荡。
凤无期微微直起身,脸上依旧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过于热情显得谄媚,也不过于冷淡让人觉得疏离。“大将军,无期自幼对武学痴迷,虽尝试自学,却深感不得要领。听闻大将军武艺高强,用兵如神,心中仰慕已久,今日特来向大将军请教。” 他的语气诚恳至极,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武学的热爱和对镇南大将军的敬重,那是他压抑许久的渴望,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在交流过程中,凤无期看似不经意地引导着话题,巧妙地展示着自己对武学的理解,虽有些观点还稍显稚嫩,但他思维敏捷,举一反三,总能迅速领会镇南大将军话语中的深意,还能从独特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让镇南大将军对他的印象愈发深刻。两人围绕武学话题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许多。
随着交流的深入,凤无期觉得时机已到,便神色郑重地说道:“大将军,无期有个不情之请,望您应允。无期一心向武,渴望能在武学上有所建树,恳请大将军收我为徒,传授我武艺。” 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紧紧盯着镇南大将军,等待着他的答复,那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安,仿佛在等待命运的审判。然而,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即便如此,他依旧挺直脊梁,没有丝毫退缩。
镇南大将军闻言,微微皱眉,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皇子拜师一事非同小可,需谨慎对待。“皇子拜我为师,这绝非小事。皇家规矩森严,每一个举动都关乎着皇室的威严与体面。待我一会向皇上禀明此事,只有得到皇上的认可,此事才能尘埃落定。”
凤无期听闻,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心里清楚,自己不受宠的身份可能会成为拜师路上的阻碍,这件事情的最终决定权,还是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轻易放弃,内心的坚毅支撑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