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西米亚半岛,南线集团军司令部。
指挥部位于基地附近的布列斯特,德莱恩和兰伯特中校到达这里时,附近的区域已被戒严。
数辆挂着帝国军旗的黑色轿车停在附近,显得格外肃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您好,长官,请出示您的证件。”
做完例行检查后,德莱恩终于进入到大楼内部。
刚一进门,他的目光便被一面极为鲜红的帝国旗帜吸引。
那面旗帜从三楼铺盖而下,正对着楼栋大门,席卷了整面墙壁,宣告着帝国的威严与荣耀。
周边是来来回回的帝国军官,到处都是皮鞋和电报机的声音。
“南线局势有些紧张。”
面对兰伯特中校的担忧,德莱恩点了点头,简短回答道:“我看过战报了。”
“前线的情况更加严峻,重新整编的六个装甲师撤回来了三个,一些部队的番号都被打没了。”
按照帝国战时的标准,师级部队的阵亡率达过百分之二十五,就到达了即将崩溃的界限,会被撤到后方休整。
照此来看,南线的伤亡率十分惊人,科赫将军肯定瞒报了部分伤亡人数。
“现在的一线部队有十万人左右,我们基本上是在拿人命填补战线,才勉强维持住了现在的局势。”
说完这句话后,二人也走到了楼上的会议大厅。
这里比起福尔贝克中将的指挥营地,显得井然有序了许多,众多指挥官围在长方形桌子前,讨论着胶着的战况。
前线参谋部的情况,和大多数人的想象不一样,基本都是最高指挥官坐在中间的位置上,看着下属们吵架。
“这些异虫的打法灵活多变,部分地区的火力甚至会被虫群碾压,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
“不拖能怎么办?预备队就剩下两个没上过战场的步兵师了,我们要在哪里组织进攻?哪里能让我们进攻?”
“那也比坐以待毙好!”
“必须上报给总参谋部,要求增派更多的部队。”
“我们的预备队都是从东线手里扣过来的,总参谋部没有多余的人手了,只能先稳住现在的局面。”
“……”
参谋官们争论得面红耳赤,众说纷纭。
面对岌岌可危的战况,泰勒帝国的军队被架在了中间,进退两难。
科赫将军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地望向沙盘。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不顶尖,但是现实给了他更加沉重的打击。
谁能想到,经过战火洗礼的六旬老将,居然会在南线战场上栽了个大跟头,丢尽了帝国的颜面。
尤其是在知道,虫群的指挥官大概率是卡尔准将后,这种挫败感就越来越强。
“报告!‘瓦尔基里’大队指挥官,德莱恩前来赴任。”
听到德莱恩的名号,房间里的人争论才停了下来,科赫将军更是从位子上站了起来,走过来与他握手。
对于这位帝国老将来说,菲尼克斯家族的独苗能被派到南线赴任,是个非常好消息。
抛去能力不谈,这说明帝国还没有放弃奈西米亚半岛,仍对这里抱有希望。
“我看到130师发回来的前线战报了,你昨晚刚到阿斯加德,就带着一个王牌驾驶员赶到了前线……真是一点休息的时间都不给自己留呀。”
德莱恩敬礼回道:“长官说笑了,现在小歇一下,就有可能贻误战机。”
“哎……”
科赫将军点了点头,把视线转到了另外一边,问道:“中校,你们那边的人员配置怎么样?”
兰伯特中校敬礼,回答道:“长官,‘瓦尔基里’大队在特瓦尼亚战役后,仅剩下了七台机体,其中一台机体在一星期前,掩护友军撤退时损毁。”
“现在基地里有一台机甲在大修,加上那位新来的王牌驾驶员,我们只有六台机甲能够执行任务。”
科赫将军也知道前线的阵亡率惊人,但是他没想到这支魔女部队竟然有如此夸张的伤亡比。
这位将军重新看向德莱恩,问道:“有信心吗?”
德莱恩神肃穆,面色平静。
“请长官放心,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把某个人拖下地狱。”
科赫将军听懂了德莱恩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叮嘱道:“不要冲动行事,你是帝国的希望。”
然而,没等二人的交谈结束,大厅的门扉就被一名女秘书官推开。
对方踩着一双高跟鞋,面色焦急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战报。
“特瓦尼亚刚刚传来消息,虫群的炮火覆盖了城区内部,袭击了一处正在加固的弹药库。”
“弹药库的殉爆,炸塌了城区后半段的防御工事。”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司令部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科赫将军的好心情也荡然无存,他让下属在沙盘上标记出了具体位置,便皱起有些发白的眉头,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有一名指挥官试图打破沉默。
“虫群里面……是不是存在某种远视能力极强的异虫?加上这次,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五起后勤事故了。”
“第五起什么?”
按照德莱恩的军衔和职位,他没有资格在南线司令部里插话,但是战况的发展出人意料。
德莱恩实在是忍不住了。
得到科赫将军的点头默许后,那名参谋官清了清嗓子,说道:“少校应该看过前线的战报,知道虫群内部出现了三个类型的新型种吧?”
“我知道。”
虫群通过寄生的方法,将雅典王国境内遗留的兵器,打造成了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型种。
它被自己消灭掉了。
但是这些异虫又占据了半岛上的多种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火力支援部队,让虫群具备了远程打击能力。
唯一的好消息在于,这些东西的生产年份都在十年前,即便兼具了异虫的部分生物特性,也和帝国军队的炮火存在差距。
可这些批量“生产”的新型种,仍然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