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在电脑交易平台上搜索机器人,很快平台上出现了几种机器人的信息。让人意外的是交易平台上的机器人多了一款,信息上显示它是一款最新型的仿真机器人。它的外形跟正常人没有两样,除非打开它胸前的电池槽,否则任何人都无法随意看出它的不同。这种机器人很智能,它可以快速学会人类的语言和行为能力。平台交易者在交易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选择仿真机器人的性别,购买成功后不可以修改性别。另外这款机器人购买后有一次认主的机会,一经认主除非机器人毁灭重造,不然永远不会更换主人。
看到这里,林夕很满意,这很符合自己的要求。再看了眼底下的价格,嗯,虽然价格很贵,但是还是挺有性价比的。于是,她很肉疼的花费2亿空间币买了一男一女两个仿真机器人。
当她按下交易键,一男一女两个亚洲面孔的仿真机器人便出现在书房里。
一男一女两个机器人站在书房里,林夕刚走近它们。机器人的眼睛亮起蓝光。
“主人,您好。”机械的声音响起。
林夕心中一惊,不是说仿真机器人吗?怎么还是机械音,自己不会被骗了吧?
可能是猜到林夕的想法,男机器人旁边出现一个透明光幕,同时机械音响起:“请选择我的声音特征:正太音、少年音、青年音、中年音、老年音。”
林夕按下青年音的按钮,几乎是瞬间,机器人的声音就变成了正常人类的青年音色:“请主人选择是否现在认主。”
林夕按下是,很快机器人的眼睛蓝光亮起,接着传来机器人的提示音:“请进行瞳孔扫描。”
嚯,还挺先进的。林夕二话不说站在南机器人面前眼睛对着机器人的眼睛,机器人的眼睛红光闪烁一下。接着传来提示音:“恭喜主人认主成功,从现在开始您可以吩咐我做任何事情。”
林夕又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了一下机器人道:“我可以改变你的外形特征吗?”
机器人回答:“可以,主人。”
接着机器人身前再次出现一个光幕,上面显示了一堆选择信息:身高,肤色,发色,瞳孔颜色,五官大小样式,手脚长短大小都可以选择。
最后林夕根据自己的喜好给男机器人设定:身高180,小麦色皮肤,黑发,黑色瞳孔,五官选择了没有什么特色中年人的形象,手脚选择正常比例。最后按下确认键。
几乎是瞬间,一道光从上到下扫过机器人全身后,林夕面前就出现了一个身高180的中年男人。
林夕满意的点头,道:“嗯,很不错。对了,我给你取个名字吧,我想想哈,你以后就叫乔一吧”
乔一应答道:“好的,主人。”
林夕:……
“你以后叫我林夕就好,不要叫我主人了。”
乔一应答道:“好的,林夕。”
接下来是女机器人,林夕用同样的方法认了主。然后声音选择了温柔女声,设置它的身高为170,黑色马尾长发,黑色瞳孔,白皙皮肤,五官也是选择了没有什么特色的中年女性形象。然后给她取名乔伊。
接着林夕把它们安排在客厅里,拿来自己放在空间里的书本。然后告诉他们必须先从一年级开始学,一直学到高三。等高三的课本学完后,可以去空间书房里看她书架的各种名着,设计类,经济类,以及古玩指南等书籍。等他们看完了,可以通过空间告诉自己。
安排好这一切,林夕安心的回到空间卧室睡觉。这次,刚躺下没一会儿她就睡着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周一,该回学校上课了。刚到学校门口,林夕就被门卫叫住给了她两个信封。
一封是来自交通局的,通知她下周末参加驾照考试,里面还有一张准考证。看完后林夕便把准考证塞回信封收进了空间里。
另一封是程泽凯写的,不过奇怪的是,邮戳上的日期是上个月的。上个月的写的信,怎么今天才到呢?
信的前半部分就是一些客套话,然后就是抱怨林夕没有给他写信,最后面还附着一道奥数题。程泽凯在信里说自己研究了很久都不会解,想请林夕帮忙看看,一起探讨一下怎么解答这个难题。
那道奥数题题目看起来错综复杂,各种条件交织在一起。
林夕思考了一会儿,便找来草稿纸开始计算。她尝试了几种常规解法都失败了,为此还特意查了不少资料。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种从未用过的解题思路。
经过一番复杂的运算,林夕终于算出了答案。放学后,她迫不及待地写信回复程泽凯,详细地写下了解题步骤和思路。写完信后,她将信件投进邮箱。
写完信,林夕就把这事忘在脑后了。
回家后,林夕查看机器人的学习进度,发现乔一和乔伊学得很认真,已经完成了三年级课本的一部分知识。林夕挑眉,速度挺快的呀不到一天呢,就学到三年级了。
第二天便是开发区那块地建筑材料进场的日子了,林夕昨天已经请好了假。
早上八点多,林夕和养好伤的李延平来了仓库。
陆明已经去茶叶蛋作坊送货了。
李军和陆大在这里等着他们,四人汇合后便开上大货车一起前往开发区。
到达开发区后,林夕让三人在自己的宅基地等她。自己则去梁国富的办公室找他,走过一片忙碌的建筑工地,还没到办公室呢就在其中工地上看见到他。
正在给工人安排工作的梁国富看到林夕便主动走过来:“林夕同志你来了,我跟蒋老板约好了十点过去找他。现在时间还差半个小时,你要不要去我办公室坐坐?”
林夕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梁同志,我正好四处参观一下。”
梁国富一愣,随后笑起来道:“行,这片我熟,我带你四处走走吧。”
于是两人就在四处闲逛起来,整个开发区在建的有15个厂房。有电缆厂,电子厂,开关厂,服装厂,纺织厂,食品厂,海鲜加工厂等,许多工厂旁边都建多了一到两栋楼房,梁国富说那是他们的员工宿舍楼。
“梁同志,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的员工宿舍楼吗?”
“差不多吧,我听说大部分都是八人间。”
“上次听你说,有些工厂今年年底就会开始招工。你知道有几家工厂今年可以完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