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崔语蝶此时在宁康宫早已等候多时,见司马煜前来,起身行礼。司马煜看着眼前的皇后,眼中有提防,有悲哀,更多的是不忍,同为女人能相互理解,如此端庄,漂亮的女子以后等待她的命运就是独守空房,孤独终老,司马煜觉得自己这是在犯罪。于是看她的眼神柔和了起来,连忙扶起崔语蝶,说道:“皇后,朕来晚了,让你久等。”
崔语蝶微笑着说道:“陛下国事为重,臣妾理解。”崔语蝶这才仔细的看清楚司马煜的长相,虽然听说过当今天子样貌俊美,十分的阴柔,而且男人女相,但是今日一见还是被她的容貌震惊了,心中小鹿乱撞,这就是我以后的丈夫吗,容貌真的太美了,没错,就是美......
待两人入座,宫女们奉上茶点。司马煜轻抿一口茶,开口道:“皇后,近日边境战事吃紧,刘耀带兵进犯长安,洛阳也不再安全,国内又灾祸连连,朕忧心忡忡,实无心其他。”
崔语蝶温柔地说道:“陛下,臣妾虽身处后宫,但也听闻了一些。陛下当保重龙体,莫要太过操劳。”司马煜看得出来崔语蝶对她十分的满意。
司马煜见她如此贤惠心中更是不忍便握住崔语蝶的手,说道:“皇后,朕今夜来此,实是心中烦闷,想与你说说话。”
崔语蝶点头道:“陛下但说无妨,臣妾愿倾听陛下心声。”
司马煜叹了口气,说道:“这大婚之夜,朕本应与你共度良宵,可如今这局势,朕实在无心房事。”
崔语蝶微微一怔,但很快恢复平静,说道:“陛下,臣妾明白陛下的苦衷,愿与陛下共渡难关。”
司马煜感动地说道:“皇后能如此体谅,朕心甚慰。”
两人又聊了许久,同样都是女人,所以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司马煜见皇后并无怪罪之意,心中稍稍安定。
离开皇后寝宫后,司马煜回到永康宫,邵明珠仍在等候。
司马煜见他没走,心中大喜便说道:“明珠,幸得你之计,皇后似未起疑。”
邵明珠说道:“陛下,此后还需小心行事,今日接触您觉得皇后如何?”
司马煜一听,脸上随即露出不忍“皇后贤良淑德,蕙质兰心,朕一想到她以后的命运朕的心里便非常的不舒服。”
邵明珠一看这个丫头心软了便赶紧说到“陛下,皇后还有待观察,我们决不能冒险,人心险恶,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司马煜说道:“可是朕今日见她,没察觉她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邵明珠道:“陛下,此事重大,臣刚才是一时糊涂才说了让您跟皇后以诚相待的话,那是臣关心则乱,臣刚才仔细想了一下,皇后必须要考察一番,我们在宫里谁都不能轻易相信!”
司马煜思索片刻道“好,朕都听你的。”说完司马煜眼珠一转看着邵明珠,露出了魅惑的笑容,邵明珠看她这样知道这小妮子憋着坏呢,赶紧退后一步道“陛下,臣还得值夜,就先告退了。”
司马煜笑着道“死鬼,今天这么晚了,别着急走了,今日就住朕这里吧。再说了你好久都没陪人家了。”说完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白葱似的手指放在朱唇上含着。
邵明珠慌了,今日他可不敢孟浪,宫里已经有传言说陛下跟密云侯有龙阳之好,今日司马煜大婚,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要是住在永乐宫里,邵明珠明天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就算没被淹死也得被御史弹劾死。
邵明珠急忙说道:“陛下,使不得呀。今日您大婚,微臣万不可留宿于此,若传出去,有损陛下圣名。”
司马煜却嘟着嘴撒娇道:“朕不管,朕只在乎你。”
邵明珠咬咬牙,扑通一声跪下,“陛下,微臣求您了,切莫因一时意气毁了大计。”
司马煜见状,收起了娇态,无奈地摆摆手,“罢了罢了,你走吧。”
邵明珠如获大赦,匆匆离去。司马煜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失落。而另一边,崔语蝶在宁康宫中辗转难眠。她想起司马煜的模样,心中既有欢喜又有疑惑,为何大婚之夜皇上这般态度。她暗自决定,定要好好守护这个皇宫中的家,也要慢慢走进皇上的心。
第二日清晨,崔语蝶早早起身,精心准备了膳食送往永康宫。守卫通报后,司马煜有些惊讶,犹豫片刻还是宣她进来。崔语蝶恭敬地呈上膳食,温柔地说:“陛下日夜操劳,臣妾特备薄食。”司马煜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五味杂陈。
司马煜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皇后费心了。”
崔语蝶浅笑道:“陛下,这都是臣妾分内之事。”司马煜示意她坐下,两人沉默了一会儿。
这时,司马煜缓缓开口:“皇后,朕昨日之举,希望你莫要介怀。”
崔语蝶忙回道:“陛下多虑了,臣妾明白陛下心系天下。”
司马煜心中稍松,正欲再言,崔福突然来报长安急信。
司马煜看完信件,眉头紧锁。崔语蝶见状轻声问道:“陛下,可是战事有变?”
司马煜点头,“凉州军来支援长安跟刘耀打起来了,现在战况不明。”
崔语蝶略作思考后说:“陛下,臣妾虽不懂军事,但臣妾以为军心士气至关重要。陛下不妨亲自写一封讨贼檄文,发往长安来鼓舞士气。”
司马煜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她能提出这样的建议。“皇后所言有理,朕会考虑。”
崔语蝶又道:“臣妾有些积蓄,愿在后方筹备物资,以助陛下。”司马煜心中动容,“皇后深明大义,朕很欣慰。”
崔语蝶告退后,司马煜独自沉思,这皇后似乎真心向着自己,或许可以多给予些信任。而崔语蝶回到宁康宫,也暗下决心,定要让陛下看到自己的价值。
“明珠,长安来报,凉州军跟刘耀打起来了,你觉得长安可能夺回。”司马煜在永康宫把邵明珠召来商量此事。
“陛下请安心,此次刘耀必败,凉州虽说地处贫瘠之地,但是凉州的将士勇猛无比,关中跟凉州各地的太守跟将领,还有各地的胡人部落领袖不会看着长安就这么落在匈奴汉国的手里,陛下现在发讨贼檄文,他们便会组成联军来对抗刘耀,臣预计各地太守将领以及胡人部落能组织起一支不小的队伍,刘耀此次必败!”
司马煜一听心中大喜“你跟皇后说的一样,皇后也让朕写讨贼檄文呢。”
邵明珠吃惊道“果真?看来是臣小看皇后了......”
司马煜没有迟疑,走在案子前说道“明珠你能文能武,这篇讨贼檄文就由你来写吧。”于是拿起墨块便给邵明珠研磨。
邵明珠想了想,深吸一口气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讨刘耀檄》
盖闻天地有常,伦纪攸序,王化所被,四海咸宁。朕承祖宗之洪业,荷万民之期许,君临天下,期保境安民,致太平于宇内,然今有逆贼刘耀,包藏祸心,犯我长安,致生灵涂炭,社稷蒙尘,实乃罪不容诛之徒也!
长安者,周秦汉之旧都,累世之京畿,龙盘虎踞,形胜之地也。宫阙嵯峨,街巷繁华,承载千年之文明,凝聚万民之信仰。此乃我朝之根本,天下之枢要,岂容贼子觊觎、践踏乎?
刘耀者,本为草莽之辈,性乖张而好乱,不思安分守己,反怀篡逆之志。观其举兵来犯,一路烧杀抢掠,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老弱哀号于道,妇孺泣血于野,其残暴之行径,罄竹难书也。彼以一己之私欲,罔顾苍生之苦,欲毁我大好山河,坏我祖宗基业,真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之贼寇耳!
朕受命于天,当护佑黎庶,怎可坐视此贼横行?今朕率我朝忠勇之师,皆为血性男儿,怀报国之志,抱守土之忱。尔等将卒,平日受朝廷俸禄,食百姓膏粱,值此国难之际,正应披坚执锐,奋勇当先,效死沙场,以卫家国之尊严,以全忠义之美名。
诸军当知,贼虽来势汹汹,然邪不压正,其不过乌合之众,徒有悍勇之表,实无军纪军心,安能与我堂堂王师相较量哉?且我朝文臣运筹帷幄,武将决胜千里,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必能破此贼军,扬我朝威。
至于天下百姓,亦为我朝根基所在,望尔等或踊跃支前,输送粮草,或协助守城,传递军情,各尽所能,共抗贼寇。待荡平逆贼,朕必不吝封赏,嘉惠万民,使天下重归太平,共享盛世之乐。
今檄文传至四方,望我朝将士、天下子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随朕讨贼,必使刘耀授首,长安重光,山河复靖,皇图永固!敢有附逆者,待贼平之后,定当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诸军速起,随朕讨贼,成此不世之功,名垂青史,万载流芳!
朕在此立誓,必与诸公同进退,共荣辱,不灭贼寇,誓不罢休!
钦此!
司马煜
隆熙元年二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