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天上的月亮,格外的亮,但是眼神却模糊了。
“唉……”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他转身朝屋子里走了去,盖上被子,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起来做饭。
方广玉是没有在家的,方太初前脚刚出了门去,方广玉后脚就去了县城里,已经半个月没有回来了。
他自己一个人在,也就顾不得其他。
厨房内炊烟寥寥的,秦淮只是简单做了点饭吃。
就拿着饲料开始喂鸡。
“你们啊,得快点长大才是。”一边喂鸡一边说话。
没有注意到门口已经有人来了。
方广玉正巧就出现在门口,隐隐约约的看着秦淮站在鸡笼旁边,疑惑的挠了挠头,“他不是个瘸子吗?”
想一想在自己没有回来的时间里,他的腿伤已经好了也说不定。
秦淮皱了皱眉头,立刻跛着脚往堂屋内走。
“哦,勉强能走了。”方广玉看着屋子里走过去的人,眼底闪过一抹笑意,“哈哈哈……秦淮,你这个瘸子还是坐轮椅吧,别老想着站起来,走路姿势简直笑死人了。”
秦淮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轮椅久坐对身上的伤不好。”秦淮淡淡的露出一抹浅笑。一只手扶着墙,一边往外面走,“多走动走动,没准夫人回来我的腿伤就好了呢。”
说着话,眉头一皱,从堂屋里出去了。
方广玉看他极其不顺眼的,伤了腿之后他就一直没有做什么活,偏偏好东西吃得还最多。
“那我祝你一直都好不了,最好的一辈子都是个瘸子。”方广玉狠狠的说道。
他一动,身上就露出一道长长的伤痕,还带着血。
这事还得从很早很早之前,他两次下毒不成这件事情说起要不是被秦淮发现了,他根本早就拿到钱了,也不至于现在还挨了这一顿打。还有方太初那个贱人,他想起来就更气。
若不是她不还钱,根本不会发生现在的事情。
她也真是的,出了门去还将房间的门给锁上了,他越发生气了。
看着秦淮出去了,他走进秦淮的屋子翻了一个遍,一点银子都没有找到。万分恼怒的将秦淮藏在柜子里的那件白衣偷出去卖了。
街上人来人往,个个穿着厚衣裳,他拿着那件薄衣裳只卖了几十文钱,买了点吃喝又给花光了。
秦淮躲在巷子里,远远的看着,眉宇之间是一股阴戾狠辣之意。
他捏紧了拳头,转身隐过身形。
他戴着斗笠,与另外一个同样戴着斗笠穿着一身布衣的人接头。
“如何了?”秦淮问。
那人摇了摇头,“还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不过当年有人给皇帝提了一个建议,那个人是张家张见智,之后他便升了官,做了如今的御史。”
几年前张见智还是一个小官,就在商家灭门惨案之后,张见智就跟着升了官,连带着张家全部人鸡犬飞天。
几年的时间张家就是在清河县那也是皇帝一般的人物了。
清河县的事情不归任何人管,只归张家人管。现在张见智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位高权重,因此在清河县谁都不敢忤逆。
那人继续说道,“赌坊那个,跟张家也有点关系。”
秦淮点了点头,要那人继续去查。
而他自己却转身进了地方。
赌坊这种地方鱼龙混杂的,最是好打听消息。
京城的早晨格外热闹,与清河县不一样的是京城的白天黑夜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因为天一直都是亮起来的。
“殿下,咱们一起去上清寺拜拜菩萨吧。”月十三给梨阳公主剥着橘子,一边将橘子剥好了皮放在桌上的盘子里,一边说话。
他抬眸看向梨阳公主,身上微微被晨曦的阳光照着,身上的轮廓是黑色透着光的。
一阵阵风将树上的叶子吹下来,显得有些萧条。
昨日晚上,月十三一整晚都睡不着觉,买了许多的铃铛挂在流苏树上,被风吹起来的时候,还叮叮当当的响。
“拜菩萨?”梨阳公主皱了皱眉头,拿起一个橘子分了月十三一半,自己吃一半。
嘴里嚼吧嚼吧的看着月十三,“阿越,你怎么想起来去拜菩萨了?”
他这样的人还会信这些么?
“属下昨日送沈宽回去,路上……路上遇到长公主殿下了,她说去上清寺求姻缘最是好。沈宽那种人,硬是逼迫他也没有用,咱们去上清寺拜一拜没准还能让他自动送上门来也不一定啊。”月十三微微一笑,将剥好的橘子全都放在盘子里摆好。
这个时节的橘子当真是格外好吃,甘甜无比。
“好吧。”梨阳公主挑了挑眉,“长姐平日里都不信这些的,既然连长姐都说可以的话,那我就去。”
上清寺离城内还算是有一段距离,来来回回的几个时辰就过去了。
据说上清寺需要步行去,梨阳公主便不坐马车,直接步行去了。只是没有走多远的路就走不动了,全程都是由月十三背着去的。
到了上清寺,已经快中午了。
拜菩萨什么的,梨阳公主才不在意。简单的拜了拜,去求了一支签,等着解签这会,他直接就去吃饭去了。
后面的殿内,月十三虔诚的双手合十,嘴里一直念着清心经,但是很快就一句话都念不出来了。被打断之后,又重新继续念,可脑海里的身影一直都挥之不去。
“施主在求什么?”一个老和尚看见了,一直皱着眉头的月十三倔强的要将那一段清心经给念完。只觉得有些疑惑,走上去看了看他。
“求静心。”月十三睁开眼睛看着那个老和尚,“心中很是不安,老师傅,能有什么办法让我静心吗?”
老和尚看着他转过来的脸,他本就穿着一身黑衣,身后的殿门口是一缕正好的阳光,恰好照在了他的背后。身前背光的地方就显得更黑了,老和尚淡淡的叹了一口气。
“顺其自然。”老和尚对着菩萨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过后转过头来看着月十三,“施主不必沉溺过去,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