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子有些不解,他疑惑的说道:“虫虫,以往策论,考的都是治国理政,你这显然是军事部署,按道理是不会考的。”
春虫虫点点头,她轻声说道:“你且准备着呗,万一考了呢?”
吴公子没再多话,问她如果要考的话,那他该怎么作答,春虫虫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后又开始教授他其他的课。冬天下雪了,江南的雪很小。
下了一阵,地上还没白,便又化了,春虫虫教授他这段时间,感觉这吴公子其实还不错,除了说话嚣张了些,平日里倒也是一个敏而好学的人。
尤其是她教授他课程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有时为了答一张考卷,他甚至连饭都顾不得吃一口。春虫虫生了火盆,她又去煮饭了。
毕竟饭还是要吃的,可是吴公子却还在奋笔疾书,他写的很是认真,写完之后,他拿着卷子让她批改,此时春虫虫发现,短短的几个月,他似乎长进了不少。
不说他的文章有多华彩,但和以前相比,那绝对是提升了几个档次。春虫虫看了看他的卷子,让他先放下,然后吃饭。吴公子答应了。
在饭桌上他说,他悔了,当初若不是说出出格的话,那他们相亲应该能成了,若是能将她娶回去,那自己就多了一个亦师亦友的夫人。
他问她还记恨他吗?春虫虫摇了摇头,他便又说道:“等我中了,那我希望你再给我一个机会。”
春虫虫没立即拒绝,自然也没有答应,他这段时间除了学习,对她还是很照顾的,尤其是家里的活,他帮忙干,家里缺什么,他也主动添置。
就连过冬的物资都是他帮忙采购的,有他在,她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些安心。她也考虑了他们之间的事,但是春虫虫还是觉得不合适。
当初他瞧不起她,现在就能瞧得起吗?如果他真的瞧得起了,那自己是不是就应该答应呢,毕竟当初的话是那么的伤人。她低头说道:“努力考试吧。”
吴公子点头吃着饭,吃完饭后,他主动去洗了碗,回来后,他对着她说道:“我叫吴长生,我要回去过年了。等我过完年,我便要去拜访张大人,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
春虫虫点点头,她没说话。可是那吴公子又说到:“家里的米油都是够的,炭火我放在屋后的柴房了,柴火我也买了些,过几天会有人送来。
还有过年的红纸我也准备了,灯笼放在楼上,家里的窗花也也一并放在楼上了,我想对联我就不找人写了,你的字那般好看,估计他们还会来找你写呢。”
春虫虫笑笑,抬头看着他:“你又不是去很久,不就过个年吗,我没问题的。”
吴公子点点头,他收拾好自己的书篓子,然后回头对她说道:“虫虫,等我回来。”
说完他转身走了,春虫虫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忽然感觉自己心里怎么那么怪怪的?他在这学了三个多月,虽然这三个月来,他们是朝夕相处,但那种奇怪的感觉也是不应该的呀。
她拍拍自己的脸,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自己怎么有点舍不得他离开了?他并不出众,而且长得还有些丑,他说话放肆,看似还有些品行不端。
他曾瞧不起她,让她给他做妾,就凭这一点,她便觉得他是不能被原谅的。只是他走了,她怎么感觉自己的心好像缺了一块似的?
莫不是教他的时候,他太听话了?还是平日里他勤快的帮她处理家务?这些春虫虫有些想不明白,她回到屋里,告诫自己还是安心过年吧。
屋里冷冷清清的,地上的火盆里面也是快要熄灭的炭火,屋内并不温暖,江南的冬天很潮湿,那风也是格外的冷,吹在脸上冷飕飕的。
春虫虫搓了搓手,在火盆里面放了些炭,然后她打开柜子,却见自己的柜子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多了几身新衣服。而她并没有准备过冬的新衣呀。
她有些茫然,不知道那个吴长生什么时候动了她的衣柜。她用手抚摸着那件崭新的衣服,感觉好像那吴长生没走一般。她愣了愣神,拿着灯笼去了楼上。
楼上摆放着好多东西,光稻谷就有十几袋子,她有些想笑,她想笑那吴长生真傻,自己一个女子,怎么才能把这么重的稻谷搬下去吗。
可是一回头,却见屋内空荡荡的,她坐在米袋子上,感叹,或许自己好久没朋友了,孤独让她太需要有人陪伴了吧。她看着面前的一堆红纸,和一些窗户,她长长的叹了口气。
下了楼,她在屋内转着,忽然感觉她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这些日子她除了给那些三三两两的村民看病以外,便就是一心扑在了吴长生的学业上。
现在他不用她去教了,她便再也找不到事情做了,若是以往,她可以弹琴,也可以和莫念珠下棋,甚至和顾凌风还有萧暮尘他们一起去游街。
但是此时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孤独又一次涌上心头,她站在门口往外张望,她好想吴长生还能回来,哪怕是和她说说话,可是吴长生估计已经出了颜家村了。
春虫虫蹲下,用双手抱着自己的膝盖,她在心里想,自己或许是该找个人嫁了。起码有人陪在身边,她便不会这般孤独了。
现在的她好像很害怕孤独,那孤独的感觉像是毒蛇一般在她心里撕咬,她好想说,如果吴长生再和她提的话,她会答应的,哪怕他以前说过过分的话,她也会答应的。
吴长生毕竟没回来,她百无聊赖的从楼上搬下红纸,她把红纸裁成长条状,然后研好了墨开始写对联。对联有很多,她也记得很多。
可是一时之间她却不知道写什么好,想了好久,她终于动笔了,娟秀的字落在红纸上,一副对联被她写了下来。她把写好的对联晾干,然后贴在了门楣上。
不多时果真有好些人来找她写对联了,在农村还有一个风俗,这对联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写的,能写对联的要么是当地乡绅,要么是德高望重的人。
可是今年不同,来找春虫虫写对联的人,出奇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