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百里相几乎要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强忍着怒气,百里相盯着正帮祁风扶着梯子的宋莫浔的后脑勺,责问似的道:“朱砂买了吗?”
“买了!”
“黄纸买了吗?”
“买了!”
“锦囊买了吗?”
“买了!”宋莫浔的回答,一声更比一声高,说到最后,几乎都气吞山河了,“笔墨纸砚那些我也全都买了!你看看还缺什么,我派人回我家库房去支,我爹说了,为帮百里姑娘和祁公子的如意阁明日顺利开张,侯府就是彻夜不眠,也得帮你们这个忙!”
祁风此时刚好将牌匾摆正,将牌匾后面的铁环挂上门前的挂钩,悬好铁丝,回头朝着百里相璨然一笑。
金乌西斜,霞光漫天之中,几缕碎发黏在祁风额前,因跑上跑下过度,青衫的前襟有些散乱。
百里相看着祁风,心想,他唇角弯起的弧度刚刚好,他笑得还真是好看。
一滴汗水滑落祁风挺直的鼻峰,停留在微微翘起的鼻头,夕阳映衬下,祁风苍白的脸色,都被染上了一层绯色,而那滴汗水,聚着些微霞光,几乎透得像琉璃了。
宋莫浔见百里相有些呆愣似的,探头过来道:“百里姑娘放心,胭脂楼的牌匾我们已经处理了,放上这祁公子入木三分的三个字,明天一准顺顺当当的。”
祁风又朝百里相笑了笑,朗声问道:“怎么样?”
百里相这才后知后觉地点点头,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朝里走着,“宋莫浔你把笔墨纸砚、朱砂、黄纸那些都放哪儿了?明天要开张,我今夜怕是不能睡了,要挑灯夜战地做护身符。”
宋莫浔有些急,本专心扶着的梯子便有些晃,连带着梯子上的祁风和摆放正中的牌匾也跟着晃了晃。
祁风再次找角度调整那牌匾的位置,宋莫浔却扯着嗓子朝内喊道:“后院东厢房,我全放那里了!”
百里相进了东厢房,检查了一遍东西,宋莫浔倒是细心,该买回来的东西一样不差。
百里相长叹一口气,转身将东厢房的门锁上,想了想,不放心,又画了个小小的法阵,上了二道锁。
蜡烛燃起摇曳的光,光芒如豆,百里相瘦弱的身影倒映在窗纸上,看得门外的祁风直皱眉。
宋莫浔也跟着看,祁风带了丝怒气问他:“你怎么还不走?”
宋莫浔倒是快活,道:“我不走!难得有机会夜宿府外,不受我爹的管教,走走走,我们再去商讨一下金光阁的护身符,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屋内,百里相的面前,满满摊开一桌子裁剪成巴掌大小的黄纸,百里相笔走龙蛇,在每块黄纸上,用朱砂画着走势陡峭却对称工整的符箓。
符箓每个都长得不一样,百里相想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清心咒,有安眠咒,有驱鬼符,有保宅符,还有吉祥如意咒…
百里相之所以画得随意,是因为她知道,画什么符咒,最后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护身符,只有她能做得出来。
待满满一桌子黄纸画完,百里相停笔,表情淡定地咬破了右手食指尖,指尖流出的不是鲜红的血,却是仿若被点点金光包裹住的一颗颗红珠。
金光似线,以百里相右手食指指尖为起始,一张一张黄纸黏了过去,待被金光包裹的红珠彻底融入黄纸的一刹那,金光暴闪一瞬,随后才消弭。
百里相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抵在唇上,双眼紧闭,嘴中念念有词地念了三遍咒,桌上的符纸全部随着她的咒语悬浮在半空之中,散发着隐隐的红光。
念过咒,百里相忙不迭地将符纸全部塞进事先准备好的锦囊之中。
如此几番过后,百里相准备好了三百只护身符。
百里相吁了口气,掐算了下时辰,刚过丑时。
百里相抬手擦了下额头上那并不存在的虚汗,预备再接再厉,再做二百只护身符。
西厢房内,祁风和宋莫浔的夜谈断断续续,却也并未停歇,几乎全是宋小公子兴奋的说话声。
“金光阁的护身符除了好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并不实用。要我说,他们不过是仗着占据了先机,永安京的夫人小姐们喜欢什么样式,昭阳的夫人小姐们也都跟风去买。我们将昭阳城内绝版的剑南胭脂搭配护身符去买,一定能赢得昭阳这群女孩子们的心…”
祁风迷迷糊糊地应了个“嗯”,心里却在胡思乱想,怎么之前从来不知这个宋莫浔是个话痨呢。
永安京内竟然以佩戴金光阁护身符为风尚吗?
他竟然不知道。
不过他不知道也属正常。
祁风在罗汉床上翻了个身,也不知道百里相忙得如何了,她若是一夜未眠,可如何吃得消…
“不过在我们陪都,各府官衙,俸禄最高的便是除妖司和伏魔司了,他们每年向金光阁采购足足两万只护身符呢。这可是笔大买卖,其中的油水我怀疑是被除妖司和伏魔司的两位司主中饱私囊了。除妖司和伏魔司当差的衙役,总共才五千名不到,哪里需要那么多护身符呢。我还怀疑金光阁那个掌柜的张逢应,一定也牵扯其中…”
祁风又翻了个身,口齿不清地答着:“除妖司和伏魔司共有多少人你都知道呢,你可真是神通广大呢…”
宋莫浔越说越兴奋,也不管祁风已然睡去,说到最后,竟然还坐直了身子,去看祁风究竟是真睡还是假睡。
“咦,真睡着了?”
西厢房内,百里相正在将最后一只护身符放入锦囊之中,嘴中念念有词:“宋莫浔啊宋莫浔,你可真是累死人不偿命。”
东厢房内仍未眠的宋莫浔,突然觉得鼻子痒痒的,打了个喷嚏。
翌日清晨,心事重重的祁风、神采奕奕的宋莫浔和精神不济的百里相,站在如意阁的牌匾下,看着伙计举着高高的竹竿,将蒙在牌匾上的红布挑掉。
七嘴八舌的贺喜声,最后汇成了一句。
“东家,开张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