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保证5%的利润,对齐辉就是整体有利的。
因为他掌控着整个势力,这些人还要向他交税。
生产规模越大,税收越高。
只要整个生产链条能正常运转下去,光是靠税收,他就赚翻了。
所以说开公司,不如当军阀。
所以古代最大,最赚钱的生意,其实是开创一个王朝。
……
很显然,这样做是有代价的。
随着供销社一个个铺开,生意红火,供销两旺。
这大大妨碍到一些人的利益。
首先就是洋行和买办。
……
户城,公共租界里,嘤卢洋行。
他们是做进出口粮食、布匹、煤油等诸多商品贸易的。
之前鬼子来袭,他们的贸易通道被掐断了。
他们畏惧鬼子,只敢嘴上亢议两句,只得到鬼子毫不在乎的蔑视。
而他们反映到嘤国使馆,使馆却对他们很冷淡。
因为嘤国人之前实行的是绥靖措施:对汉斯,对岛国都退让。
目的自然是希望这两者联合起来,先去打毛熊。
没错,嘤国人就是从骨头里憎恨毛熊。
因为毛熊对殴洲陆地平衡一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旦毛熊占据了殴洲陆地,那嘤国人就没有合纵连横的机会了。
而现在,齐辉打退了鬼子。
鬼子畏惧于齐辉源源不断的敢死队冲击本土,只能撤销封锁,放弃后来侵占的地盘,维持32年之时的局面。
因此这家洋行的生意再次做了起来。
只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从南洋和阿三进口粮食后,在户城报关时,对方征收了农业额外保护关税。
征收过关税之后,他们想要获取利润,那么进口的洋米洋面,就和当地收来的粮食,卖的价格基本一样了。
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价格上的竞争力。
考虑到运输上的风险,其实他们运输粮食就不划算了。
“不行,马上向他们提出亢议,我们以前都不需要缴纳这么高的关税!”洋行总经理说道。
这时大班说道:“他们说了,如果我们能够将粮食运输到饥荒区里,那么就给我们出具退税证明,可以享受到以前的关税。”
听到这里,洋行总经理还是不满:“这么麻烦!”
大班赶紧又说道:“如果想按照以前的关税,就得把粮食卖给他们,他们每年给一个收储上限,按照进出口贸易额划分这个配额。”
听到这里,洋行总经理倒是松了口气。
他也不傻。
齐辉的名声,早就在列强之中,恶名远播了。
动不动就用敢死队,一出动还是数万数十万的规模——这是他们事后统计的。
毕竟一次就派出敢死队数百人,接连出动数百次,那就是十万人。
一场战役损失十万人,其实并不稀罕。
真正恐惧的是这十万人,高度积极,奋勇作战,主动赴死,还敢深入敌人本土。
这却是普通士兵很难做到的。
不过洋行这边,还是彼此联系起来。
他们决定要用贸易施压,逼迫齐辉放弃保护性的关税——然而他们自己本土,却在大力实行各种保护性关税。
毕竟龙汉有许多必需品是要进口的。
药品、燃油、橡胶制品、发动机、工业机械……
这些都是必须进口的货物。
以嘤卢洋行为首,近百家洋行联合起来,向户城警备司令部发难。
当齐辉,看到他们呈交的亢议书时,不由地笑了。
“m的,鬼子封锁海上,他们不敢叫一句。”
“鬼子轰炸港口,抢占他们的市场,他们不敢喊一声。”
“现在老子打跑了鬼子,他们又觉得自己能了?”
“合着好人就活该用枪指着?”
“告诉他们,想做生意就做,不想做就滚!”
他有800战魂勇士,而且现在还达到了红色最高级别,能够自定义三个具现点。
哪个列强敢和他炸刺,齐辉直接定位到对方本土附近。
让他们尝尝一天24小时有500敢死之士搞破坏的情形是怎么样的!
于是齐辉对这些亢议书,全部扔进火盆里烧掉。
他继续我行我素。
后进势力如果不敢用关税保护这个武器,那就休想发展好工业。
因为你所有的工业品,都找不到市场,都会被对手的倾销给压制得无法卖出去。
本土工业品卖不出去,那就会导致生产规模不能扩大。
有人会说消费者得到了便宜好用的洋货啊!
可笑,那是短视。
结果就是鬼子一来,外来的洋货就运不进来了。
而自己却没有工业,没有钢铁,没有皲火,普通百姓者只能迎来图杀。
这就是关税保护的根本意义——提升工业生产规模,一旦危机之时,就能迅速转到军用,保护全体国民。
当然齐辉对那些急需之物,自然是降低关税的。
只是针对那些奢侈品、布匹、粮食、轻工业品等龙汉自己能生产的大宗商品,征收保护性关税。
保护本土的百姓和工业,建立经济内循环。
在面对齐辉的强硬之下,诸多洋行的总经理,立刻找到了自己的使馆人员。
他们习惯性地通过使节给龙汉施压。
然而这一次,连大总同都没有理会他们。
这算是大总同少有的硬气时候。
毕竟户城征收关税提升,他也有分润。
而且另外一个时空,龙汉也的确在逐步收回关税,尤其是进入二战之后,更是借着列强虚弱,趁机收回了许多权益。
而使节眼看着亢议无用,虽然屡次威胁,但都没有什么答复。
他们将该事回报给国内。
然而越来越紧张的殴洲局势,让嘤国高卢汉斯没有功夫为了这一点点经济利益,而与齐辉敌对。
毕竟对方是真能鼓动起大批敢死队员的。
……
洋人对齐辉的深入改变,无可奈何,在顶头。
毕竟他们畏惧齐辉的敢死队。
只是另外一个受到严重影响的阶层——本地豪绅地主,手段就残暴了许多。
他们更加愚昧,更加短视,更加重视自己手头的利益。
……
东阳镇。
有一个地主豪绅,名叫“黄霸天”。
这老登靠着家里有关系在大总同的嫡系那里,在本镇一直是横行霸道。
他的一个儿子,任职少校营长。
这个职位已经不低了,足以支持他在镇上称雄。
本来随着鬼子进侵略,他全家已经做好准备向后撤了。
只是家里的地和店铺产业搬不走,因此他总是磨磨蹭蹭的。
就是想看看,再看看。
于是没有果断跑。
直到听说鬼子又被打跑了。
这让他非常庆幸。
他在一开始也颇说了齐辉几句好话……
然而当齐辉的供销社和农村经济循环措施实行之后,他立刻迅速变了脸。
“该死的齐大帅,不好好当你的警备司令打鬼子,竟然搞出什么供销社来!”他在家里对着三个儿子怒骂道。
“爹,那供销社很兴旺,影响了我们很多生意。”大儿子愤怒道。
“以前那些穷鬼们青黄不接时,都要向我们借粮借钱,咱们都是驴打滚的利息,趁机能收不少地。”
“现在可好,他们竟然提供了许多长短工,能让这些人打工赚钱,那些人就不用借我们的粮食和钱了。。”
“是啊,还有他们收购穷鬼的粮食、生丝,给的价格都很好,我们店里找他们一起将价格打下来,他们竟然根本不同意,有钱不赚,他们是王八蛋啊!”二子跟着骂道。
他分外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反而送给穷人?
这是造孽啊!
这就是地主这个阶层最大的原罪——不是邪恶,而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他们的眼界,决定了他们天生阻碍工业的发展。
他们既不知道,也不会关心消费者这个概念。
他们不明白只有打工人有了钱,才能消费,有消费才能迅速将生产规模扩大。
生产规模扩大,整体物资才能变多,一旦有军事战争,才能迅速转为军用,生产出大量军用物资。
黄霸天听着三个儿子说着,越听越是生气。
因为供销社越来越兴旺,百姓们有事都找他们。
对方也给出了大量的活计。
“奶奶的,老子还不信了?”
“他们的大洋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们能这样救济穷鬼救济多长时间?”
在他看来,齐辉的供销社肯定是在大亏本运营。
毕竟对方明明是做生意,却不低买高卖,那不是等着破产亏本吗?
想到这里,这黄霸天反而有些窃喜。
而在这时,三子又开口道:
“爹,现在这供销社的经理,说话比我们家都管用。”
“镇长,还有保安团的团长,说话都没有他们管用。”
“咱们家有几十条枪,上百号团丁,不能白白歇着。”
“你的意思是?”黄霸天顿时眼前一亮。
“我的意思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告发他们通敌!”
“很好,马上将民团的人喊来,就给他们安一个罪名,前些年最流行的罪名,告他们通匪,把他们那个供销社给他抄了!”黄霸天恶狠狠道。
很快三个儿子就要行动起来。
可是这时二儿子事到临头,又有点担心道:“爹爹,两位兄弟,那供销社的背后毕竟是齐大帅,我们这样贸然对付他的产业,不会出大事吧?”
“哼,你这蠢货,这东阳镇以前是我们说了算,现在还是我们说了算!”黄霸天冷笑道。
“没错,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大儿子自信道,
“之前大总同管理这里时,他们的人也奈何我们不得。”
三儿子跟道:“就是,他齐辉手下皲队再强,总不可能从前线调回来对付我们吧?”
“他还要不要名声,苛待士绅的罪名一出来,他休想得到一文钱的军费!”
随后这一家四口人,就决定行动起来。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一定要把齐辉在东阳镇开设的供销社给彻底干掉。
就以土匪的名义来解决。
每个地方大户,往往都与当地绿林有勾结。
不得不说,这些混蛋们,他们为了钱财和土地,早已经丧心病狂。
次日一早。
供销社门口。
又是人来人往的一天。
一个个前来卖米卖鸡蛋买针头线脑的农妇,一个个前来买农具,买生活用品的汉子。
还有些农妇咬咬牙,买了一把暖水瓶。
这暖水瓶可是稀罕物,热水倒进去,一天一.夜过去了都能用。
暖水瓶极大的减少了燃料浪费——一次烧火烧水,就能保证一两天都有热水用。
不像以前,想要热水就得再烧一次灶。
这种东西在以前可是从来不会买的。
有些老人看到后就说道:“吃苦是注定的,庄户人家,就该吃苦,你们花了钱,去享受这些好东西,将来是要下地狱的!”
结果这暖水瓶实际上解决了大问题——下地干活,没有开水喝,只能喝生水,凉水。
有了热水就能减少很多疾病。
正当日上三竿,只见一群扛着破枪的民团,来到了供销社门口。
为首的一人直接呵斥道:
“你们哪里来的人?”
“在这里开店,有没有经过黄太爷的同意?”
胡强伸手一挥,一队士兵站了出来,手里拿着大都是冲锋枪,少量人还有轻机枪。
他们一出来,就迅速占领了有效射击位置,将敌人纳入射界之中。
“我们是警备队司令部的!”
“我们这可是齐大帅的生意!”
胡强知道和这些人讲什么“大道理”,那是对牛弹琴。
他们可怜的脑子,能够理解的就是大小王……
谁比谁大,谁能管上谁。
“警备队司令部,我知道,你们是打鬼子的,管不到我们镇上。”
“我们镇还是大总同的人来管。”那民团首领狡诈得很,直接打了一个太极。
胡强冷笑道:“想打鬼子,就得让百姓能活下去,这样才能打更多的鬼子。”
“说的好。”有年轻人拍掌道。
“你不要命了,小山!那可是黄霸天的人。”一个老者拉扯了年轻人一把。
“哼,什么黄霸天,鬼子一来,他就要全家逃到西边。”
“现在鬼子被齐大帅打跑了,他反而忘恩负义,想要找齐大帅产业的麻烦,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年轻人愤怒道。
“说的好!”
听到这里供销社的人,顿时欣慰的笑了。
果然,百姓,或者说一部分百姓是可信的,是明白事理的。
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也知道感恩图报,而不是当白眼狼。
有许多老实村民就是这样。
他们一辈子被人欺压,直到迎来了齐辉这个司令。
他们这才摆脱了绝望又沉重的命运,看到了一丝曙光。